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轼/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分类
作者 董森//杨哲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苏轼从年轻时便怀抱经国之志,但终其一生都未能施展抱负。他的一生因为政治而屡遭坎坷和不幸,但使得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大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他的文学作品的内蕴,成就了他卓越的文学事业。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现存有两千七百多首。他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对词体的革新意义尤其重大。他是一个艺术全才。他的书法“端庄杂秀丽,刚健含婀娜”,被公认为北宋四大书家“苏黄米蔡”之首。他的绘画也富有创意,爱画竹木怪石,与文同、米芾等开创了墨戏一派。

苏轼在中国思想、文学、艺术、文化上的影响是极为广泛而又深远的。他那宠辱不惊、进退自如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人生范式;他那非凡的文艺见解和不朽的艺术创作,为后代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宝藏;他还以幽默机智、和蔼可亲的形象活在普通民众的心中,关于他的各种传说故事都是人们喜闻乐道的话题……总之,苏轼是说不尽的,他值得人们用一生去喜爱,去思索,去体味。

内容推荐

  中国古典诗词注重抒情、写景,善于表现友情、亲情、爱情、乡情,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这形成中国诗歌又一个强大的传统。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发乎情,止乎礼仪”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比较无制、内敛、含蓄,有别于西方的诗歌风格。与此同时,中国诗人们又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想象空间。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之作往往写得深情婉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还善于表现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当代画家根据诗词意境绘制的中国画。通过欣赏这些诗、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品味其艺术之美。

除了“诗情画意”的特色外,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各分册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待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我们的本意,首先是帮助读者减少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继而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个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祖先的这些遗产。久而久之,这些优秀文化 中的一部会积淀下来,构成每个人头脑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不断给人以教益、激励和艺术享受。我们期望,本书系所介绍的诗词名篇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的组成部分。

本书系所介绍的八位诗人,都各有很多传世名篇,限于篇幅,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

目录

苏轼简介

沁园春(孤馆灯青)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望江南(春未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永遇乐(明月如霜)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洞仙歌(冰肌玉骨)

念奴桥(大江东去)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满庭芳(归去来兮)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和子由渑池怀旧

饮湖上初晴后雨

题西林壁

惠崇春江晚景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试读章节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解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十六岁的王弗结婚。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感情笃厚。但王弗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在汴京(今开封)去世,年仅二十七岁,次年归葬于故乡四川祖茔。十年之后,在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苏轼在梦中重又见到王弗。由此,他写下这首非常著名的悼亡词,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思念之情。

小序中的“乙卯”,指熙宁八年,也就是苏轼到密州的第二年。

句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已是十年光阴。生者和死者之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生死”二字,用语沉痛,“茫茫”则写出作者无限怅惘、失落的情怀。

柳永词中有“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的句子,那是青年人相恋的热烈浪漫。苏轼的“不思量,自难忘”则带有更多的人生况味,看似平淡,却分外深远厚重。父亲苏洵曾对他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亡妻王氏墓志铭》)一起承担忧患、经历风雨的夫妻,感情真挚而弥久,久而弥笃。即使生死异路,也不会被消磨掉;即使不去思念,妻子的身影、共度的时光,也会时时萦绕在心,让人无法忘怀。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妻子的坟茔远在千里之外的眉山,纵然心中有万般凄凉,也无法互相诉说。这凄凉,既是指作者自己,也是他想象中的亡妻的境况。妻子在身边的时候,可以抚慰自己饱经沧桑的心灵。妻子逝去之后,九泉之下若有灵,她也是孤孤单单,该是多么凄凉!但是,即使坟墓真的近在身边,难道就能和妻子互诉衷肠了吗?这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比理智的抒写更令人动容。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是作者的假想:就算是生者和死者的世界可以沟通,十年过去,死者依然如故,但生者呢?妻子见到我,恐怕也认不出来了,因为我已是风霜满面,两鬓斑白,不复是当年的模样。

多年来,苏轼被卷入围绕王安石变法而起的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漩涡之中,不断被外放、左迁,历尽艰辛与沧桑。这三个长短句,将现实与梦幻交织在一起,在“相逢不相识”的假设中,隐含了多少辛酸和忧愤!其感情深沉而悲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这首词本因梦而作,但是词的上片并未提及梦境,而是写了对妻子的朝思暮想之情。到了下片这里,才开始“记梦”。虽然由现实转入梦境,但词中的深情却是贯通的。正是由于那种刻骨铭心、魂牵梦萦的思念,妻子才会出现在作者的梦中。在梦里,作者忽然又回到了故乡,那是两人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窗下,妻子正对镜理妆,情态容貌,依稀当年。一切都是那样的亲切熟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在梦中,梳妆的妻子转过身来看见了作者,夫妻对面相视,良久无语,只有泪水无声地流淌。这梦中的相逢不是充满喜悦,而是满含着苦涩和悲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无言”中,包括了千言万语,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说起?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把现实的感受融入梦中,使相逢的梦反比相思的苦更加令人感到凄凉。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几句写梦醒后的感慨。作者想象在千里之外的荒郊月夜,那长着小松林的冈垄上,妻子定会年复一年地为思念丈夫而柔肠寸断。写对方为怀念自己而伤悲,也正表现了自己对死者的无限悼念,以景结情,余音袅袅。

“短松冈”,指王弗的墓地。《本事诗·征异第五》中记载:唐代开元年问,幽州衙将张某之妻孔氏死后,一日忽从冢中出,题诗赠张日:“欲知肠断处,明月照松冈。”苏轼化用其意而不着痕迹,且加重了感情的分量。“料得”一词饱含生者对死者的挂牵,“年年”则倍增生者对死者的怀念。

评解

以悼亡为题材作词,在苏轼是第一首,在词的发展史上也是首创。在此之前,文人填词,凡涉及女性和爱情的,大多境界狭窄。苏轼以词抒怀,写悼亡之情,既拓展了爱情词的内容,又提升了婉约词的品格。

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手法,语言平易质朴。在对亡妻沉痛悲凉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将夫妻之间的感情表达得深婉真挚,感人至深。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元人王若虚《滹南诗话》曾引宋代晁无咎(即苏门学士之一晁补之)的话说:“眉山公之词短于情。”其实不然,苏轼仅仅是不喜欢写那些“绮罗香泽”的艳情而已。

P21-24

序言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作出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此后每个历史年代,诗歌创作都结出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这套“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试图由此将古代中国人创造的最可珍贵的文化瑰宝介绍给当代海内外读者。

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对中国后世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诗歌至唐代达到高峰,呈现出后人所称誉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而从李白、杜甫等诗人身上,从他们留下的诗歌中,不难看出“风…‘骚”以来优秀传统的回响。他们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国家、社会、民众等问题;而这种主题,往往是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灵历程去感悟,通过描绘自然界山川万物、人问世事民情来体现的。在唐诗的辉煌之后发展起来的宋代诗歌,成就也相当高,但最能表现此年代文学特殊成就的是词。宋代优秀的词家把这种长短句诗体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那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凄清的词作,今天读来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本书系首先介绍的八位诗人,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宋代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是中国诗歌史上耀眼的星座。

中国古典诗词注重抒情、写景,善于表现友情、亲情、爱情、乡情,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这形成中国诗歌又一个强大的传统。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比较克制、内敛、含蓄,有别于西方的诗歌风格。与此同时,中国诗人们又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想象空间。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之作往往写得深情婉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还善于表现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当代画家根据诗词意境绘制的中国画。通过欣赏这些诗、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品味其艺术之美。

除了“诗情画意”的特色外,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各分册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代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我们的本意,首先是帮助读者减少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继而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个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祖先的这些遗产。久而久之,这些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会积淀下来,构成每个人头脑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不断给人以教益、激励和艺术享受。我们期望,本书系所介绍的诗词名篇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的组成部分。

本书系所介绍的八位诗人,都各有很多传世名篇,限于篇幅,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限于编辑水平,书中会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