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钱币学研究的力作!
本书是第一部唐朝以后的钱范专著,它填补了中国钱币铸造史上的空白。钱来源于范,钱与范密不可分,相互印证,所以本书也为永隆通宝陶范以及永隆通宝大钱的真伪鉴别提供了可靠依据,必将为钱币学园地的繁荣昌盛注入新鲜活力,对古玩收藏爱好者和考古学者有较高参考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永隆通宝钱范(精)/中国钱币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何逞锋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部中国钱币学研究的力作! 本书是第一部唐朝以后的钱范专著,它填补了中国钱币铸造史上的空白。钱来源于范,钱与范密不可分,相互印证,所以本书也为永隆通宝陶范以及永隆通宝大钱的真伪鉴别提供了可靠依据,必将为钱币学园地的繁荣昌盛注入新鲜活力,对古玩收藏爱好者和考古学者有较高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永隆通宝钱的铸造背景………………………………………………………………1 第一节 闽国与永隆通宝的铸造…………………………………………………………l 第二节 泉州五代闽国铸钱遗址的发现及其重大意义…………………………………6 第三节 永隆通宝铸地考…………………………………………………………………7 附录 永隆通宝铸钱遗址范围示意图………………………………………………………11 第二章 永隆通宝大铁钱的铸造……………………………………………………………12 第一节 永隆通宝大铁钱的铸造工艺…………………………………………………12 第二节 永隆通宝陶钱范的版别………………………………………………………18 附录一 卯榫标本拓片………………………………………………………………………3l 附录二 钱范实测数据………………………………………………………………………38 第三章 永隆通宝钱范图谱…………………………………………………………………43 第一节 原配合范………………………………………………………………………43 第二节 面范……………………………………………………………………………46 第三节 背范……………………………………………………………………………6l 第四节 巨星范…………………………………………………………………………81 第五节 三脚范…………………………………………………………………………84 第六节 浇铸口…………………………………………………………………………87 第七节 草包泥上的范记………………………………………………………………90 第八节 钱范上留有的痕迹以及特异品………………………………………………94 第九节 考古发掘………………………………………………………………………10l 第四章永 隆通宝陶钱范和钱模拓片………………………………………………………110 第一节 拓片示意图和说明……………………………………………………………110 第二节 面范和钱模拓片………………………………………………………………112 第三节 背范和钱模拓片………………………………………………………………140 第四节 特异品、待考品拓片…………………………………………………………189 附录一 泉州五代铸钱遗址发掘报告………………………………………………………196 附录二 中国钱币学会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综述……………………………………203 附录三 永隆通宝钱范辨伪…………………………………………………………………208 附录四 历代有关钱范著述索引……………………………………………………………212 后记……………………………………………………………………………………………213 序言 读过《永隆通宝钱范》,深感这是一部中国钱币学研究的力作。 理由之一:它是建立在科学考古的基础上,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实物资料之后,形成的钱币学研究成果。考古挖掘原本是考古学界的事情,而永隆通宝铸钱遗址的挖掘则是钱币学界和考古学界的结合。钱币专家参与了挖掘的全部过程,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正是有了这样的机遇,使钱币学家能够面对发掘的全部资料,开展研究。虽然这次发掘只涉及了整个遗址的一小部分,然而它正好是钱范的堆积区,所以有大量的钱范出土,这对于钱币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是科学考古发掘,所以资料的可信度毋庸置疑。因为钱范是整批出土(尽管以前已有零星发现,个别已经流散;尽管在遗址的其他地方,或许还会有所埋藏),而且数量之众,所以为永隆通宝钱的版别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料,这是钱币学家梦寐以求,千载难逢的机遇。 理由之二:它汇集了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了当代钱币学的研究水平。从遗址的发掘到著作的完成,经历了几个阶段:一、考古专业发掘,并写出了专门的发掘报告。二、当地钱币学家(包括泉州本地的钱币学家和福建省内的钱币学家)对于钱范实物进行排比分析,并写出了各自的研究论文。三、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专门的研讨会,邀请全国相关的专家学者,除钱币学家外,还有历史学家、文博考古学家、金属铸造史方面的专家学者,高朋云集,各抒己见,其中不少论述,代表了当代各个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粟。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部著作,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反复锤炼而成的。 理由之三:通过对钱范的制作分析,对永隆通宝钱的版别提出了全新的意见。尽管对于永隆通宝钱的版别分类,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认识,但就整体而言,对于永隆通宝钱的钱币学研究,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无论本书提出的观点是否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它对于永隆通宝的钱币学认识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这批钱范的研究,将会对五代十国时期其他钱币的认识,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借鉴。 永隆通宝铸钱遗址的发掘,大批钱范的出土和研究,填补了中国钱币学的一个空白。《永隆通宝钱范》的出版,成为我国第一部关于五代十国钱范的专著。我衷心祝贺该书的编撰成功,祝贺它为我国的钱币学和货币史研究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五代十国时期,泉州是闽王朝政权的重镇。又是闽王王曦铸造永隆通宝的风水宝地。该铸钱遗址位于市区鹦鹉山麓,即现在的承天寺,史书缺载。自1973年以来偶有永隆通宝钱范实物出土,引起了钱币界的重视,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84年在该遗址设立了“古铸钱遗址’’石碑。2()02年春。由福建博物院持国家文物局正式批文,派出专家进行_『科学考古发掘。对唐以后的铸钱遗址进行专门发掘,这是史无前例的,它不但填补了考古发掘和中国铸钱史研究的双项空白,而且也是首次由中国钱币学界和文博部门通力合作取得成功的典范,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科学考古发掘取得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不仅证实永隆通宝钱的铸地在此,而且出土的钱范不论是质或量都有重大突破,实为中国钱币学研究中的一大幸事。永隆通宝钱的铸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五代闽国的兴衰以及当时福建的经济、贸易和生产技术水平。对于永隆通宝钱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福建封建社会前期的社会经济形态,有助于钱币学、考古学、金石学、铸造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开展,因此它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 永隆通宝陶钱范的面世,为我们探索闽国铸钱工艺技术和永隆通宝的版别提供了条件,进而有利于弄清五代十国时期的钱币版别和铸钱工艺,它在中国占代钱币铸造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当时中原地区已经采用先进的翻砂技术和叠铸法铸钱,而闽国钱币的铸造却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它采用了“一钱一范”的铸钱方法。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我们利用“铸钱遗址”这一不可替代的资源来推动铸钱史、古代史的研究,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五代十国分裂时期,钱币铸造工艺上的个性。 本书用钱币学方法对永隆通宝钱范的版式进行了排比分析研究,分类很细,在版别区分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希望以点带面推动解决五代闽国其他铸币版式的研究,能为当前陷入困境的宋钱版别研究提供借鉴。在版别研究上我们还需要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努力排除非版别因素的干扰。对闽国钱币进行版式研究是以考古发掘的大量资料为基础的,是钱币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我国钱范研究的第一人。清代的翁树培在其编著的《古钱汇考》中提出:唐及唐以后各代无硬质钱范面世。说明唐朝前后铸钱方法明显不同,唐后用翻砂法,故无钱范留存。后来。有不少专家学者认同了这一观点。永隆通宝硬质钱范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此项重大空白,改变了几代人的传统观念。泉州钱币学会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在永隆通宝钱范的研究上责无旁贷,深感有编撰一本专著,以填补钱币铸造史空白之必要。这一初衷得到了中国钱币学会、福建省钱币学会和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的全力支持和参与,决定由四家学会联合编著。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和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鼓励和资助。中国钱币学界于2()()3年12月2日至5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显然,本书的初稿为永隆通宝钱范的研讨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研讨会的召开,精英云集,又为本书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正式出版创造了条件。 本书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编写的: 1.图谱部分,共选录钱范正品照片186幅,力求原大拍摄,尽可能包含各种版别、各种模式,并适当评级。人选之范,集观赏性、文物性和珍罕性于一体,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钱范实物原貌。另有钱范赝品照片3幅,以作对比。此外还选用了29幅照片,真实地记录了泉州五代铸钱遗址科学发掘的情况和中国钱币学会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盛况。总计218幅照片。 2.范拓部分,共选人范拓250片,以及相对应的钱模拓片250片。采集了全部各种版别精拓而成,不仅有钱范原拓,而且用油土扣人范腔制成铸钱模型,再将该模型拓出与钱范原拓一一对照,充分显示出钱与范之对应关系,不仅可以据此开展对“范”的研究,也可以对“钱”进行鉴赏。 以上两大部分都是首次公之于众,它们选自1973年以来在泉州鹦鹉山(俗称鹦哥山,下同)五代闽国铸钱遗址及周边地区收集到的钱范和2002年春考古发掘出土的钱范。 3.我们对永隆通宝钱范的铸造工艺及版别等相关课题开展了初步的研讨,并将截至目前为止所有的研究成果、个人观点毫不保留地首次公开发表于本书。书中也包罗了一些不同观点,为有志于此的同好们提供了借鉴的机会,增加读者阅读本书的趣味,并将资料性和学术性融为一体,力求图文并茂,为钱币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提供方便。 4.附录中收进了考古发掘报告,历代有关钱范的著述索引,永隆通宝钱范真赝辨识和中国钱币学会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综述,供读者参考。 本书第一章第一、三节从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的郑国珍、陈鹏、徐心希、李黎琪提交的论文中节选,由蒋九如综合而成,第二节由潘用福执笔;第二章第一节由谢志雄执笔,第二节由潘用福、赖俊哲执笔;第三章由潘用福、赖俊哲摄影,潘用福执笔;第四章由谢志雄拓图和执笔;最后由潘用福统稿,郑再生一校。今后肯定还会有新的发现和进展,加上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遗漏或舛误,敬希读者指正。 后记 本书的编纂得到下列专家、学者和同好以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戴志强为本书写序;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国珍对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福建省钱币学会秘书长吴发灿、副秘书长郑莺、顾问蒋九如高级经济师、福建省博物院赖俊哲副研究员、泉州市文物局陈炳坤局长、泉州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主任陈鹏副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办公室郑再生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徐心希教授和福州大学刘敬扬副教授等参加全书的指导和审定工作。 泉州市博物馆以及福建省泉州钱币学会会长何逞锋(高级经济师)、李琼霖(经济师)、曾注明、李黎琪、谢志雄(经济师)、潘用福以及其他泉友等提供了许多珍贵实物资料。潘用福(中学高级教师)还捐赠了多年来收集到的一些实物。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提供了一切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后勤保障。这本《永隆通宝钱范》的出版是以上各位同志鼎力协助的集体结晶,我们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是第一部唐朝以后的钱范专著,它填补了中国钱币铸造史上的空白。钱来源于范,钱与范密不可分,相互印证,所以本书也为永隆通宝陶范以及永隆通宝大钱的真伪鉴别提供了可靠依据,必将为钱币学园地的繁荣昌盛注入新鲜活力。 2003年12月2日上午,中国钱币学界“永隆通宝钱范专题研讨会”在泉州隆重开幕,借此机遇,当天晚上福建省泉州钱币学会会长何逞锋主持召开了《永隆通宝钱范》书稿征求意见会,上海市钱币学会副秘书长沈呜镝及王炜等福建省内外的10位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对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钱币学会系统和文物系统联合对铸钱遗址进行科学发掘的重要成果,饱含着这两大系统领导的远见卓识和高效运作,凝聚着多学科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于2003年12月完成第一稿,2004年3月27日完成第二稿,4月26日完成第三稿,5月10日完成第四稿,5月30日定稿。蒋九如老先生不辞辛劳特地亲赴泉州参加定稿工作,使编辑部同仁深受感动。我们谨向多次参与本书审订工作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