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内容十分生动丰富而又存有某些争议的课题。因为左联十年与土地革命战争的十年在时间上是重合的,在事件的发生上也往往是重叠和呼应的。大家都知道,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团体,但不一定很清楚这种领导的具体情况,本书分四部分进行阐述,包括:左联成立的历史背景、左联的初期、左联的转折、左联的解散。
序/夏征农
引言
一 左联准备期——中共与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
(一)早期共产党人的文学观
(二)创造社、太阳社及其成员与中共的关系
(三)革命文学倡导者的思想、活动与中共路线、政策的关系
1.“八七会议”后的革命复兴
2.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
3.革命文学运动引起文坛震动
4.革命文学风行的原因
5.革命文学运动的历史局限
二 左联前期——“政党化”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左联的成立与中共
(二)左联的中共党员构成及来源
(三)左联的组织机构及其特点
(四)左联前期的“政党化”
1.所谓“立三路线”与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
2.左联前期的政策选择
3.左联盟员对“政党化”的不同反应
三 国左联转折期——回归文学
(一)“11月决议”的王明烙印
1.对形势的估量与政策方针的制定
2.对左联性质、任务的规定
(二)“11月决议”后左联“政党化”的继续
(三)“11月决议”的新步伐
1.反“左”倾空谈
2.确认左联是作家组织
3.强调作家的本位工作是文学
4.创作问题提上议程
5.“理论斗争和批评”之“新”
(四)“11月决议”后的文学活动
1.四面出击,蓬勃发展
2.文学创作的新面貌
3.文学批评的新气象
4.办杂志
5.培养文学新人
(五)促使“转折”的原因
1.抗日救亡运动的出现
2.中共中央战略重点的转移与撤离上海
3.歌特《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的发表
4.瞿秋白介入左联的领导
5.团结在鲁迅和瞿秋白周围的反“左”力量
6.实际生活的教训
四 左联的解散——一个有待探讨的课题
(一)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政策转变
1.华北事变和希特勒上台
2.共产国际七大的政策转变
3.《八一宣言》
4.反蒋抗日与联蒋抗日
5.瓦窑堡会议
6.联蒋抗日与逼蒋抗日
(二)共产国际七大与左联后期
1.一份史料的发现
2.《文报》怎会登共产国际七大的文献
3.“新纲领草案”与共产国际
4.新纲领草案的出台
(三)萧三来信
(四)对萧三来信的反应
(五)对左联应不应该解散的争论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