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住在苏格兰爱丁堡附近没落小镇的年轻人,瑞顿、西蒙、丹尼和卑比,靠领取和诈骗救济金为生,生活中除了毒品,就是酒精、暴力和女人;生活周遭,不是失业者,就是臭味相投的小混混,都是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边缘人。 这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伴,经历过好友罹患艾滋病、朋友吸毒而截肢、兄长从军误中陷阱被炸死等事件之后,决定联手干一票大买卖,打算分赃之后,各自过自己梦想中的美好人生。没想到,最受大家信赖的瑞顿,竟然背叛了多年好友,作出了大胆的决定…… 他们颓废荒唐,胡作非为,凭着青春的荷尔蒙肆无忌惮;他们消极地对抗着世界,却把拳头朝向了自己。 作者简介 石一枫,当代著名作家,1979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著有长篇小说《红旗下的果儿》《节节最爱声光电》《世间已无陈金芳》等。 目录 戒瘾 毒瘾少年、尚格云顿以及“师太” 吸毒的困境 笔记第63号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第一天 嗨了,高了 在公众的注视下长大 新年的胜利 无须多说 吸毒的困境 笔记第64号 她的男人 快速求职记 复发 苏格兰用毒品来守护心灵 杯子 一次失望 老二问题 星期天的传统早餐 吸毒的困境 笔记第65号 日光港口的悲痛 再戒 人生如粪 姥姥与纳粹 久旱逢甘露 穿越草地公园 搞砸了 法庭上的灾祸 吸毒的困境 笔记第66号 死狗 搜寻内在的自我 禁闭在家 兄弟一家亲 吸毒的困境 笔记第67号 流亡 爬过伦敦 坏血 那道光芒永不消逝 享受自由 令人费解的杭特先生 归乡 专业人士好赚钱 一份礼物 关于麦迪的记忆 戒毒的困境 笔记第1号 统统吃光 在雷斯中央车站猜火车 独脚戏 西格兰顿的冬天 一个苏格兰士兵 逃走 站复一站 序言 “电影文学馆”总序 戴锦华 21世纪伊始,中国电影 工业逆市起飞,影院再度重 返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成了众多选择中人们间或为 之的娱乐消费。 如果说,21世纪第一个 十年过去之时,社会已在网 络上碎裂为难于计数的趣缘 社群,文化工业也闪烁在分 众和“饭圈”文化旋生旋灭的 涡旋之中,那么,的确丧失 了其“国民剧场”特征的电影 却仍充当着洞向可见的与不 可见之世界的窗口。与此同 时,凭借网络,凭借数码技 术,电影——百年间的电影 艺术又确乎显影为某种不可 替代的文化——迟到地加入 了21世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电影,似乎丧失了或逃逸 于影院、银幕,成为附体于 种种屏幕、闪灵于各式黑镜 之上的、美丽的出窍游魂。 电影萦回于或逸出了幽暗迷 人的影院空间——尽管电影 是、始终是并将继续是影院 艺术,跻身于或脱离了放映 厅、资料馆等“洞穴”空间, 弥散在社会的,亦是个人的 世界之内。一如昔日,电影 是某种时尚、消费、娱乐, 可以是某些优雅的文化、思 想和表达,也可以是一类社 会的行动和介入。如果说, 影院原本是20世纪个人主义 者的集体空间,是“孤独的 人群”得以会聚、相遇的场 域,那么,经由录像带、 VCD、DVD、闪存、移动硬 盘到云存储,电影也被撕裂 /“还原”为个人的私藏。尽 管我们个人“拥有”、拥抱电 影之时,也许正是电影工业 的衰微之际,但我不得不说 ,当“电影”溢出了胶片和影 院——电影的血肉之躯,也 是媒介——的囚牢的同时, 它也丧失了,或曰解开了它 历史的特权封印。进影院, 仍是“看电影”唯一正确的打 开方式,但我们的确同时有 多种方式触摸电影。 电影史大致与20世纪的 历史相仿佛。它不仅是对炽 烈而短暂的20世纪的目击和 记录,而且本身便是20世纪 历史的一部分,富丽,炫目 ,间或酷烈沉重。它原本是 工业革命和技术奇迹的一个 小小的发明,与生俱来地遍 体钢铁、机油与铜臭的味道 。曾经,它不过是现代世界 “唯物主义的半神”的私生子 ,一个机械记录、机械复制 的迷人的怪物。为电影的创 造者们始料不及的是,电影 不仅迅速地介入了历史,建 构着历史,而且改写和填充 着人类的记忆。从杂耍场的 余兴节目起,电影不仅复活 了可见的人类(贝拉·巴拉 兹),不仅以“闪闪发光的 生活之轮”拯救了物质世界 (克拉考尔),不仅满足了 人类古老的、尝试超越死亡 和腐朽的“木乃伊情结”(安 德烈·巴赞),而且以“作者 电影”开启了一个电影大师 的时代,一个电影自如地处 理人类全部高深玄妙谜题的 时代。一如“短暂的20世纪” 浓缩了人类文明史的主要场 景,实践并碎裂着人类曾拥 有的乌托邦梦想,留给我们 沉重的债务与珍稀的遗产, 电影在其短短百年之间成长 为人类最迷人的艺术种类之 一,拥有了自己的历史,自 己的语言,自己的经典,自 己的大师,自己的学科,尽 管覆盖着无尽富丽的夕阳的 色彩。 有趣的是,在“上帝/人/ 作者死亡”的断然宣告声中 ,电影推举出自己作者/大 师的时代;在现代主义艺术 撕裂了文艺复兴的空间结构 之后,电影摄放机械重构了 中心透视的文艺复兴空间。 电影的历史,由此成为一个 在20世纪不断焚毁、耗尽中 的历史中的建构性力量,同 时以电影理论——这一一度 锋芒毕露、摧枯拉朽的年轻 领域——作为其伴生的解构 实践。电影,从品位/身份 的反面,成了品位/身份的 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成了反 身拆解品位、质询身份的切 入点。摄影机暗箱成了社会 “意识形态腹语术”的最佳演 练场和象征物,电影解读则 成了意识形态的祛魅式。因 此,电影不仅一如从前,是 一处今日世界现实的镜城, 也是我们再度叩访20世纪历 史的通关密语。 在中国,电影尽管自西 方舶来,其悠长历史,却不 仅大致与世界电影史相始终 ,而且几乎正是一部帝国、 殖民、抵抗、创造之历史的 镜像版。今天,电影不仅是 中国崛起的佐证,也是期待 视野间未来文化的语料。当 然,又是一则关于文化自觉 的寓言:舶来的,也是本土 的;凝视的,也是被看的; 梦想,某种醒着的梦。我们 凝视着电影,也为电影所凝 视;我们深入电影世界的腹 地,处处志之,不只为了捕 获电影的本体,也试图经由 电影捕获文化或自我的本体 。 电影,是我们的过去, 电影叙事成就了某种奇特的 人类思维与情感的回溯结构 ——缝合体系;然而,电影 ,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 指向未来的地标。我们凝视 电影,不仅为了拓出一个关 于电影、电影艺术、电影工 业、电影史、电影作者、电 影理论的对话场域,更是为 了获取一份自信于未来的动 能。“电影文学馆”丛书以著 名影片的原著小说为主体, 再次回归“从小说到电影”的 经典命题,再次标识文学与 电影间亲缘关系与媒介区隔 ,犹如“交叉小径的花园”里 溪水勾画出的界标。往返于 文学与电影的远方和近端, 是为了再度审视和思考我们 的世界、时代和生命。在熙 攘而变得逼仄的世界与富足 而封闭的“宅”之间,在影院 “洞穴” 导语 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圣经》,真正的硬核之作,全球畅销超百万册。 后现代主义建构的黑色美学,诠释着垮掉一代的精神迷幻。从放纵到自我救赎,在虚无中寻找内在价值,书中秉承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福克纳的传统,以一种多声部、非线性的方式,叙述了垮掉的一代在精神塌陷的困境中,在生活的荒漠中寻求生命本质的艰难历程,挖掘了西方底层社会的边缘生活。 同名电影获1996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被评为1996年英国最具活力的影片、对当代青年影响最大的十部影片之一,以及英国25年中最出色的25部电影之一。 书评(媒体评论) 欧文·威尔士将会成为英 国*重要的小说家。他的写 作结合了风格、想象、智慧 和力量。本书的腔调和风格 ,让对当今小说倒尽胃口的 读者耳目一新。 ——《泰晤士报》 欧文·威尔士反映了真实 。这是一本融合了虚无和伤 感,凸显真正现实的杰作。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精彩页 戒瘾 毒瘾少年、尚格云顿以及“师太” 变态男汗流浃背,颤抖不止。我却坐在一旁看着电视,不想搭理这孙子。他可真是烦人透顶。我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这部尚格云顿演的电影上。 这种电影统统毫无创意:巧合的开场、无耻的反派、故弄玄虚的戏剧化、俗不可耐的情节。现在正演到尚格云顿披挂上阵,准备暴打一通。 “瑞顿,我得去找一趟‘师太’。”变态男摇头叹气地说。 我说:“好啊。”我希望这个混蛋家伙滚远点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让我接着看尚格云顿。不过话说回来,就在不久之前,我也是这副惨状。假如这家伙搞到药,肯定会藏起来独吞的——大家叫他变态男,不是因为他嗑起药来不要命,而是因为他就是他妈有病。 “走吧,咱们!”他绝望地迸出几个字。 “等会儿,我想看看尚格云顿怎么暴捶这个自以为是的傻帽儿。现在就走的话,我就错过剧情了。等我们回来就更操蛋了,我们弄不好得好几天才能回家,那时候录像带租赁店就该收滞纳金了,可我压根儿还他妈没看呢。” “走走走!”他叫喊着站起来,随即走到窗边靠着,呼吸沉重,犹如一只困兽。他的眼中除了嗑药别无所求。 我用遥控器关了电视。“真他妈废物,我说,你丫真他妈是一废物。”我对这个烦人的混蛋家伙咆哮起来。 他头向后仰,望着天花板说:“回头我给你钱,你再把录像带租回来行吗?你他妈就为这点儿事跟哥们儿翻脸?不就俩臭钱的事儿嘛。” 这厮就是有办法让你感觉自己又小气又没用。 “不是这么回事儿。”我心虚地说。 “是啊,事情在于我他妈难受得要死,我所谓的哥们儿却跟这儿穷耗。你的时间可真他妈的宝贵呀!”他的眼睛瞪得像足球,目光怨毒,却充满乞求,同时又在指责我不仗义。如果我能活到有自己的孩子的那一天,希望小崽子永远不要用这种眼神看我。这厮太让我为难了。 “我才没有……”我抗议说。 “赶紧穿上你的衣服!” 马路上完全看不到出租车的踪影。他们只有在你不想打车的时候才会在那儿趴活儿。此时大概是八月,可天气还是冷得快把蛋冻掉了。我现在还没生病,可是这么任凭冷风吹,待会儿不生病才怪呢。 “这儿该有出租车啊!这儿该有一串儿狗日的出租车啊!夏天肯定他妈打不着车,那些有钱的肥猪懒着呢,懒得看戏都不能走着去,从教堂到戏院不就他妈两步路的事儿嘛!出租车司机都是见钱眼开的臭傻帽儿……”变态男喘着气,嘴里不知在嘟囔什么。他两眼暴突,脖子青筋毕露,在雷斯[1]大街上游荡着。 终于,一辆出租车来了。此时旁边还有一伙身着运动服和飞行夹克的小青年,这票人其实比我们来得早。变态男却对他们视若无睹,他窜到马路中间,吼道:“出租车!” “嘿!你丫作死哪?”一个穿着蓝、黑、紫三色运动服,留着寸头的家伙说。 “滚蛋,我们先来的!”变态男说着打开车门,“那边还有一辆车。”他指指大街上。 “算你走运,自作聪明的混蛋。” “滚滚滚!货,再打一辆车去吧!”我们钻进车时,变态男仍在大吼。 “去托尔克罗斯,哥们儿。”我对出租车司机说。那伙年轻人正在朝我们的车窗上一通狂啐。 “别跑呀!有种出来练练呀!傻帽儿!”穿运动服的小伙子暴跳如雷。出租车司机看起来充满怨气,一副贱德行。贱人满街跑,而这种踏踏实实纳税、自己给自己干活儿的家伙,更是上帝创造出来的最贱的贱人。 司机掉了个头,终于加速上路了。 “瞧你干了些什么,你这张贱嘴。要是下回咱们谁落了单,非被这帮疯子弄死不可。”我对变态男很生气。 “你不会怕了这些货了吧?” 这家伙真快把我逼疯了。“对!我他妈怕了行吗!我要是一个人上街,肯定会被这些穿运动服的傻帽儿暴捶!你他妈真以为我是尚格他妈的云顿啊?傻帽儿,西蒙,你丫真是一傻帽儿。”我直呼其大名“西蒙”,而非“病秧子”或“变态男”,是为了让他知道,我很郑重。 “我只想赶紧找到‘师太’,其他烂事才与我无关呢。知道了吗?”他用食指戳着嘴唇,暴突的眼球盯着我,“看着我的嘴唇:西蒙要找‘师太’。”他随即转过头,看着司机的后背,希望这家伙能开快点儿,同时还神经质地在大腿上打着拍子。 “那票人里有一个叫麦克连的,就是丹迪和钱瑟的兄弟。”我说。 “真他妈扯蛋,”变态男说着,语气中却流露出焦虑,“我认识麦克连一家,钱瑟这人还凑合。” “如果你没惹他弟弟,他可能还凑合。”我说。 他却心不在焉,我也无心多说。跟这厮讲道理就是浪费精力。没有药的时候,他本来默默忍受,但后来却越来越受不了了。而我呢,对他的痛苦爱莫能助。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