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的经商思路——胡雪岩以官商闻名,他立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以官场作后盾,把自己做生意的触角几乎伸到了当时所有最赚钱的行业,构筑了一个纵横交错、遍及全国的商业帝国。本书以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真实奋斗历程为蓝本,将一个从贫无立锥到富可敌国的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完整地呈现于人们眼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商道--红顶商人胡雪岩经营处世谋略(经典珍藏版)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胡雪岩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不一般的经商思路——胡雪岩以官商闻名,他立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以官场作后盾,把自己做生意的触角几乎伸到了当时所有最赚钱的行业,构筑了一个纵横交错、遍及全国的商业帝国。本书以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真实奋斗历程为蓝本,将一个从贫无立锥到富可敌国的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完整地呈现于人们眼前。 内容推荐 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第一大豪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往来的人;第一个获清廷特赐二品顶戴、赏黄衣马褂、准紫禁城骑马殊荣的人。 胡雪岩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的地位,堪与中国古代“商圣”陶朱公范蠡相媲美,后人誉之为“亚商圣”。 目录 卷一 知财明路篇 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002) 商圣范蠡的美满收场(004) 红顶商人胡雪岩(006) 犹太民族的银盘晚餐(009) 希望集团的经商之路(011) 老舍茶馆——商业与文化的美丽结合(013) 二、名归实至,千金散尽还复来(015) 胡雪岩办义渡以仁立业(017) 曾宪梓爱国如家,爱乡如命(019) 经营生意就是经营民心(022) 善的循环力量(023) 卷二 时势机遇篇 一、懂哪行,做哪行(026) 从抽纱学徒到抽纱国王(028) 店员炒老板鱿鱼(030) 扬长避短,反败为胜(033) 以长攻短,优势加倍(035) 柯达专注影像事业(036) 二、把握市场,先发制人(039) 胡雪岩看准生丝生意(041) 适时投资典当行(042) “保安剃刀”打有准备的仗(044) 菲利普及时推出电咖啡壶(046) 库克勇夺美国旅游业霸主(047) 雅马哈不识时务难成大业(049) 三、抓住机遇,及时出手(052) 希尔顿买下破产的“皇帝”旅馆(054) 亚默尔不挖金矿挖水渠(056) 设计师路边“听”出迷你裙(057) 牛仔裤的诞生(059) 四、反其道而行之(061) 王永庆“众人停手我出击”(063) 克莱斯勒敞篷车重现时尚(065) 卷三 出奇制胜篇 一、贱买贵卖(068) 摩根购进“遇难”咖啡(069) 二、待价而沽(072) 耐心等待最佳时机(073) 三、连环手法(077) 借本生利的负债经营(078) 巧借力量.善于运筹(080) 四、以退为进(082) 明退实进,一击成功(084) 以退为进第一招(085) 五、以柔克刚(088) 雀巢咖啡渗入日本市场(089) 不露锋芒,逐步渗透(091) 凭良心付钱(092) 卷四 知人善任篇 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096) 胡雪岩不拘一格选人才(098) “克莱斯勒”起死回生(102) “福特”花落外家(104) “时装大王”三顾茅庐(106) 二、一人做不尽天下事(109) 用人不疑,分工放权(111) 鼓励下属大胆决策(113) 分权创造企业活力(115) 三、随才而授,量力尽能(118) 量体裁衣安排职位(120) 创造人尽其才的平台(122) 摩托罗拉重用“书呆子”(123) 玩具公司经理芳龄十四(125) 李嘉诚的人才队伍(125) 四、“利”宇之下多勇夫(129) 以财“买”才,以财“揽”才(131) 千金聘奇才(133) 花大价钱揽大人才(135) 五、以情感人,交久情笃(137) 体贴下属,调动其积极性(138) 寓情于利的人事管理(140) 玫琳·凯视雇员为掌上明珠(141) 卷五 人情练达篇 一、三人同心,其力断金(144) 和平伏虎,双方得利(146) 与政府“和”,哈默竞标大获成功(149) 与地方“和”,友尼利福公司渡过难关(152) 二、人脉网广,财路不断(154) 胡雪岩情义结交漕帮(156) 结交福特,始成轮胎大王(160) 打动记者,长城饭店声名远扬(162) 借人搭桥,生意转危为安(164) 三、胸怀宽广,以德报怨(167) 化敌为友,商场“将相和”(169) 胸怀宽广,洛克菲勒宽恕无礼的职员(171) 化智谋入道义,征服工人(173) 四、积恩则昌,积怨则亡(175) 重息收下首位绿营官的存款(177) 下岗工人摇身变经理(178) 真情换取同伴支持(179) 普利策赢得记者心(181) 五、援助别人就是拉自己一把(183) 援助有抱负的人(185) 敢为人先,做援苏贸易(187) 卷六 百炼成钢篇 一、锲而不舍的品质(192) 坚持就是胜利(194) 冷冻大王的实验(196) 好运眷顾努力不懈的人(199) 二、防患于未然(201) 船王包玉刚的进与退(203) 张荣发多元经营降低风险(206) 摩托罗拉提前削货渡萧条(208) 大化公司远虑解近忧(209) 三、重视每一分钱(212) 辉煌西去,败在奢靡(214) 台湾最富最勤俭的人(216) 洛克菲勒精打细算降成本(218) 艾柯卡靠节约提高竞争力(220) 四、沉住气才能成大器(223) 抛开得失守大局(225) 股市投资沉住气(228) 福特中计错失良才(230) 五、精益求精——质量是成功的保证(233) 品质创造金字招牌(234) 质量低劣失去机遇(236) 改良产品,精益求精(238) 卷七 广告营销篇 一、欲盖弥彰,欲彰弥盖(242) “野狼”的轰动效应(244) 独特的广告策略(244) 二、吃小亏占大便宜(246) 舍本经营的妙处(247) 先尝后买,方知好歹(250) 口香糖的活广告(252) 尼龙裙送给荣誉学生(253) 三、巧立名目,一名惊人(255) 胡雪岩的“金字招牌”(256) 抱财鸡——不抱则已,一抱就发(257) 金利来——名声与品质的结合(258) 开满白色兰花的地方(260) 四、买椟还珠——强化商品中的人性(261) 大场面撑起钱庄信誉(262) 广告公司说得到做得到(264) 卷八 品格为人篇 一、诚实莫欺,长久生意(268) “戒欺”带来滚滚财富(270) 自暴“缺点”,信誉更佳(272) 如实认错,赢得顾客(273) 诚实先行,重塑信誉(275) 二、为人信义,君子交谊(277) 一次信义,万事通顺(279) 守信重诺,生意进门(280) 舍灾难财,信义远播(282) 笃义获得银行支持(283) 三、遵法守规,凡事依理(285) 经营要按规矩来(286) 美国面包大王严守“新鲜”规则(287) 同仁堂坚守职业道德(290) 合同违约,害人害己(291) 金融巨头折戟沉沙(292) 四、收敛锋芒,不事张扬(294) 办钱庄不露靠山(296) 谈判之时不露真价(297) 五、善能养生,慈能致福(300) 兼济天下,创办胡庆余堂(302) 台湾第一流的慈善家(304) “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全方位慈善术(306) 与合作者同舟共济(307) 试读章节 尽管我们已经摆正了对待金钱、资本的态度,但在大多数人心中,“钱”虽好却难免要与“俗”连在一起。然而事实上经商也可以做得很有品味,很有文化气息;反过来,文化又能促进生意的更大成功。 如果你是一个文化人,只要在经商中利用这种优势,那么,你完全可以实现对文化和金钱的双重梦想。 尹盛喜开办老舍茶馆就是这方面的绝好例子。 解放前的北京城内,茶馆很多,但到了五六十年代就逐渐消失了。 1988年,当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尹盛喜决定创建老舍茶馆时。很多人不理解,放着那么多赚钱的路子不走,却偏偏要搞这么一个弄不好就赔钱的买卖。 但尹盛喜是在纷乱复杂的市场面前,抓到了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文化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是重要的,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马上就会有文化上的需求,更何况是在文化传统深厚的北京呢。 而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逐渐消失,许多民族艺术形式成为需要保护的“文物”。除京剧、相声等作为国粹艺术还有所保留外,像单弦、大鼓等曲艺品种已经不是随处可见的了,因此,有人甚至惊呼要挽救民族艺术。 在这种情况下,尹盛喜创办了老舍茶馆,一方面正如悬挂于老舍茶馆小舞台两侧的对联上所说的那样:“振兴祖国茶文化,扶持民族艺术花”,而另一方面,则可以将喜爱民族艺术的人们吸引到茶馆来。以达到经营的目的。尹盛喜认为“没有君子养不了艺人”,同样,没有艺人也开不了茶馆。艺人需要茶馆,茶馆需要艺人,两者又同时为消费者所需求,三方甚至多方受益。这就是茶馆兴盛发达的现实依据。另外,喜欢怀旧的老年人总不免对京城平民特有的交际场所——茶馆怀有思恋之情。所有老舍茶馆一开张,便迎来了阵阵喝彩声。(P13-14) 序言 “为政要看《曾国藩》,经商要看《胡雪岩》”,是当今中国社会流行的一句话,表明胡雪岩在中国商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胡雪岩主要活动在清朝后期,本是商铺的小伙计,白手起家,几经奋斗,竟至富甲天下,赏红顶马褂,为满清一代极其少见的杰出商人。 胡雪岩做小伙计时,偶遇落第秀才,秀才感激胡雪岩的义气,用范蠡佐勾践复仇、弃官泛舟西湖、由官入商、富为陶朱公的典故,激励胡雪岩做一个有作为的商人。后来落第秀才在胡雪岩的资助下,官至杭州巡抚。胡雪岩以秀才为托,以官商起家,在清兵灭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争中发迹,以资助左宗棠收复新疆达到事业顶峰,满清赏红顶马褂。史称胡雪岩“出身市侩,最善交结官场,一身兼官商之名”,本事确实不凡。 胡雪岩的失败,近似今天所谓的崩盘,一夜之间就垮了。既与“商人荣枯,系于国运”有关,也跟他的商业帝国的结构不够稳固有关,更与“官商”本身性质相关,在洋人、同行与内部亏空的夹击中,红顶商人消失了。 胡雪岩的一生确实令人感叹有余,悲伤有加,然而这一切早已成为历史。胡雪岩留给后人的是经商与做人的经验智慧,是事业失败的惨痛教训,我们应以理智的眼光去解读和分析。我们编著此书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分析胡雪岩经商与为人处事的策略,给驰骋于商场的有志之士及广大读者朋友一些启示。 在经商过程中,胡雪岩不断汲取中国传统商人的智慧。中国传统商人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方略,许多简单朴素的经营方法其实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思想,直到今天对经商之人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代著名商人范蠡、吕不韦、子贡、桑弘羊等所运用的一些独特的方法甚至逐渐浓缩为成语或俗语,如“贱买贵卖”、 “奇货可居”、“待价而沽”、“人充我取,人取我与”等,为后人所称道。胡雪岩以这些方法为指导并有所超越,形成一套与众不同的生意经,从入行、捕机、用人到具体的经营都有自己独特的谋略。 经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一门复杂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学问。做好生意必须先做好人,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也是人情练达的行家。胡雪岩为小伙计出身,白手起家,所做的生意遍及钱庄、药材、生丝、当铺、军火,甚至还把手伸到洋人口袋里拿钱,生意做得大而且非常红火,最后荣获红顶子黄马褂,成为满清第一官商,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胡雪岩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在人情上的练达是分不开的。他在识人用人、朋友往来、同行相处、交结权贵方面都处处精明圆熟,游刃有余,把事业发展的道路铺得异常的宽广,同期的其他小商人不能望其项背。 胡雪岩事业的失败,有时代与环境的因素,也有他个人的原因。胡雪岩事业后期,不懂得节俭精算,一生辉煌,败在奢靡。此外,尤其值得中国商界人士借鉴的,是胡雪岩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缺乏全球观。为了民生和蚕丝业,他囤积生丝,目的是迫使洋人不压价收购。但是,他没有看到全球行情。1883年,江浙生丝歉收,他囤有14000包,似乎可以待价而沽。但国际生丝行情却在变化,意大利生丝大丰收。伦敦生丝卖16便士3先令,上海却卖17便士4先令,胡雪岩对此一无所知,仍然在囤货。这使他走上破产的第一步。胡雪岩缺乏全球观。放在当时的社会中看也是正常。然而全球观念在今日中国越来越重要,中国必然走向世界,而企业是开路先锋。国内竞争是激烈,国际竞争却更加激烈,必须抬起头来观察全球,并尽快参与全球竞争。 胡雪岩的一生是极为奇特复杂的一生,是我国传统商人经营发达的一个缩影,胡雪岩经商的理论与实践或许能带给现代商人一些启迪。这也是我们编撰本书的目的。 2005年7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念头,能改变局面。 ——胡雪岩 胡雪岩,商贾中奇男子也,人虽出于商贾,却有豪侠之概。 ——左宗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