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青花,浓色堆点,风格自成一家;
色地青花,打破传统,韵味独到隽永。
本书是“老古董丛书”的一册,黄收乾隆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器物300余件,较为全面介绍本朝青花及釉里红的艺术成就,同时对纹饰的绘画亦有介绍,对于读者了解本朝青花及釉里红瓷器颇有裨益,不失为一本实用的工具书。
乾隆青花为本朝釉下彩瓷器的主流产品,随着选料、提炼、绘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无论是在呈色的青翠纯正,还是在色地青花的烧制中,均达到了新的历史水平。仿明永宣青花有意识地采用浓色堆点的手法,以达到永宣青花呈色浓淡不匀中有结晶斑痕和晕散的效果,色地青花品种丰富,或为黄地青花,高雅凝重;或豆青釉青花,淡雅沉着。釉里红的烧造走向成熟,呈色鲜艳欲滴,并创烧了黄地青花釉里红等品种,本书黄收乾隆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器物300余件,较为全面介绍本朝青花及釉里红的艺术成就,同时对纹饰的绘画亦有介绍,对于读者了解本朝青花及釉里红瓷器颇有裨益,不失为一本实用的工具书。
乾隆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装饰品种之一,是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而且红、蓝呈色均恰到好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自元代景德镇窑创烧以来,明清皆有烧造。
乾隆青花釉里红器以其青花的鲜艳,釉里红呈色的纯正而受世人所爱,且其烧造器型种类较多与遗留数量较多而使收藏者有更多机会来感受其制作的精美。乾隆时期青花色泽浓艳,釉里红呈色稳定,相对而言较为淡雅,但不如雍正时期釉里红呈色淡雅,红色中常见有绿色苔点,亦十分美丽。其釉里红呈色见有深浅不同的层次,深浓与浅淡相互照应,色调和谐统一,所绘花鸟和青叶红花更近于写意。
乾隆青花釉里红常见器型有梅瓶、玉壶春瓶、天球瓶、盘口瓶、蒜头瓶、六方瓶、锥把瓶、洗口瓶、方胜式瓶、花觚、盆、盏托、坛、罐、鼻烟壶、盘、攒盘、碗、笔筒、水盂等。
乾隆青花釉里红品种较为丰富,除常见的白地青花釉里红外,还见有豆青地青花釉里红、天青地青花釉里红、绿地青花釉里红、天蓝地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釉里红、浅绿地青花釉里红等,充分表现出乾隆青花釉里红的品种丰富。黄地青花釉里红和浅绿地青花釉里红器以官窑制作较多且精,如浅绿地青花云龙纹釉里红双耳扁壶,下部绘青花海水波涛,腹部绘釉里红正面火珠龙和青花云纹。而豆青地、粉青地、天蓝地青花釉里红官民窑均有制作,民窑制作数量较多,无论是器型还是纹饰均较为丰富,以大瓶为多,或直接绘画,或开光装饰。
乾隆青花釉里红纹饰有三友、松鹿、花果、云龙、螭龙、海水龙、云蝠、狮球、梅雀、三果、八仙以及题诗多见。乾隆青花釉里红所绘八仙纹饰以青花表现云与神仙,而釉里红表现海水较为别致。
乾隆青花釉里红器以“大清乾隆年制”篆款为多,另有堂名款如“养和堂制”以及不署款识之物。
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