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一个原日本关东军军医的战争回忆录
分类
作者 (日)松本草平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什么二战初期日苏要调集重兵在一片不毛之地发动一场秘而不宣的战争?为什么此战被视为日本侵略国策的转折点?为什么一向骄横的日本陆军省肯宣布"诺门罕"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首次战败"?为什么战后60多年日本对此战一直讳莫如深?本书为你解开这些谜团!

内容推荐

本书首次多角度反映了1939年日、苏在中蒙置堕境诺门罕地区的一次鏖兵。此战历经半年,重创日本关东军两个主力步兵师团,几乎全歼日军当时惟一一个坦克师团,日本称此战为日军历史上首次惨败,并被迫将"北上侵苏"改为"南下犯美"。偷袭珍珠港,从而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太平洋战争。  书中配有22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真实反映了交战双方二战初期的武器装备及战况。

目录

出版者的话/l

原书前言/1

致中国读者——作者长子松本文六/1

关于诺门罕战争(代序)

——中国军事史专家宋宜昌先生访谈录/l

第一章 稀里糊涂上了前线/3

(相关背景)/3

(一)被愚弄的报名/6

(二)酷寒的异国土地——满洲/7

(三)莫名其妙的川叉侦察/9

第二章关东军吃了个“哑巴亏”——第一次诺门罕之战/15

(相关背景)/15

(一)随山县联队突袭/21

 1 郊游般的行军——从海拉尔到将军庙/2l

 2 “猪突攻击”——参加步兵冲锋/27

 3 夺下阵地后的忧虑/29

(二)地狱般的防卫战/32

 1 在弹雨中苦苦支撑/32

 2 第一次遭遇蒙古兵/38

 3 过政信从天而降/43

 4 (战史记录)骑兵与坦克对决/46

 5 最成功的行动——为骑兵联队收尸/52

(三)灰溜溜撤回了海拉尔/57

第三章 亚洲史上第一次坦克大战——第二次诺门罕之战/63

[相关背景]/63

(一)第23师团倾巢出动/77

 1 意气轩昂下的恐惧/77

 2 空中绞杀/84

 3 (战史记录)日军空袭塔木斯克机场/86

 4 (战史记录)瘟神行动——日军在诺门罕战争中的细菌战/90

 5 渡过了哈拉哈河/93

(二)蒙古高台上的惨败/94

 1 苏军的坦克群/94

 2 [战史记录]巴音查山上的较量/98

 3 逃出了死亡地狱/106

 4 潜入“敌后”/108

 5 生死之分——红十字/114

(三)(战史记录)牛群冲进了羊群——正面战场上的苏日坦克决战/117

(四)休整了一周/127

 1 醉卧乌兹尔湖/127

 2 寂寥的卫生队/132

 3 被击落的王牌/134

 4 (战史记录)第23师团的疯狂反扑——夜袭/138

第四章 肉弹没顶住炮弹——第三次诺门罕之战/147

(相关背景)/147

(一)三角山,弹雨下的半个月/152

 1 蛋壳一样的日本坦克/152

 2 差点被活埋/156

 3 蹲在战壕里的日日夜夜/163

 4 眼皮下的坦克战/168

 5 和一只青蛙交了朋友/17l

(二)“重炮轰击、猪突前进”——关东军使出“必杀技”/174

 1 [战史记录]“短臂”的关东军炮兵/174

 2 (战史记录)两面挨打的“野猪”/181

 3 关东军炮兵的眼睛瞎了/185

 4 为谁而战——士兵的愤怒/187

 5 准备“玉碎”——怨恨满腹的遗书/192

 6 苏军遗弃的新坦克/197

第五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朱可夫开始反击/203

[相关背景]/203

(一)再次上前线/209

 1 出师不利——医务长死了/209

 2 泥泞中的行军/214

(二)在酒井联队的阵地上/217

 1 第一次当“肉弹”/217

 2 有如神助的苏军炮兵/225

 3 还能活多久/228

 4 [战史记录]井置骑兵联队的溃败/232

 5 精神全垮了/234

(三) “命令玉碎突击!”/240

 1 醉生梦死/240

 2 喷血的战地急救所/247

 3 (战史记录)酒井联队的彻底覆灭/250

 4 (战史记录)全体“玉碎”的山县联队/253

 5 (战史记录)尘埃落定——关东军的自杀冲锋/260

(四)一败涂地的关东军/266

 1 绝望的对峙/266

 2 撤退——没剩下几个人/273

第六章 停战了/28l

(相关背景)/281

(一)惟一生还的军医/283

(二)收尸行动/286

(三)别了,诺门罕/289

诺门罕之谜

——译者眼中的诺门罕/293

译后记/306

日本,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编著后记/309

试读章节

只是这大米饭颜色不大对劲儿,有点发黄。仔细一看,原来米饭里掺杂着数不清的蚊子幼虫不看还好,这一看就觉得胃里有些发痒,怪不得这米饭吃起来稍稍有点苦味,还有一点咸味。说老实话,尽管有些心理作用,但味道的确是不怎么样,再加上这些闪闪发亮的、跟珊瑚颜色一样的蚊子幼虫!虽不好吃, 但我还是一连吃了好几碗。我一边不停地揉着胀鼓鼓的肚子,一边眺望起湖面来。秦医长也笑嘻嘻地走了过来,"喂,你觉得 味道怎么样?"秦医长转过脸来问了一句,手也是在不停地揉着肚子。两个人都不愿意说出口罢了,其实都在阵阵恶心,胃里不是个滋味。

就在这时,一匹野马不知从哪儿跑了过来,走进湖里喝水,一阵大喝大饮之后,竟然翘起尾巴"哗--哗--"撒起尿来! 这一下子胃里可就更难受了,那米饭的咸味儿恐怕还有这马尿的味道吧?

诺门罕是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荒漠地带,松软的沙土上生长着茂密的杂草和稀稀拉拉的一些灌木,天和地之问只有一条地平线,地平线上偶尔可以看见几个沙丘,其中比较高一点的就数742高地、733高地和72l高地了。士兵们每天接触的除了沙土还是沙土,住在土壕里,睡在沙土上,沙里滚土里爬。所以在这种地方与其叫他们"士兵",倒不如叫他们"土兵"更合 适。每天与沙土打交道,对沙土越来越觉得亲密起来,甚至对沙土抒发情感,向沙土忏悔自己的过去,仿佛已经魂归于土,恢复了人的天然本性一样。苦战死斗之中,眼看着周围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并且谁都不知道自己明天是死是活,在这样一种生死境地里产生出来的友情,才是浮世中难以得到的、真正的友情。在战场上,秦医长和草平之间也好,卫生兵与卫生兵之间也好,这种友情就成了惟一的精神支柱。P131

那秃鹰正用锋利的尖嘴撕着尸体,见我返回来好像吃了一惊,连连后退了几步,又展开那脏乎乎的大翅膀,虎视眈眈,准备决一雌雄。大概在那秃鹰看来,我这种举动明显地是要抢它嘴边的肉,那怎么行啊。  这时候身后的那两个士兵也跟了上来,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由得"呀"地尖叫起来,这一声尖叫一下子把秃鹰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瞅准这个空档我仔细看了看,原来那不是人的尸体, 而是一匹死马,这才放下心来。"哎,这是一匹死马,不要紧的。" 我转身想告诉那两个士兵,可是回头一看他俩早已没影了,只有那秃鹰还盯着我,站在那儿等着呢。再一看,两个士兵早已跑出老远。

"军医呀,你也真行,那种阴森森的地方你也敢站在那里看。"两个士兵感叹到。我急忙解释:"我也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可那要是士兵的尸体就不能扔在那里不管,所以我才凑过去看了看,好在不是人的尸体,是一匹死马。"听我这么一解释,两个士兵的脸上才露出一点笑意,但是笑得很不自然。三个人又沉默了下来,低着头往前走。

这个脑袋光秃秃、身上脏乎乎,看起来又笨又壮的家伙,真是名副其实的大秃鹰,记得以前在哪本书上见过,不过说真的,猛地一看这家伙还真有一种"天方夜谭"的感觉,两个翅膀全 伸展开来足有3米多长,体重怎么也有30公斤左右,光那光秃秃的脑袋就比个小孩头还大,看上去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阴森感和厌恶感。P277

序言

这本回忆录记述了1939年5月爆发的诺门罕战争。诺门罕战争是一场日苏之间没有宣战的战争,所以在日本把这场战争称为"诺门罕事件"。但这却是"日本关东 军仅第23师团2万兵力之中,死伤率就高达70%的一场大战争"(《昭和史》,半藤一利著,2004)。这本书是我的父亲松本草平(真名叫松本弘)六十花甲时才出版的。我原本以为军医只是在后方的野战医院里处理一下伤病员而已,看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他是作为一名兵卒被派往战火纷飞的第一线,这令我更想去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个诺门罕。

1999年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本书译者李兆晖先生一起参加了一个叫"诺门罕事件60周年纪念慰问团"的旅行团,到诺门罕战争爆发地去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站在哈拉哈河西岸,望着茫茫无际的诺门罕旷野,我禁不住地问:"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地方打仗?"我虽然没有经历过那场战争,但是从内心里却理解了作为一名普通兵卒被卷入这场无谋战争之中的父亲为什么那么愤怒、那么怨恨。考察完毕后,我又读了一遍本书,才真正弄明白了父亲(当时7l岁)在1980年9月1日天心堂户次病院--这个病院是诺门罕参战者的纪念塔--建院典礼时说的那句话的含义。昨天还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士兵,第二天却成了尸骨,这种冤念就全部凝聚到"诺门罕参战者纪念塔"上了。父亲始终是反对战争的,在1943年再次被招入伍后,不久就被扣上一顶"赤色分子"的帽子,原因是他私下里散布日本战败论。

翻阅一下日本的近代史,尤其是昭和史,日本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以后开始迅猛发展工业,迈进了现代国家的行列。20世纪初期经过日清战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日本开始傲慢起来,不顾国力而一味地追求"富国强兵"。到了1928年,一手制造了暗杀张作霖的"皇姑屯爆炸事件";接着又挑起了"满洲事变",侵占了中国的整个东北地区;接下来是建立伪满洲国,废弃华盛顿条约,并以1937年的"卢 沟桥事变"为借口,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日中战争"。1938年颁布了"国家总动员法",发表了"东亚新秩序声明";1939年5月,作为"东亚新秩序"的第一步,有意识地挑起了诺门罕战争。

诺门罕战争是以满洲西北部诺门罕为中心,在茫茫的呼伦贝尔高原上,日本关东军加"满洲"军和苏联远东军加蒙古军之间展开的一场大激战。于是"小小的国 境纠纷就变成了大大的日苏战争了"。开战之日,父亲从两军的阵地布局、兵力火器对比上就预感到关东军要败。果然不出所料,关东军大败,父亲所属的第23师团几乎全军覆没。然而,策划和指挥这场战争的关东军参谋服部中佐和迁政信少佐,不但没有被追究责任,反而升职受奖,荣升到日本陆军大本营参谋本部作战课任作战班长和战力班长。两个人后来又极力推行"南攻政策",成为太平洋战争的急先锋。

假如日本当时能够正儿八经地总结一下诺门罕战争的教训,也就不会再扩大阵线、发动以后的战争了,日本也就不会成为战争侵略国了。遗憾的是历史是不存在 "假如"这两个字的。战史研究家户部良一在他的著作《失败的本质:日本军队组织论的研究》中指出:"诺门罕战争的失败,是太平洋战争败北的序曲。作战目的不明确、中央与地方不沟通、前线部队独断专行,还有一点就是过度强调和夸张精神作用。"可谓是一个简明扼要的总结。

遗憾的是,日本好像忘了这些,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就任首相以来每年都去参拜第二次世界大战A级战犯和一般战死士兵合祭在一起的靖国神社,引起了亚洲 诸国的反感。不仅如此,还往伊拉克派遣了日本自卫队,甚至策划修改以第九条"放弃战争"为中心的日本国宪法。不得不说,这是自日清战争、日俄战争、吞并朝鲜、日中战争、太平洋战争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倾向的再次抬头。

父亲的这本战争回忆录之所以希望中国的读者一读,就是想让中国人民知道日本军国主义当年是如何独断专行、无谋胡来;让中国人民知道日本的侵略不但给中国人民造成了莫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创伤,同时也涂炭了无数日本人民的生命。

希望世界没有战争、和平共处,尤其是希望日中两国人民能够长期友好下去,这也是这本书为什么要在中国出版的一个最主要的理由。此外这也是我对已故父亲的一个最大的安慰。日本在日中战争中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现在父亲的 这本书能在中国出版,让深受其害的中国读者一读日本普通人的战争体验,作为作者的长子,我甚感荣幸。

最后对此书的翻译者李兆晖先生,山东人民出版社的金明善先生、丁莉女士、 杨大卫先生,以及为本书出版而付出辛劳的烟台市福山区人民政府的黄涛先生、山东省国信招标有限公司的刘大伟先生等,深表谢意。

2004年1 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