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分类
作者 陈国恩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选在本书中的文章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且不说他们的生命观、人生观、思想信仰因其人而具有启示意义,能使读者受到感染,变得高尚起来,或者丰富起来、深邃起来;单从文章中能读出言外之旨,见出一种人格来,就足以感动人心,让人享受到美丽了。

内容推荐

  文章的美不美,绝不仅仅是形式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关键是要内容新鲜,而且最好是从旁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捕捉到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意思,让人惊喜。形式要别致,但别致不是做作,而是要在自然中见新颖。选在这本书里的文章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细心的朋友不难发现,我在选这些文章时坚守了比较严格的美文标准。凡过于写实而缺少余味的不收,单纯写景而看不出作者精神律动的不收,严肃地讲道理而缺乏情趣的不收,篇幅长的则尽量少收。阅读本书能使读者受到感染,变得高尚起来,或者丰富起来、深邃起来。

目录

要生活得惬意(001)

热爱生命(002)

天鹅(004)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008)

美洲之夜(外一篇) (010)

太阳与树荫

——绐朱丽叶特的信(013)

时钟(019)

绿色公主(021) 

“孩子们在哪儿?” (024)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026)

白色的睡莲(028)

塞纳河岸的早晨(031)

文明人的新生(033)

雪夜(038)

沙漠(040)

黎明·花(043)

闪电(044)

论创造(046)

高师精神t049)

西西弗的神话(052)

一个单身汉对于已婚男女言行无状

之哀诉(056)

鸟的音乐(063)

松林一夜(069)

贝多芬百年祭(072)

随笔作家的艺术(077)

远处的青山(086)

无知的乐趣(090)

闹鬼的房子(095)

神奇感(098)

鸟鸣啾啾(101)

初雪(105)

回忆劳伦斯(109)

贝多芬遗书(112)

海滨(115)

致燕妮(119)

梦(122)

日出之前(128)

狱中书简(131)

向情人坦白(133)

风景·画(136)

至死不渝——童年回忆(141)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148)

在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

的演说(151)

父亲与我(156)

翡翠色的梦(160)

夜莺(164)

遗嘱(166)

树林和草原(171)

遥远的回忆(178)

无牵无挂的幸福时刻(193)

时钟(195)

秋(201)

毒蛇的自白(207)

林中小溪(212)

四季生活(216)

世界的边沿在哪里(221)

面向秋野(225)

初雪的气息(234)

赤脚的孩子(237)

影子(239)

喀尔巴阡山之行(节选) (242)

乌云和彩虹(247)

因小失大(250)

临刑前夕致家人绝笔书(252)

烦扰的心灵(255)

生命的五种恩赐(260)

远和近(263)

永不道别(267)  

野蜂(270)

七十生辰谢二百七十位友人(274)

惠斯敏斯大寺(276)

伟大的日子(285)

大海和吹拂着的风(288)

我有一个梦想(292)

西部格斗士的生与死(296)

回忆爸爸(303)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310)

坚硬的荒原(314)

雨夜(317)

归来的温馨(318)

母亲的诗(321)

四时的情趣(328)

树木的花(329)

我的伊豆(331)

子规的画(334)

三位来客(336)

淫祠(340)

阴翳礼赞(342)

庭园(345)

古都礼赞(348)

山恋(357)

秘色青瓷(360)

自然之声(366)

旷野(368)

壮丽与幸福(372)

云使(378)

月夜(381)

泪与笑(384)

论借钱(387)

贪心的紫罗兰(389)

女友(392)

风筝

 ——《野草》之九(394)

初恋(396)

故都的秋(398)

笑(401)

春(403)

茶铺(405)

给我的孩子们(409)

海上的Et出(412)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413)

观火(416)

囚绿记(419)

秋天的况味(422)

雅舍(424)

荷叶伞(427)

——龙山杂记之二(429)

春意挂上了树梢(432)

故乡的雨(434)

鹰之歌(435)

雨前(438)

茶花赋(440)

天山景物记(443)

听听那冷雨(449)

孟婆茶(455)

夹竹桃(458)

亡人逸事(461)

月迹(465)

拣麦穗(468)

合欢树(472)

静夜功课(475)

聆听西藏(478)

剩下的事情(480)

后记(482)

试读章节

我的想象不会让如此美好的土地长久地渺无人烟。我按自己的意愿在那儿立即安排了居民,我把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使那些配享受如此佳境的人迁进这大自然的乐园。我将把他们组成一个亲切的社会,而我相信自己并非其中不相称的成员。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建造一个黄金的世纪,并用那些我经历过的给我留下甜美记忆的情景和我的心灵还在憧憬的情境充实这美好的生活,我多么神往人类真正的快乐,如此甜美、如此纯洁,但如今已经远离人类的快乐。甚至每当念及此,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啊!这个时刻,如果有关巴黎、我的世纪、我这个作家的卑微的虚荣心的念头来扰乱我的遐想,我就怀着无比的轻蔑立即将它们赶走,使我能够专心陶醉于这些充溢我心灵的美妙的感情!然而,在遐想中,我承认,我幻想的虚无有时会突然使我的心灵感到痛苦。甚至即使我所有的梦想变成现实,我也不会感到满足:我还会有新的梦想、新的期望、新的憧憬。我觉得我身上有一种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填满的无法解释的空虚,有一种虽然我无法阐明,但我感到需要的对某种其他快乐的向往。然而,先生,甚至这种向往也是一种快乐,因为我从而充满一种强烈的感情和一种迷人的感伤——而这都是我不愿意舍弃的东西。

我立即将我的思想从低处升高,转向自然界所有的生命,转向事物普遍的体系,转向主宰一切的不可思议的上帝。此刻我的心灵迷失在大干世界里,我停止思维,我停止冥想,我停止哲学的推理;我怀着快感,感到肩负着宇宙的重压,我陶醉于这些伟大观念的混杂,我喜欢任由我的想象在空间驰骋;我禁锢在生命的疆界内的心灵感到这儿过分狭窄,我在天地间感到窒息,我希望投身到一个无限的世界中去。我相信,如果我能够洞悉大自然所有的奥秘,我也许不会体会这种令人惊异的心醉神迷,而处在一种没有那么甜美的状态里。我的心灵所沉湎的这种出神入化的佳境使我在亢奋激动中有时高声呼喊: “啊,伟大的上帝呀!啊,伟大的上帝呀!”但除此之外,我不能讲出也不能思考任何别的东西。

P9

序言

——陈国恩

周作人在1921年6月8日的《晨报副镌》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美文》。他说文章的外形与内容有点关系,许多意思不便用小说来表现,又不适于做诗,就可以用西方的一种“论文”来表现它。他把这类偏于艺术性的记事与抒情、兼有诗与散文成分的所谓“论文”称作美文,说它“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诗是讲求含蓄的,散文则以自然为好。美文将此两者打通,按我的理解,就是要求文章的意思要很丰富,耐人寻味,而文字则做到干净利落,有一种简洁朴素的情调,也就是周作人的所谓“真实简明便好”。在文学革命的高潮,周作人于散文之外特别地提出一个“美文”的文类,以示其与一般散文的区别,一方面是为了提倡用白话来写艺术性的散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明他对文章本身之美的看重吧。

文章的美不美,绝不仅仅是形式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关键是要内容新鲜,而且最好是从旁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捕捉到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意思,让人惊喜。形式要别致,但别致不是做作,而是要在自然中见出新颖。周作人说文章的好坏关键是看其有没有趣味,林语堂认为重要的是它有没有情调。周与林都是写散文的高手,散文写到他们那种水平,大多够得上美文的标准了。其实,文无定法,所谓趣味和情调,不过是包涵在文章里的作者的精神气质以及这种气质的表现形态罢了。只要你用恰到好处的文字写出真性情来,写出独特的感受来,写出奇思妙想来,从文章可以看出你的个性,感受到你内心的波动,而且让人感觉是那么的亲切平和,不管你写的是什么,就一定会是好文章。比如以闲适的语调叙述人生的片断、娓娓道出一个小故事,带着一点惆怅,点缀些平常的景色,流露出淡淡的诗意。这样的文章宜于心情闲暇的时候找一个宁静的地方去细细品读,从中体味人生的悲凉和人情的暖意,它肯定是美的。又比如以简洁的文字、深邃的意境传达出独到的感悟,写出一得之见,其放射出来的思想光芒,不仅启人以智慧,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它当然也是美的。我所理解的美文大致如此。

选在书里的文章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且不说他们的生命观、人生观、思想信仰因其人而具有启示意义,能使读者受到感染,变得高尚起来,或者丰富起来、深邃起来;单从文章中能读出言外之旨,见出一种人格来,就足以感动人心,让人享受到美丽了。我忽然感觉到,古今中外的人心是相通的,而要写出好文章,做一个高尚的人、有情趣的人、内心生活丰富的人,其实要比获得某种文字的技巧更重要。

细心的朋友不难发现,我在选这些文章时坚守了比较严格的美文标准。凡过于写实而缺少余味的不收,单纯写景而看不出作者精神律动的不收,严肃地讲道理而缺乏情趣的不收,篇幅长的则尽量少收。不是说列举出来的这几种文章不好,而是说它们够得上别样的标准,其价值在其某些方面甚至还在美文之上,然而很显然的它们不宜于收录于这本美文选中。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对美文的理解可能有片面之处,但我是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关于艺术的理想来思考它的,说的都是真话。如果里面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包涵。至于所选的文章究竟好在何处,我想高明的读者会有自己独立的判断,用不着我在这里多说了。

2005年9月8日写于武汉大学文学院

后记

2004年夏,长江文艺出版社要我编一本美文选,与将出的小说选、散文选等配套,我很乐意地接受了。但回头一想,觉得有一个难题必须先行解决,就是如何来界定“美文”。在现代,最早提出“美文”这一文类概念的是周作人,他在题为《美文》的文章中把艺术性的记事与抒情称作美文,并且断定这类文章只要真实简明使好。周作人的个人趣味是偏于说理的,他把说理的文章写得颇有余情,可谓美文的一种典范。但我认为美文之所以是美文,不能太偏于说理,而应该以艺术性的记事与抒情为根本,且以具有诗的含蓄和散文的简明者为上品。、我于是按照自己对美文的这种理解来选文章。起初是以中国现代作品为主,兼选一些外国的佳作,得百余篇。后来出版社表示中国现代的作品只能占一小部分,而要大量增加外国的作品,所以又剖图书馆去搜寻。但这再去搜寻的时候已是将近一年以后的前不久的事了,主要是因为期间杂务缠身,集中不了心思来做这项工作。值得庆幸的是这第二次努力的成果相当可观,书里增加了许多外国的名篇,又删去一些中国现代作家的篇什,便成了现在的这种洛局,书名也因此有了相应的变动。

编选这本书的过程,也便成了我鉴赏名作的过程:细细地品味,不断地为这些美文所折服。我想读者也不会例外,一定开卷有益,会被这些文章所吸引的。

编选期间,我先后得到了我的研究生王一珂、王俊、万娟、吴翔宇、周善斌、王德智的协助。我带着他们到武汉大学图书馆,一起查阅资料,前后花了他们不少的精力。为了帮助读者阅读,我又为每一位外国作者编写了一份简介,分别附于其所写文章的前面。这项工作做起来非常费时,但方便了读者,辛苦也就有了回报。责编为这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武汉大学图书馆样本书库的几位老师为查阅资料提供了许多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陈国恩2005年9月10日

记于武汉大学九区寓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