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坚的经历有些传奇色彩,他30多岁时揣着梦想踏上大洋彼岸,通过艰苦的学习取得了刑侦学硕士学位。出于对警察世界的喜好,毕业后他毅然走上了当警察的道路,这其中经历了许多坎坷,最后终于实现了警察梦,在这一行一干就是十几年,而且一直在一线工作,当过狱警、巡警、特警,甚至曾经为克林顿当过保镖。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他所著的这本书,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美国警察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和日常管理规范;通过对美国警方各种操作规程、执法程序等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美国警察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执法的严谨。如果没有亲历亲为,没有十几年一线工作经验的积累,又怎能原汁原味地将上述内容变成中国警察能理解的中文呢?石子坚做到了。
通过此书,把美国警察的管理体制和执法规范原汁原味地翻译、研究和介绍给中国公安政法机关、相关研究机构及有关决策部门。
书中涉及到美国警察局日常管理规范,各执法部门之间及其各州警察之间的警务协调以及强制力的控制与使用,逮捕、侦查与讯问,搜查、没收、证据、羁押犯罪嫌疑人程序,紧急情况处置,交通执法程序等内容,有利于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广大民警拓展视野,少走弯路。
上编 关国警察管理体制
第一章 警察局组织结构及职能分工
第一节 警察局使命与组织价值
第二节 警察局组织与内部结构
第三节 战略计划制定
第四节 人员配置
第五节 社区警务科
第六节 劳资关系办公室
第七节 压力管理处
第八节 心理辅助组
第九节 动物服务处
第十节 管理报告系统
第十一节 犯罪情报功能
第十二节 风化犯罪和有组织犯罪控制
第十三节 工作人员检查制度
第十四节 带班总指挥的职责
第十五节 无线电通信
第十六节 电话记录科
第十七节 危险信息档案输入
第十八节 复印与邮件服务
第十九节 获取商品与服务的程序
第二十节 普通调查基金
第二十一节 资助审查
第二十二节 安全委员会
第二十三节 犯罪分析
第二章 警察局日常管理规范
第一节 警察局规则
第二节 警察局表格控制
第三节 职员个人/紧急信息
第四节 对便衣警员的确认
第五节 警察局安全和警察证件
第六节 职务的空缺和调动
第七节 班前点名规范
第八节 歧视/骚扰
第九节 考勤规定
第十节 迟到规定
第十一节 病假规定
第十二节 公假规定
第十三节 加班费和最低报酬规定
第十四节 文职人员、候补警官和实习警官的纪律惩戒规定
第十五节 职员滥用毒品的处理程序
第十六节 体质状况检测项目规定
第十七节 医疗检查规定
第十八节 通过血液与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规定
第十九节 职业伤害、疾病、车辆、财产破坏及其他事故的报告
第二十节 视力的要求
第二十一节 商业驾照、酒精和毒品测试规则
第二十二节 丧失工作能力的有关政策
第二十三节 警察局职员的成绩考核
第二十四节 职员绩效评价表
第二十五节 警察局培训
第二十六节 驾驶员培训程序
第二十七节 岗位训练及考评程序规定
第二十八节 警察人事与职务晋升体系
第二十九节 第二职业
第三十节 奖励规定
第三章 警服与警用装备
第一节 制服、警械及警容风纪
第二节 警服洗烫和干洗程序
第三节 武器、手枪和枪套
第四节 防弹衣
第五节 服装补给
第六节 警车管理
第七节 车辆维护与保养
第八节 机动车碰撞审查委员会规则
第九节 个人巡逻警车项目
第四章 社区警务及公共关系
第一节 社区联系部门
第二节 警察兴趣者项目
第三节 志愿者和社区资源处
第四节 援助受害人/证人部门
第五节 提取公民指纹服务
第六节 翻译及语言服务
第七节 乘警车观摩项目
第八节 警察/媒体关系
第九节 因公殉职
第十节 仪仗队和葬礼
第五章 警务协调
第一节 发生在联邦政府机构的犯罪和事件
第二节 与外局的合作规定
第三节 搜查爆炸物警犬服务协议
第四节 与地区法院所属机构的协议
第五节 仇恨与暴力事件协议
第六节 健康与人文服务协议——流动危机处理组
第七节 与州警察的协议
第八节 军人犯罪协议
第九节 紧急寻人计划协议
第十节 与狱政管理局的协议
第十一节 出席法庭与州议会
第十二节 在预备审理时与辩护律师讨论案件
下编 关国警察执法规范
第六章 强制力的控制与使用
第一节 标准操作规程
第二节 使用强制力
第三节 M26泰瑟枪的使用
第四节 23DS豆袋弹发射枪的使用
第五节 对动物使用致命武力以及报告要求
第六节 化学战剂
第七章 逮捕
第一节 未成年人逮捕程序
第二节 成年人逮捕程序
第三节 确定某人涉嫌犯罪的陈述
第四节 在学校对学生实施逮捕、讯问、搜查
第五节 逮捕犯罪嫌疑人后操作程序
第六节 州内其他郡县的警务管辖权
第七节 涉及酒精或毒品的交通违法案件
第八节 现场吹气试验规定
第九节 酒后驾车检查点规定
第十节 外国人或非英语语言者
第十一节 逮捕被通缉犯程序
第十二节 引渡规则
第十三节 家庭暴力
第八章 侦查与讯问
第一节 侦查职责规定
第二节 州检察官联系制度
第三节 火灾、爆炸现场及其侦查
第四节 累犯规定
第五节 强奸及性侵犯案件的侦查
第六节 失踪人口
第七节 机动车盗窃
第八节 虐待、遗弃儿童
第九节 指认犯罪嫌疑人
第十节 事实陈述与有罪陈述
第十一节 秘密耳目规定
第十二节 现场询问
第十三节 侦查照相
第十四节 测谎
第十五节 武器管制项目
第十六节 对虐待老人案件的侦查
第十七节 私人居住区或商业区警报系统
第九章 搜查、没收、证据
第一节 嫌疑人自愿接受搜查
第二节 突击搜捕行动
第三节 没收毒品
第四节 证据与赃物规定
第五节 现钞的没收与保管
第六节 尸体解剖
第七节 刑侦技术部门
第八节 录像证据
第九节 移送证据到其他犯罪实验室或执法部门规定
第十节 警察局犯罪实验室规定
第十一节 警犬队
第十二节 指挥中心录音
第十章 羁押犯罪嫌疑人程序
第一节 拘留所
第二节 处理、搜查和押解罪犯程序
第三节 人犯就医监控
第十一章 紧急情况处置
第一节 灾难和紧急情况处理
第二节 现场指挥车
第三节 动员及召回程序
第四节 炸弹威胁与引爆装置
第五节 名人保护以及外交区域紧急事件处置
第六节 关于精神病人的紧急情况评估规定
第七节 人质、自闭以及其他危及生命的危险情况
第八节 紧急情况避难照顾
第十二章 交通执法程序
第一节 交通管理系统
第二节 雷达及激光测速
第三节 机动车碰撞事故规定
第四节 交通指挥和交通控制
第五节 交通危险和交通工程
第六节 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帮助
第七节 运输安全项目
第八节 拖车
第九节 其他规定
二、组织结构
警察局由局长办公室和三个局——地区服务局、调查服务局和管理服务局组成。警察局最主要的职能由地区服务局和调查服务局履行,管理服务局主要负责内部支持。每个局都由一位副局长来领导,三个局都接受局长管理。根据不同的职能,每个局又分为一定的处、科和组。
1.局长办公室。局长在警察局是最高级别。局长根据相应法律规则管理整个警察局,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下面各处依其各自职能有机组合成局长办公室。
(1)公共事务处。为职员及其家属提供指导和辩护律师;在宴会、纪念活动和赞助活动场所提供公共服务;向警察局职员提供相关信息。
(2)内部事务处。通过客观、全面地调查职员渎职行为确保警察局的正直形象。还要保证局长办公室一切行动和程序的顺利实施。
(3)法律劳工处。代表警察局举行听证会和民事诉讼,宣传有关警务的法律知识。解决劳资关系问题;联络契约组织;解决劳务关系中不平等现象;代表警察局出席调解、仲裁会议和劳资谈判。
(4)媒体服务处。向媒体提供警务信息。局长任命警察局代言人,负责讨论局内政策和管理重案破获项目。
(5)政策计划处。负责领导政策发展科、职业审计科和计划研究科。协助局内法律实施备案委员会的工作。
①政策发展科。制定书面命令条款以期维持警察局政策的连续性;为内部事务协调统一和刑事条款变化提供建议。
②职业审计科。检查和监督各小组工作,确保行政命令实施到位。同时,确保法律实施备案委员会各备案条款的实施。
③计划研究科。协助警察局内长期战略计划的实施;帮助网站建设工作;负责犯罪、交通、行政项目、危机处理小组以及局内其他特殊项目。
(6)社区服务处。
P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作为政府重要执法部门的公安机关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作为国家重要执法力量的公安民警在执法方面也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警方在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和执法规范方面的理念、经验和做法,对提高我国公安机关和民警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执法水平不无裨益。
目前,我国在翻译、研究和介绍国外警察管理体制以及执法规范理论、实践和经验做法的成果尚不多见,特别是有国外实际从警经历,原汁原味地翻译、研究和介绍外国警察,包括美国警察管理体制和执法规范的成果、著作则更少。
美籍华人石子坚先生既有我国政法工作的实际经验,又有在美国多年从誓的实践经历和切身体会,并于2005年9月起被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聘请为特警教官,且其汉英双语功底扎实。因此,由石子坚先生主编的《美国警察管理体制与执法规范》,在研究国外警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此书,把美国警察的管理体制和执法规范原汁原味地翻译、研究和介绍给中国公安政法机关、相关研究机构及有关决策部门,无疑为推动和提高中国警察管理体制、机制和执法规范化水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借鉴和参考。
本书以经美国国家授权的独立权威机构评估、各项指标和综合指标名列前十位的郡警察局的管理体制和执法规范的资料为蓝本。本书对美国警察管理体制和执法规范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当今美国警察管理体制和执法规范的较高水平。作为研究项目已入选2006年公安部部级理论研究课题。
《美国警察管理体制与执法规范》主要研究美国警察管理体制和执法规范两大方面的课题。第一部分介绍美国警察管理体制、机制的理念及其做法、经验,包括美国警察局组织结构及其职能分工,美国警察局日常管理规范,美国警方的文职雇用制度,美国警察的权利、义务以及奖惩、福利待遇,美国警察的着装和警用装备,社区警务及公共关系,各执法部门之间及其各州警察之间的警务协调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美国警察的执法权限和执法规范,如强制力的控制与使用,逮捕、侦查与讯问,搜查、没收、证据,羁押犯罪嫌疑人程序,紧急情况处置,交通执法程序等内容。
由于美国联邦警察和各州警察管理体制各有特点且名称各异,因此,在编辑中既适当体现其各自特点,又更多地体现其共性,并且统一名称,便于我国各级公安政法机关及其研究机构学习、借鉴和参考。
通过翻译、研究和介绍美国警察的管理体制与执法规范,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警务机制的研究和改革实践,建立高效、协调、务实的新型警务机制,明确警察职权,防止警察职权的泛化和滥用,依法规范警察行使职权等,无疑具有较好的学习、借鉴和参考价值。有利于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广大民警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得到启迪,少走弯路。从而,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现代警务机制与执法规范化抛砖引玉,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美国警察管理体制与执法规范》由石子坚任主编,丁建荣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第七章逮捕,第八章侦查与讯问,第九章搜查、没收、证据,第十一章紧急情况处置,由石子坚翻译整理;第一章警察局组织结构及职能分工,第十章羁押犯罪嫌疑人程序,由丁建荣翻译整理;第二章警察局日常管理规范第二、三、七节,第三章警服与警用装备,第六章强制力的控制与使用,由管瑜珍翻译整理;第四章社区警务及公共关系,第五章警务协调,第十二章交通执法程序,由胡人斌翻译整理;第二章警察局日常管理规范第一节,第四至六节,第十七至三十节,由范佳翻译整理;第二章警察局日常管理规范第八至十六节,由张凡翻译整理。全书由石子坚校译、统稿和整理,丁建豪负责中文润饰和编排。 本书在编辑、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王和书记和傅国良校长的指导和支持,谨致诚挚谢意。
由于编者对美国警察管理体制与执法规范的翻译、研究和编辑尚属初次,经验不足,存在诸多欠缺,敬请读者指教。
编者
2006年4月22日午夜
于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警官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