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青少年百部成长经典”系列中的一本,《神秘岛》是法国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的第三部。小说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5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逃离里士满,中途遭遇风暴被抛到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他们团结互助,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在小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建立起幸福的生活。最后他们登上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特指挥的邓肯号游船,重返祖国的怀抱。小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栩栩如生,在惊心动魄的故事中融合着广博的科学知识,同时热情讴歌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志和坚韧不拔、不畏强暴的品质,洋溢着强烈的追求自由和爱国主义精神。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工程师、记者等5人,乘着大气球逃离南部一座小城时遭遇大风,被迫降落到一座荒岛上。他们像当年的鲁滨逊一样,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生存问题。工程师首先用两块手表玻璃做成透镜用以取火;大家拣来鸟蛋,抓来锦鸡,制作了狩猎用的弓和箭;用发现的黏土、几种金属矿以及煤炭,分别做成炉子和冶炼的风箱,最后终于炼出了钢铁,并用这些钢铁制造出首批用具;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们成功获得了炸药,心灵手巧的他们竟然将一个天然石洞改造成了一个相当舒适的宽敞住所;他们还在岛上种植庄稼,修建畜栏……
小说以艺术手法展现了科学大探险时期人类战胜自然的意志和愿望,语言优美,故事引人入胜。
这几位被飓风送上岸来的人,并非什么职业飞行员,也不是气球运动的业余爱好者,而是一群战俘。战俘们逃跑的过程是这样的:
1865年2月,格兰特将军进攻里士满,结果他手下的几个军官落到了敌人手中,被关进里士满。其中有一个名叫赛勒斯·史密斯的马萨诸塞州人,大约45岁,他长得很端正,两眼炯炯有神,如同生来就是为了铸在勋章上似的。赛勒斯·史密斯是一个从耍锤弄斧干起的工程师,不但脑子机敏,博学多闻,而且手也灵活。他勇猛善战,常常引用的一句话是:“哪怕看不见成功的曙光,我也要敢于承担,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
在史密斯被俘的同一天,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也落在了南军手中,那就是《纽约先驱导报》的通讯记者吉丁·史佩莱。他体力充沛,办事敏捷,身材高大,大约约40来岁,浅红色的胡须环绕着他的脸庞;他的目光坚毅活泼,而且变化迅捷;他文笔精妙,擅长绘画。但凡别人不知晓也没办法采访到的事件,他全都知晓。作为一位浑身是胆的战地记者,在枪林弹雨中写作,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采访到最好的报道素材。
赛勒斯·史密斯和吉丁·史佩莱被一起押送到里士满。他们一见如故,并建立了友情。
这两个人一开始就打算找机会逃跑,但是里士满戒备森严,逃脱几乎没有可能。在这段时间里,史密斯碰见了往日的仆人,一个勇敢的黑奴。由于史密斯反对奴隶制,所以早就放他自由了。然而,这个黑奴还是不想离开他的主人。他大约30岁,浑身透着强壮、活泼、机敏、温和,有时还带点天真。他的名字叫纳布加尼察,但他习惯人们叫他纳布。
纳布获知主人被俘的消息,毫不迟疑地离开马萨诸塞州,凭着他的机敏,终于潜进了被围困的里士满。史密斯和纳布见面时的喜悦情景,真是难以形容。
此时,被北军围困在城里的南军的日子也很不好过,里士满的总督很想把城中的处境告诉李将军,以便迅速得到援救。于是约拿旦·福斯特让人造了一只氢气球准备越过包围圈,直接抵达南军的兵营。
但是,从18日刮起的飓风却延误了起飞。
氢气球被灌满了氢气,拴在里士满广场上,只要风势一旦减弱,就计划起飞。19日的晚上过去了,第二天早晨暴风愈加猛烈,气球看来是不可能起飞了。
这一天,赛勒斯·史密斯走在里士满的~条街上,被一个陌生人喊住了。经询问,原来是一个名叫潘克洛夫的水手,年龄大约在35~40岁之间,体格健壮,皮肤黝黑,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一副俊俏的脸庞。潘克洛夫是一个胆子很大的家伙,什么也吓不倒他。年初时,潘克洛夫带着一个名叫赫伯特的新泽西的男孩来里士满办事,赫伯特是从前一个船长的遗孤,才15岁,潘克洛夫待他像待亲生子一样。在里士满被围困后,他们想离开已经晚了。他决定想办法逃出去。他听说过赛勒斯·史密斯的大名,因此,这一天他毫不迟疑地直接跟工程师招呼道:“史密斯先生,在里士满待够了吗?”
工程师怔怔地望着跟他说话的人,对方又压低声音说了一句:
“先生,你想逃吗?”
“你是谁?”工程师谨慎地问道。
潘克洛夫于是介绍了一下自己。
“好吧,”史密斯回答道,“你计划怎么逃出去呢?”
“用那只气球,我看它正是替我们准备的……”
水手的话还没说完,工程师就领会他的意思了。眼里闪耀着满意的神采。盼望已久的时机终于来了。
“不单是我一个人!”史密斯最后说。
“除了你还有几个?”水手问道。
“两个人。我的朋友史佩莱和仆人纳布。” “那就是3个人,”潘克洛夫说,“加上赫伯特和我,总共是5个人。气球能载6个……”
“那就这么定了。”史密斯果断地说。
“那么今晚10点,”潘克洛夫说,“大家都在气球那里集合。”
这一天是难熬的。工程师担心系在地面上的气球会被大风撕碎。他在空旷的广场上来回踱了几个小时,看守着这个飞行工具。潘克洛夫双手插在衣兜里,像是在消磨时间,不时地打着哈欠,但是事实上,他和他的朋友一样,也十分担心气球被风刮上天去。天黑了,下着雨和雪,气温特别低,大雾笼罩着里士满。城市的街道上没有一个人,在如此讨厌的天气里,官方怎么也想不到气球会丢失,所以未在广场上设岗。
晚上9点半,史密斯和他的伙伴们从不同的位置赶到广场。广场上一片漆黑,他们摸索到气球的吊篮边。
史密斯、史佩莱、纳布和赫伯特一声不吭地在吊篮里坐了下来,潘克洛夫按照工程师的指点把沙囊一一解开。只花了几分钟的时间,水手就回到他的伙伴中来了。
系着气球的还有一根钢缆,只要工程师一声令下就可以起飞了。
恰好这时,一条狗突然跳进了吊篮。原来是工程师的宠狗托普。这只忠诚的狗挣断链条,赶上了它的主人。
“可怜的家伙,就多它一个吧!”潘克洛夫一边说,一边把两袋沙土扔到外面,然后松开钢缆,气球斜着升了上去,由于起势很猛,吊篮在两根烟囱间碰撞几下后,才消失在夜幕里。
3月20日起飞的这5个人,到3月24日那天,只有4个人被迫降落在远离祖国6000英里的荒凉海滩上,丢失了一个人!这个丢失的人正是他们的首领、工程师史密斯!他们刚一着陆,就急忙赶到海滩上去,计戈Ⅱ援救工程师。
P6-9
我当然受到过这些伟大作品的滋养。
——石康(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晃晃悠悠》、《一塌糊涂》
这些书正合我的口味:有趣且深刻的那一类。
——魏微(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在明孝陵乘凉》、《拐弯的夏天》
在西方,这些书其实都是严肃的成人读物,影响过无数卓越人物的成长。
——李冯(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英雄》、《十面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