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公司为谁而生存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美)理查德·埃尔斯沃斯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迄今第一本探讨公司目的这一决定公司生死存亡问题的专著。

本书从公司战略和人力资源的角度,论述了公司目的对策略、管理方式、工作的意义的影响,提出公司目的从股东权益至上转向顾客至上,既是公司获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所在,又是提高公司服务对象及为公司工作的员工生活水平的关键所在。

目录

序言 1

致谢 1

导言:公司目的的新现实 1

第一篇 公司目的对战略、管理、业绩的影响

1、目的与业绩:公司实质的新内涵 3

2、公司与个人:增添意义与增强竞争 36

3、战略:公司任务,利益和方向的定义 72

4、管理:将目的转化为行为 91

第二篇 资本市场、财产权与个人

5、资本与市场关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神话 117

6、财产权:股东的权利与责任 150

7、个人主义:美国的竞争优势 191

第三篇 面向全球市场的竞争目的

8、目的与全球竞争 207

9、美国的竞争对手 226

第四篇 培养领导能力的必修课

10、领导者的道德与战略责任 287

试读章节

为了弄清目的与业绩之间的联系,我们专门对23家明确表述追求目的并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公司进行调查研究。这23家公司,是从《文化与业绩》的作者科特与赫斯基特调查研究的202家公司中认真筛选出来的。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以顾客为中心的追求目的不仅比以股东为中心的追求目的更具竞争力,而且它还能给股东带来更大的长期收益。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我们在研究时,专门从进入最强文化排行榜前25名的公司中选择研究对象。我们之所以要选择那些文化力量很强大的公司,是因为它们公司目的所包含的价值最有可能在公司内部得到广泛传播。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些公司的目的,对公司上下的决策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在这组公司中,我们根据收到的公司报告书,来确定公司目的的性质。在最强文化排行榜前25名的所有公司中,有的公司未能提供正式的报告书,有的公司虽提供了正式的报告书,但这些报告书写的过于含糊其辞而无法让人依据它来确定公司的目的,我们就把它们统统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在余下的23家具有深厚的文化氛围的公司中,11家公司确立了顾客至上的追求目的,6家公司确立了股东至上的追求目的,另外6家公司则确立了被称为平衡这两方或更多方利益的追求目的。这23家公司,在科特与赫斯基特所研究的文化强盛公司中所占比例为45%。P5

序言

这本书旨在论述公司目的--组织的目的及其对富有竞争性的工作、个人与公司管理层所产生的效果。那些力图对出色业绩和领导能力追根溯源的经理们和学习管理专业的学生们,都能够发觉此书为他们而写。

对传统的和当代的管理思想家与研究领导学的学者来说。公司目的这一概念,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他们提出的观点的中心内容。这些思想家和学者主要包括切斯特·巴纳德、克里斯托夫·巴特利特、沃伦·本尼斯、詹姆斯·迈克格雷戈·伯恩斯、吉姆·科林斯、彼特·德鲁克、查尔斯·汉迪、杰里·波拉斯、菲利普·塞尔兹尼克和彼特·圣吉。然而,尽管公司目的至关重要,但一直未能有人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本书的出版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缺。

尽管专写管理类书籍的传统作家们大都认为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制造产品与提供服务,而不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近年来大多数作家并不主张这一目的应该高于其他目的。本书以确凿的事例。从公司战略的角度和人的角度论述了其中的缘由。本书涉及面很广。从公司的目的对工作的意义、给策略和管理方式带来的成效。到全球竞争对手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再到不同目的的哲学、历史、文化渊源及其心理作用,本书都一一做了论述。它全面而有深度的论述。旨在帮助管理者考虑自己公司目的时。不犯目光短浅的错误。

我既做过教学与研究工作,又担任过一家公司的主管,这本书汇集了我从两种不同的工作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观点。实际上,30年来我一直都在探讨着本书讲述的事项。我从最初做一家公司的财务员,再到后来担任一个商业集团的总经理。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资本市场的世界与产品市场的世界存在着多么巨大的差异。以及管理者强行实施的财务政策能够多么轻而易举地抑制公司的竞争方略。我自从开始从事高层管理工作时起便明确地认识到,以一种"能够给公司的发展战略提供指导,让他人的工作更富有意义,并用新的价值观去激励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方式,去阐明公司追求的目的,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经理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至关重要。昔日在资本市场、财务政策及竞争策略方面所做的工作让我明白,在制定政策与推行政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的财富,与为顾客提供不断增值的产品以使公司获得长期竞争优势之间,时常存在着冲突。此外,那些采取截然不同的经营规则做事的竞争对手们,借助商业全球化的便利。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世界各国在公司结构、文化与政府政策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使得它们的财务机构与公司之间的关系迥然不同。而这一切致使各国公司的追求目的出现了巨大差别。

早年我对公司追求目的的忧虑促使我动笔写这本书。近年来的严峻现实更让我忧心忡忡。如今许许多多公司口口声声地声称永远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且把自己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财富。然而他们为了达到让股东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的目的。不惜让顾客的利益服从于股东的利益,并把员工当成实现财务目标的牺牲品。公司的这些欠缺是由聚焦资本市场(股东)的目的造成的,这一目的不仅同以产品市场为导向的策略产生冲突,而且还时常同员工的价值产生冲突。这就造成了许多人虽然每天都在辛辛苦苦地工作,但很难感觉到自己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而且大多数公司也未能充分发掘自身潜力。让人们--使用公司产品的人、为公司工作的人以及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而投资的人--生活得更加关好。这些公司对员工内心深处那种对人的精神--追求富有意义的人生的愿望、激情、创新和归属感--的渴求漠然置之,结果导致员工普遍有种精神失落感,并在工作的过程中觉得很空虚。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勇于探索的关国公司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一条更好的途径:为实现顾客至上这一目的,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保证每位员工工作愉快而充实,并使他们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干劲与创造精神,极大提高公司的效益。他们的领导者意识到在确定公司所追求的目的时,必须把道德因素考虑在内。同时需要有勇气做出明智的抉择,并优先考虑那些有助于公司走向强大的事情,即便他们的做法与传统观点相悖,他们也应勇于坚持。本书试图阐释这条新开辟的途径所蕴含的思想精髓。

公司所追求的顾客至上的目标,既是公司获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所在,又是提高公司服务对象及为公司工作的员工生活水平的关键所在,这就是本书的中心论点。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知识密集型市场中,情况更是如此。在这样一个众多公司过于注重为股东创造财富的时代,本书用战略层次的、管理层次的和道义层次的论据,有力地论证了公司从股东至上的追求目的,转移到顾客至上的追求目的的必要性。

我在哈佛商学院和隶属于克莱蒙特研究生院的彼特。F。德鲁克管理学院20多年的教学经历,尤其是给高层经理们授课的经历。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公司应当追求的目的。我目睹了它如何引起人们的热烈争论,并且如何让人们内心产生深刻的思想转变,而其他任何管理事项都很难达到这种效果。经理们对这些观点和结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渴望着找到一种可让他们的工作变得更富有意义的理想境况。

我衷心希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深刻领悟公司目的的实质内容为何这么至关重要。我希望他们能够透彻理解公司的不同目的。将会给公司的竞争力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能够增强自己的判断力。正确评判公司追求的每一个目的的价值,以及它的历史与哲学渊源:能够提高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建设性地向未曾受到质疑,但却是错误的、传统的智慧提出挑战,明白正是这些智慧支撑着目前大行其道的美国思想体系;能够懂得富有价值的目的、富有意义的工作、动机同知识创新之间时常存在着微妙的联系。最后,我诚挚地希望那些身为领导的读者们,能够学会如何在他们所领导的机构中培养一种目的感,并靠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与进取心,鼓舞人们更好地服务于机构的高尚事业。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揭示了公司目的的实质所在。并阐明它如何对公司的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章),以及它如何给公司每一个人的生活带来变化。员工为实现公司有价值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他们在努力的过程中体验到工作的意义(第二章)。公司的战略目的(第三章)和管理方式(第四章)将对公司的前景产生巨大影响。公司目的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既表述了公司最基本的价值--它为何存在。而且它还是公司的奋斗目标,公司的发展战略紧紧地围绕着这一目 标。此外,人们为蕴含高尚理想的公司目的服务的过程中,发现了工作的巨大意义,而这种意义必将增强他们对公司的责任感与忠诚程度。同时,随着员工的自我与公司的事业之间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必将大大提高。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里,竞争的资本就是知识,员工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毫无疑问将对公司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为了更好地让读者了解有些公司所追求的让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本书的第二部分批判性地讨论了"股东至上的管理"的逻辑,以及公司与equity市场的关系(第五章)。第六章则着重探讨把传统的产权概念延伸到共享所有权的正确性,并断言,把股权从对公司负责任和对公司行动施行管理控制中分割出去,让传统的产权论显得不适合用来阐释公司的unded弧y资产。传统产权论赞同公司追求股东至上这一目的,它建立在"这一目的可让个人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的假设之上。在今天的公司中,个人的满足感与个人主义理想的实现。都深受公司目的的影响,这一点在第七章中得到了详细论述。然而,自我感被公司影响最多的人,却是员工与顾客,而不是股东。因此。扎根于"有意义的追求顾客至上目的"的那种富有建设性的个人主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拥护。那种富有建设性的个人主义,增强了被视为革新源泉的自我满足感、创造力与主动性。当今的许多传统认识。都融入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意识形态。本书借助向这些传统认识提出挑战。帮助读者培养他们自己有理有据的哲学观。  第三部分审视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司目的的深刻寓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公司必须树立可反映其独特的国家历史与哲学观念的目的观,才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公司进行竞争。第八章解释了美国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第九章则探讨了"影响着德国、日本、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公司追求目的"的不同意识形态产生的文化、历史与哲学渊源。全球化极大地拓展了世界各国公司的竞技舞台,并制造了一场为争夺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的控制权而展开的达尔-文式的争斗。这一部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这场争斗的实质,以及那种"在全球竞技舞台上能够让公司超越国界,保持自身重要地位与激励力量的"追求目的的重要性(大多数公司如今这种股东至上的追求目的显然无法让其做到这一点)。

第五部分探讨了公司追求目的对领导者们而言意味着什么。第十章着重说明为组织确立一个有价值的追求目的,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责任,这个追求目的既要高瞻远瞩,又要鼓舞士气。在今天的环境中。它时常还是一项勇敢之举。作为团体追求的最终价值,公司目的提供了共享价值赖以建立的基石。这些共享价值可以阐释团体的特征。鼓舞员工士气,提高公司绩效。

在论述这些事项的过程中,本书从各个领域--从战略、管理、行政领导到历史、文化人类学、哲学、神学及心理学--的思想成果中提炼出了富有见地的观点。同时,本书为了展示顾客至上的超级价值。还在这些观点中穿插了诸多大公司的真实事例。

书评(媒体评论)

埃尔斯沃斯对组织目的所作的生动而全面的论述。可以帮助领导者们真正了解自己是谁、自己要去哪儿以及怎样到达那儿,懂得怎样才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成效,任何一位细心的领导都能够从本书中大为受益。  ——杰里·I·波拉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  这是一部富有特色的佳作。在我所读过的著作中,还没有哪一本专门把公司目的这一概念作为中心论题来论述,并且能够透过现代公司的棱镜把它那么富有意义地折射出来,它有力地论述了明确的目的与精神的激励对公司的成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沃伦·本尼斯(南加州大学商学院教授)  埃尔斯沃斯这部著作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把商业公司从各个方面——从它作为经济组织,人力资源机构到它作为价值的化身——予以展示。而且在分析这几个方面时,既有清晰的理论。又有实际的应用。  ——彼得·F·德鲁克(现代企业之父)  通过重新审视“公司的至高目的就是增加股东的财富”这一观点,本书向公司目的提出了挑战,他的观点既能让公司在世界经济中保持竞争力.又有助于其内部文化的改善。  ——乔治·C·洛奇(哈佛商学院教授)  这部著作发出的洪亮,清晰的声音。应该时常让那些在商学院深造的人们洗耳恭昕。  ——克里斯托夫·A·巴特里特(哈佛商学院商业管理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