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其实,我们并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并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领导者所要面对的,无处乎人和事。管事还要先管人,管人是管事之根本。对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轰轰烈烈的成功时刻往往是短短的一瞬间,而默默地埋头于细节 却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本书列举了领导者在管人管事的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99个关键细节。悉心阅读本书,你会发现,每一条经验都可令你受益匪浅,每句评点都能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座右铭。
本书列举了领导者在管人管事的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99个关键细节。悉心阅读本书,你会发现,每一条经验都可令你受益匪浅,每一句评点都能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座右铭:
在允诺员工时应注意有些东西不要轻易允诺:一是职务;二是高额分红提成;三是重大物质奖励。
头衔是最能迷惑人的一种公开的赞誉方式,很少有人能真正地抗拒这种诱惑。
轻易表态,轻率决策,往往是造成言而无信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领导者,你决不应该将自己与员工的关系延伸到一些亲密的关系之中,你必须划清其中的界限,决不能跨越一步。
许多领导者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开会和散会的时间不定,全凭个人心情行事,这是最要不得的……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具有他人所没有的优秀品质,作为一个领导者更是如此。对于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其本人的自我要求,这一点其实是很自然的,有一句话叫做“律己才能律人”嘛。
优秀领导者对自己的要求远甚于员工,优秀领导者常会站在客观的立场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一天到晚为自己打算的人,绝非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让人遗憾的是,多数领导者总是忽视或没有能力做到这个“自我要求”,遇事总是喜欢归咎于他人。一些荒谬透顶的事,他们做起来会感到特别安心。譬如一个公司应该开发新产品了,赶紧召开员工大会,一个无能的领导者常为自己大脑空空而坦然,却在抱怨别人:“这些家伙尽是窝囊废,竟然拿不出一个新构想!”其实,新构想不能全靠员工去构思,身为领导者应该先动动脑筋,先制定个框架,或先指明个方向,然后再要求员工全力筹划,这样靠着双方的努力才能顺利达成目标。如果只是把责任全部推给员工,即使事情成功了,也会失去员工对他的信任。要知道,如果员工在心里对一个领导者没有什么信任可言了,那么就别想让他们再很好地服从这个领导者的管理了。
在一个企业里,员工之所以服从领导者的管理,其理由往往不外乎以下两种:因为领导者地位既高,权力又大,不服从则会遭到制裁;因为领导者对事情的想法、看法、知识和经验较自己高一筹。跟着他做事,不担心会出错。在这两个条件中任缺一项,员工都可能离去,或者与领导者分庭抗礼,势不两立。
有一句话叫作“善为人者能自为,善治人者能自治”。一个公司的业务能否在激烈竞争的潮流中得到发展,关键之处还在于领导者是否有正确的自律意识。领导者只有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建立起人人遵守的工作制度。比如说要求公司的职员遵守时间,领导者首先要作出榜样;要求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领导者也必须明白自己的职责,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培养良好的自律性、成为员工的表率,最好能参照以下几点建议身体力行:
首先乐于接受监督。据说,日本“最佳”电器株式会社社长北田先生,为了培养自己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自己创立了一套“金鱼缸”式的管理方法。他解释说,员工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者的一举一动,员工们都看在眼里,如果谁以权谋私,员工们知道了就会瞧不起你。“金鱼缸”式管理就是明确提出要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管理的透明度一大,把每个人置于众人监督之下,每个人自然就会加强自我约束。
要保持清廉俭朴。作为一个公司领导者,应该清楚自己的节俭行为,不管大小,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领导者的言行举止是员工关注的中心和摹仿的样板。中国台湾塑胶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曾说:“勤俭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放荡无度是最大的错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台塑内部,一个装文件的信封他可以连续使用30次;肥皂剩一小块,还要粘在整块肥皂上继续使用。王永庆认为:“虽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良好的习惯。”
P1-2
提到企业管理,可以说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领导者所要面对的,无外乎人、事二字。换句话说,如果一位领导者对人和事应付自如,管理有方,那么,他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了。管人和管事是相互联系的,人中有事,事中有人,无人也就无事可言,所以说,管事还要先管人,管人是管理之根本。
管理学者们说:“人是企业唯一能动的要素。”而领导者对这“唯一能动的要素”管理起来也是最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心不一,各有其性,各有其谋。要想真正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还是要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管理方法和管理招术。然而,真正能把管理工作做到臻于完美境界的领导者,并不只是一个懂得宏观管理策略的人,更是一个懂得细节管理的明智之士。
有人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关注到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细节处找到最终的突破口。
管人也是如此。正如上面所说,“人心不一,各有所性,各有所谋”,即便管理的大方法是相同的,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早己被时代所淘汰,员工已不再是老板用来赚钱的工具,所以现代的领导者在员工管理之中更注重加入一些人性的东西。
然而,真正能把管理工作做精做细的人,还是那些在细处体味人心,在细处着眼工作,在细处完善自我的人。这些人懂得如何奖赏才能发挥功效,而不是单纯认为“奖了就可以”;这些人知道批评也是讲究方法的,而不是说批就批;这些人时刻关心员工的需求,而不是只想着自己;这些人会树立威信使人信服,而不是把权力当作管人的武器……这些人都是真正优秀的领导者,他们在细节处进行管理,在细节处展现人性的关怀。
本书列举了领导者在管人管事的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99个关键细节。悉心阅读本书,你会发现,每一条经验都可令你受益匪浅,每一句评点都能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座右铭。
然而,限于时间关系和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偏颇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在此谨谢!
编者
2005年12月于北京
管好一个公司不容易,需要你时时刻刻地注意每一个细节;只要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就会给你或者你的公司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真正优秀的领导者,是那些在管理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细节、注重细节并应用细节的领导者。
——摘自2005年度畅销书《管人的细节》
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领导者所要面对的,无外乎人和事。尽管管人和管事是相互联系的,人中有事,事中有人,但管人和管事还是有所不同的。归根到底一句话,无人就无事,管事还要先管人。管人是管事之根本。
——摘自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对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轰轰烈烈的成功时刻往往是短短的一瞬问,而默默地埋头于细节却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摘自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