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纵的方面勾勒文学运动史和各种文体的发展史,努力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后从横的方面剖析各文学时期四种文体的重要的和比较重要的代表作家作品,对于鲁、郭、茅、巴、老、曹、赵设专章论述,突出其杰作的思想意义、艺术价值和历史作用,主次分明、以点带面、井然有序地梳理出一个整体系统,展示绚烂多姿的新文学全景。
根据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学要求,较扎实地传授基本内容,而又能有力地突出重点,是本书的结构优势。编写者先从纵的方面勾勒文学运动史和各种文体的发展史,努力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后从横的方面剖析各文学时期四种文体的重要的和比较重要的代表作家作品,对于鲁、郭、茅、巴、老、曹、赵设专章论述,突出其杰作的思想意义、艺术价值和历史作用,从各时期所达到的艺术巅峰上描划出新民主主义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学同在一条新文学河床里的主流,同时也不舍去支流甚至逆流的展露。从而主次分明、以点带面、井然有序地梳理出一个整体系统,展示绚烂多姿的新文学全景;又能致力于重点作品的分析,确然有助于稳健地陶育师专学生。
序……………………………………………………………俞元桂
第一编 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及其性质特点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时
代背景……………………………………………(5)
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展过程…………………(10)
第三节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伟大历
史意义 …………………………………………(16)
第四节 中国新文学的性质特点…………………………(23)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的开创期(1917—1927)
第一节 新文学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及新文学统一
战线的分化………………………………………(30)
第二节 新文学社团的涌现………………………………(39)
第三节 “革命文学”的倡导及论争……………………(47)
第四节 本时期的文学创作风貌…………………………(54)
第三章 中国新文学的第一个丰收期(1927—1937)
第一节 左翼作家联盟及无产阶级文学运动……………(66)
第二节 反文化“围剿”及文艺思想斗争………………(72)
第三节 本时期的文学创作风貌…………………………(82)
第四章 中国新文学的转折期(1937—1949)
第一节 “文协”的成立及民族解放战争时期
的文艺运动……………………………………(94)
第二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
内容及历史功绩………………………………(107)
第三节 本时期的文学创作风貌 ………………………(114)
第五章 中国新文学的第二个丰收期(1949—1966)
第一节 五十年代初、中期的新文艺运动……………(127)
第二节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的新文艺运动…(137)
第三节 本时期的文学创作风貌………………………(151)
第六章 中国新文学的停滞期(1966—1976)
第一节 十年法西斯文化专制及其覆灭………………(162)
第二节 本时期的文学创作风貌………………………(168)
第七章 中国新文学的第三个丰收期(1976一 )
第一节 新时期的文艺思想斗争………………………(174)
第二节 本时期的文学创作风貌………………………(180)
第二编 小说创作
第一章 鲁迅——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宗师
第一节 生平……………………………………………(193)
第二节 《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199)
第三节 《阿Q正传》等名篇 …………………………(206)
第二章 茅盾——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奠基者
第一节 生平……………………………………………(212)
第二节 《子夜》………………………………………(217)
第三节 《林家铺子》和《春蚕》……………………(222)
第三章 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小说
第一节 叶绍钧、冰心等的“问题小说”……………(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