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让你的孩子名列前茅
分类
作者 彦子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天才是教育的结果,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的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只要方法得当,普通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强烈推荐这本父母们最喜欢的亲子读本.它会让你和你的孩子一起成熟起来.

内容推荐

本书的意义在于指明家庭教育中常见的误区和切实可行的方法,相信多数孩子的命运会因本书得到改变。

目录

第一章尴尬的转型期/1

折杀天性的功利机器/2

过度保护导致无能/7

缺乏合理正确的关心/12

过度干涉/14

可怕的压制/22

打击孩子的自尊/25

家庭不是餐厅和旅馆/29

对孩子的感情遗弃/34

忽视亲子沟通/37

尊重和宽容/40

忽视孩子的孤独感/48

嫉妒是毒药/52

孩子的恐惧心理/56

讽刺孩子/59

恐吓孩子/62

忽视对孩子的意志力培养/64

忽视青春期性教育/67

单亲孩子的突围/71

第二章家长们,醒醒吧/99

别在体罚/100

不恰当的奖赏/106

停止唠叨/109

怎样对待任性/111

一哭心就软/116

红白京剧脸/123

对孩子的责备没有针对性/128

学会自然惩罚/130

让孩子崇拜你/139

拿孩子当人来对待/141

孩子的性行为/158

第三章告诉你的孩子/159

你是唯一的/160

没有不可能/165

天道酬勤/169

敢于定大目标/176

模仿,然后创新/181

苦难是资源/190

你的梦想/196

梦想融于时间/202

让梦想变为现实/213

机遇之光/220

志同道合者/226

第四章共同阅读/238

试读章节

保护导致无能

一次,30多个大城市的小学生到丹顶鹤的故乡--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搞夏令营。

第一天吃早饭时,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子眼巴巴地盯着一个煮鸡蛋发呆,老师忙走过去问:"你不爱吃鸡蛋吗?" "爱吃。"女孩子小声说。 "那你为什么不吃呢?" "这个鸡蛋和我们家的鸡蛋长得不一样。"女孩子面带难色。 "说说看,你们家的鸡蛋"长"得什么样?" "我家的鸡蛋是软软的,白的,好咬,这个鸡蛋咬不动,太硬。" 仔细一问,老师才弄明白。原来,她从小在家从来没看到过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大人剥好了,切成两瓣,放到她面前让她吃.难怪她不会剥鸡蛋!

老师问女孩子旁边几个小同学:"你们知道鸡蛋是从哪儿来的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老师差点晕倒!

现在许多父母把对子女的爱变成了过度的保护,心甘情愿给孩子当保姆,孩子变得非常无能。

一天,北京某重点学校一名学生家里保姆说,她在主人的桌上看到一本"知心姐姐"写的《写给年轻妈妈》的书,非常受感动,知道过度保护孩子是在毁主人家的孩子。她觉得她就是在毁孩子。因为有了她,这家10岁的女孩子无论什么都不会干,都上四年级了.拉完大便还让她擦屁股。她想,要是继续呆下去,这孩子就没救了。所以她想回家里去,当一名小学老师,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她。

"知心姐姐"立刻和她通了电话。在电话里,她听说是卢勤。竟然激动得哭了。卢勤老师劝她不要性急,告诉她,她走并不能解决女孩子无能的问题,因为主人还可以再换一个保姆,而下一个保姆可能还不如她。接着,卢勤老师说了一些帮助女孩子自理自立的办法。

城市中,有多少在保姆或"保姆式"保护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几乎是必然地变得如此无能!

网上流传着一张图片,是一个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坐在路边的摊位上接受擦皮鞋的服务,而提供服务的人是一个跟那位家长年龄相差无几的农村妇女,妇女的背上绑着她的孩子。

这张照片触目惊心。同样两个家庭,同样两个孩子。一个在妈妈的背上受饿,一个在妈妈的纵容下享受"高贵"的待遇。前面的孩子有可能在底层挣扎然后磨炼成一个坚强的人,也有可能从此走向犯罪的道路;而后者,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成为一个被虚荣和高傲吞噬的人,无法承受风雨,而且永远无法平和地与别人、世界相处。

这一代家长中的多数人都在小时候过着穷苦的日子。他们经过多年的打拼才过上好的生活,出于对子女虔诚的爱,也就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苦。他们恨不得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在孩子身边待着.把能给的都给孩子。而孩子呢,没有吃过苦,不懂得人和生命的意义.以后就会出现轻浮和脆弱的毛病,重的会引起家庭的灾难性打击。

其实,稍微大点的孩子对这种过度的保护是反感的,对这种过分的关心是不满的。河北某县一所小学举行"奔向新世纪"象征性长跑。在路边围观的家长比学生还多。他们不时冲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别跑,慢慢走好!""吃得消吗?吃不消趁早退出来!""别逞强了.走不动爸爸开车捎你!"

从小学生队伍中,传出这样的回答:"谁让你送,快回去!""烦不烦!都被人家笑死了!"下来他们对记者说:

"这样的爱我们真受不了!"

"受不了"的爱每时每刻都在各大城市里重复。

一位初三的学生私下里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妈妈,您为了让我一心一意地学习,平时什么活都不让我干。每到节假日,我总想帮您做点家务活儿,但您却说:"不用你干,你只要努力、认真学习,就算帮了妈妈的忙了。"一个星期天,您从街上买菜回来,我高兴地想帮您择菜,您却说:"你放下吧!下星期测验多考几分就行了。,,我心里明白,您这是责怪我单元考试名次没有排在前面。我扔下菜.跑回自己的房里伤心地哭了。妈妈,您对我的学习生活的关心照顾是"无微不至"的,然而,您知道吗?您的孩子多么想求得您对她的理解,多么希望您不再像保姆似的"关照"我、"代替"我,而是用您那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我指引航向,让我在大世界的海洋里搏击、奋斗、成长。

这位女孩子的肺腑之言,说出了许许多多孩子的心里话。父母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正困扰着孩子们的心。

一次,城市孩子去河南信阳鸡公山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营地参加"我爱大自然"夏令营。一位记者妈妈担心四年级的儿子自己洗澡洗不干净,竞冲到男生洗澡的帐篷想为儿子搓澡。正在洗澡的男生个个像惊弓之鸟,吓得躲了起来。她儿子大声喊着:"你给我出去,你讨厌!"记者妈妈非常纳闷,在家不都是我给你洗澡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令儿子在小男子汉面前多没面子。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的女儿也参加了夏令营,但她住在营区里,没和妈妈在一起。一天,敬一丹去营区看女儿。她回来对我说:"我遭到了严厉的拒绝!我女儿说,你怎么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闯进我们的驻地!"不管做父母的多么想保护孩子,他们一旦融入集体生活,就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会把这种"过分的关心"看成是非常丢脸的事。"

在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一位中国的校长,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刚入学的大学生,妈妈在家把他所有的衣服都编上号,哪天穿哪件,写得非常清楚。一天,天气骤然变冷,这个学生依然按照妈妈的编号穿衣服,只穿了件薄衣服,结果被冻感冒了。他非常不满意,打电话质问妈妈:"为什么让我今天穿这件?"妈妈抱歉地说:"宝贝,实在对不起,我不知道今天天气会变冷。"

2003年秋季开学,南京大学出现了两位"新闻人物"。一个是叫王奇的男生,独自从宁夏银川市骑单车几千公里到学校报到.受到在校学生夹道欢迎。王奇的父亲从小带儿子骑车旅行,这次王奇考上了南京大学,提出自己一个人骑车去报到,父亲开始有些不放心,在王奇固执的坚持下,终于答应放儿子"单飞"。 另一个"新闻人物"是一名女生,她的母亲是某县宣传部长。这位部长妈妈亲自"保驾护航"把女儿送进大学。还带来两个女青年作"高级保姆"。这位妈妈一来便嫌学校的饭不好吃,一日三餐让两个保姆为女儿去餐馆订餐,晚上她去宿舍哄女儿睡觉。宿舍管理人员实在看不过去,不满地说:"这里是大学生宿舍,又不是幼儿园。"这位妈妈离开学校时为女儿留下了三大件:一、手提电脑;二、彩屏手机;三、随身听。母亲对女儿的过度呵护,给女儿带来极坏的影响,加上她本人的娇骄二气,与别人格格不入,人校以后一直闷闷不乐,情绪不振。想像得出,在今后的生活中,这位女孩子会遇到多少困难!当她与同学们格格不人时,当她不能自己照顾自己而让人瞧不起时,她会处处感到自卑。到时候她心里恨的不是别人,正是最爱她的母亲!现在我们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子怕意外",父母恨不得天天跟在孩子后面,可是意想不到的伤害每天都在发生!这一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P7-11

序言

人类文明的几千年间,似乎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教育问题如此头疼。社会不停剧变,信息咨询爆炸,媒体越来越发达,人心焦虑不安。卡耐基先生在他的书中讲述的二十世纪中前叶的美国的状况正在顺理成章地在中国上演。而家庭作为一个内缩的社会场,更是在平静的表象下经历着波动。这个社会所有裂变的现象都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在家庭里重现。传统价值分崩离析、现代文化中的肤浅部分扰乱人心、两代人的沟通出现严重隔阂等,都让朝九晚五的父母们在面对家庭问题的时候心情急躁、手足无措。家长们不是靠建设来实现家庭教育的目的,而是想着要用家长的权威去控制。这样的结果就是强制性的训导毁坏了家庭最基本的质地--温情,于是,冷硬就产生了,于是因冷硬导致的问题就接踵而至。而家长们还是不理解,他们说,孩子们太自私了,孩子们太残忍了。殊不知,他们只是孩子。中国有句老话是"子不教,父之过"。孩子出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是孩子,如果他们能那么懂事就不是孩子了。问题的关键是,孩子不懂事的时候,家长也要跟着不懂事吗?家长也要任性吗?家长也不考虑问题的大方面吗?孩子也是人,不是小动物,是人就有人的种种特性,而且很多特性还是父母的特性。 新世纪的号角已经吹过五年了。中国出现了很多进步。更多的人走上工作岗位,更多的人开上汽车,更多的人生了孩子。另一方面,这个社会的各种新的问题就冒出来,而且青少年的问题尤其令人关注。孩子们压力大、自主能力差、不听话、早恋甚至发生性关系等,都让人们为现实和未来担心。问题越来越多,而且花样层出不穷。怎么办呢?

有办法,就是审视已经发生的事情,找出问题的根本,然后静心、细心、耐心地一个一个解决它们。

谁不希望自己的家庭充满温情,是家人暖暖的花园,可以给自己信心和动力,希望和慰藉。但是,家不是旅馆和饭店,旅馆和饭店哪里都有;家不是监狱,你的家人不是犯人;家不是审讯台,孩子只是没有达到你期望的目标;孩子是你的孩子,跟你一样,也是个人,如果你能尊重你的同事和上司,请你也尊重你的孩子。

精神崩溃、自虐、放纵、疾病、死亡、压抑、阴霾、伤害,请让这些东西远离你的家庭和亲人。

请你打开书,我们有很多话要对你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