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繁盛与衰败(3000年帝国都城变迁史)(精)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孙晓飞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繁盛与衰败》是一部讲述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历史著作。中国的都城,其形成与繁荣、衰败,有着复杂的政治与社会原因。但每一个都城,都有着独特的风情之志,散发着不可替代的城市之光。作者从全新的空间视角,来观察中国的都城变迁,借各朝代都城的建筑变迁来讲述中国历史。其中既有从艺术角度对建筑的解析,又有对各朝各代宏大的历史背景、战争场面、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及其历史意义的描述,继而寻找其思想文化内核,深刻揭示传统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乃至价值观。全书语言生动,表述有理有据,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历史细节,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各朝代兴衰成败及其背后的思想文化的全新角度。
作者简介
孙晓飞,在《诗刊》发过诗,在《当代》发过中短篇小说,散文入选过小学语文课本,出版两部长篇小说以及多部艺术史文化史著作。《用心:神经外科医生沉思录》荣列2019年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榜首。
现为《中国老年》杂志主编。中短篇小说《简单的死亡》《献给刘彤的故事》在大陆知名文学刊《当代》《民族文学》及台湾《中国时报》等处发表。散文《失去声音的鸟》入选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及河南出版集团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2002年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优秀奖。2014年出版艺术史专著《“新中国画”四大家》(中英文双语版)(外文出版社)。
目录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象天法地:“天”与人间世界如何对应
权力生产出来的现实
天子之城——咸阳
秦始皇的人间宇宙
长安,隐在重重峰峦中的都城
长安的复兴与衰落
小结 封闭都城的封闭王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粮食蔬菜:关乎都城命运兴衰
长安天子“就食洛阳”
东汉弃长安而都洛阳
魏晋都洛:文化的再度勃兴
小结 建都洛阳:走出封闭的尝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舞榭歌台:都城需要“极乐空间”
竹篱为墙的建康城
道教流行:与艺术为伍的宗教
佛寺改变的空间:多少楼台烟雨中
极乐的空间:烟笼寒水月笼纱
小结 南北朝的文化竞争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市相逢咽不通
茶楼酒肆:“瓦子”繁荣与都城兴旺
都城空间建构:突破历史的创新
空间政治:放开封闭的“开封”
货币化的空间:开封城的空间正义与平等
娱乐空间的开辟:都城的功能嬗变
小结 柴荣的贡献:对开封城的“地理创造”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皇家采买:都城消费升级与“国家刺激”
御街:皇家意志主导的空间生产
西湖:休闲进入公共空间
书院:与资本无关的城市空间
小结 代表文明正统的南宋
好事祗今归北圃,知音谁与醉东风
文明崇拜:军事征服与文化向往
向往南方的海陵王
汉化: 军事上的征服与文化上的被征服
迁都燕京:投入中原的怀抱
小结 一路汉化不回头的金朝
我欲倚栏吹铁笛,恐惊潭底久潜龙
在水一方:都城与流水的不解之缘
忽必烈的转身:从草原到农耕
“汉人”忽必烈:重用儒士的草原管理者
“贤者”忽必烈:中华文明的守护者
在水一方:元大都的空间生产
小结 与长安相同的都城困境
阳和布泽初回暖,别苑飞花不动尘
空间失序:当都城之荣转为边城之忧
三都并立:明帝国的方位困惑
南京与北京的再度彷徨
南迁之意的搁置
定都北京的艰难选择
小结 令人胆寒的“明朝六渊”
马卿素有凌云志,应有词章颂圣明
山河祭祀:在都城完成与上天的联结
万岁山:“相地术”之下的新空间
奉先殿:祭祀空间的新创设
中轴线:朝廷衙署的安放之所
小结 佛教空间与大钟寺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配国殇
三山五园:都城园林的权力哲学
髡首习俗与身体驯化
皇宫的“旗化”:居住习惯的改变
园林生产: 北京城市空间的隐逸化
小结 “骑射国语”的时代荒谬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空间西化:公园与大学装点都城
消除特权,实现交通正义
现代城市观与龙脉风水的争斗
民国北京新空间——大学
民国北京新空间——广场
民国北京新空间——公园
民国北京新空间——医院
小结 新式空间所代表的文明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都市蜃景:闪耀光芒的世俗灯塔
国际盛会引发的地理发展不平衡
城市蜃景:闪耀光芒的世俗灯塔
城市新空间与城市新生产力
梦想空间:新北京的魅力与魔力
小结 国际盛会加剧时空压缩
只有秦淮一片月,溶溶无意照千秋
幻境追逐:进入城市的权利
空间生产: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空间的自然化:一切都是商品
时空压缩:时间与空间的不平等
幻境追逐:进入城市的权利
城镇化:离乡愁近些,离都市远些
都市真义:实现空间平等与空间正义
小结 新空间与新世界:都市的梦想
参考书目
序言
自序
空间生产与唐宋繁荣
对我们所创造和经历的
文明,已经有无数学者在
做繁复的历时性分析与观
察,从空间生产的视角,
考察都市变迁背后的空间
规制,进而对朝代更替与
文化兴衰提出不同的看法
。本书所做的努力,或许
是国内较为领先的尝试。
人类凭借空间生产创造
了物质丰富和政治发达的
文明社会,强大的都市空
间生产能力,又带动一个
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发展。
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说
,“空间不仅仅是组织和建
立起来的,它还是由群体
,以及这个群体的要求、
伦理和美学,也就是意识
形态来塑造并加以调整的
。”我们可以说,传统社会
的都市空间生产,不仅仅
是为了满足皇帝居住的简
单需求,也不是仅仅为了
统治,而是体现了一个时
代对规划、流通、生产、
消费等若干都市要素的考
量与安排。
简单来说,对比唐朝和
宋朝的不同,历史学家们
更多地从政治的、社会的
或者文化的视角进行比较
,绝少从空间生产的角度
来观察两者的区别。
唐代的长安,空间由国
家进行统一生产,整齐划
一的厢坊制让所有人都静
止在自己的阶层空间里,
即便政治职位上的变化,
也无法撼动居住空间的阶
层束缚。门阀制度的基础
之一,就是空间生产的垄
断以及由此造成的空间特
权。门第,不只是一个阶
层符号,还是一个固态化
的物理空间。
而宋代的开封与临安,
由于空间生产权力下放,
激发了民间社会的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了空间生产
力,也释放了巨大的都市
空间红利,空间依据市场
与市民需求而不断产生新
的样貌与形态,这才是宋
代文化、经济繁荣的坚实
基础。
藉此视角,观察同以长
安为都的汉唐的异同,以
及同以北京为都的明、清
的异同,就饶有兴味。
对当代都市的观察,众
说纷纭,见仁见智。
有学者认为城市可以使
人们聚集,进行思想交流
,于是城市就成为创新的
发动机。但这解释不了普
通人聚集城市的奥秘,对
他们来说,思想交流是几
乎无用的功能。
从空间生产的视角来看
,时空压缩导致的“幻境化”
才是人们涌入都市的动力
,人们进入幻境,体验幻
境,并成为幻境的生产者
和参与者,正是奇妙无比
的幻境让人们在都市里沉
醉不已。这种幻境化,也
可以理解为有别于田园风
光的,由劳动、都市文化
和现代科技所共同塑造的“
诗性空间”。
时间压缩使信息扩散迅
速填满民众的获得边界,
空间压缩使乡野到都市的
距离变得双向瞬间可达。
通过时空压缩,人们生产
着空间国际化的都市,生
产着文化幻境,国际盛会
则加剧了特大城市的“幻境
化”。
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
其显性的标志,不但是强
大的空间生产能力,也包
括强大的都市幻境的生产
能力,两者都依赖于富有
魅力且变幻无穷的中国传
统与现代文化,这也是坚
持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是为序。
孙晓飞
导语
《繁盛与衰败》运用城市社会学理论重要奠基人列斐伏尔、现代法国思想大师福柯等人创立发展的空间生产理论,跳出线性描述历史的窠臼,从空间创造视角,逐一解读咸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这7座历朝古都在3000年间在地理位置选择、城市布局、城市管理及城市建筑、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清晰勾勒出都城是如何在空间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垄断走向平等的,并历数了每座都城别具特色的文化风情,及其承载的中华文明的兴衰、传承与变迁。
精彩页
权力生产出来的现实
在早期的帝国空间构建中,城市是体现着生产力发展和文明发展的显性标志,是人类根据理想社会和宇宙的想象来塑造的空间。简而言之,中国人的先祖在城市建设之始,就有了明确的规划意识,即城市是按照人们对社会和生活的设想来进行理性构建,并不是任其野蛮生长。
这印证了梁漱溟先生对中国人“理性早启”的评价。在传统中国,我们的先祖发明了“礼”来规范社会秩序,发明了长幼尊卑来规范家族秩序,理想国在秩序中得以平稳建设。
人们对秦有一种想象中的轻视,认为秦居“胡地”,处于中华文明的边缘地区。事实上,秦人的先祖是鲁人,鲁即孔子出生的地方。按照当时的地域划分,鲁属于文化发达的关东地区。或许,秦的兼并天下,回到关东,也有一种对家乡的深刻思念在里面,意欲借助武力的方式,回到家乡。
这些秦的先人从鲁地出发,跟着子履(即成汤)一路征战,建立殷朝。殷亡后,秦人的地位日渐衰落,为周王室养马,秦襄公的父亲诛伐西戎有功,获封西垂大夫。秦庄公死后,秦襄公袭替父亲职位,仍然是“大夫”。
秦人的封地并不大,没有空间,也就没有任何野心。但机会很快来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戎人所杀,镐京也被戎人掳掠一空。周平王即位,东迁洛邑,凭借护送周平王迁都,秦人获得了岐丰之地,周平王允诺,只要驱逐了犬戎,“此地尽以赐卿,少酬扈从之劳。永作西藩,岂不美哉?”
秦人同时获得的,还有伯爵的封号,享有与齐、晋、郑等国一样的地位。兴奋的秦襄公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头的太牢大礼,在西畴祭祀白帝,庆贺秦正式成为周的封国。
在中国古代,空间不是一种生产方式,但却存在着一种明确的空问表达,其隐含的内容包括与某种“秩序”相联系。
秦人建国之后,都城也历经了九都八迁,秦邑、西犬丘、、汧邑、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和咸阳。
秦人的迁移方向,是回到周的故都——镐京,即以周的故都为自己的新都,在周王室余威还在的时候,这样的企图,显现了秦人更大的空间格局。
秦定都雍城后,安居长达327年。雍城的遗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境内。雍城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南为雍水,北为淠山,是当时通往谣南、西北地区的唯一交通要道。
雍地土壤肥沃,能够生产足够的粮食,可以保证民众需要及战争支持。从地理空间上来看,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河濒”,是“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敌,200年后才首筑城墙。
“以河为堑”的雍城,也像河流一样,表现出开放的姿态,推动秦不断改革,不断接受新思想,产生新事物,创造新空间。
雍城的建筑形态,也随着秦的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从“重宗庙之仪”向“重天子之威”的转折,在城市空间的布局上,已经展现出从宗庙中心制向宫殿中心制的过渡趋向。
到了赢政建都咸阳,为突出天子之威,皇宫成了国都中心,而宗庙已经降至次要地位,置于南郊。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