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亿年来,生命就像一出永不停歇的大汇演,每一个演员都卖力演出着自己的戏份。而在人类走上舞台之前就渐渐退场的史前巨兽们,无疑是汇演中最有神秘魅力的角色。
你准备好了吗,请进场吧。这出超越时空的精彩大戏,将由这些史前巨兽们领衔主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巨兽时代(寻找史前动物的世界)/大雅重读系列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杨鹤林//陈瑜//闫天阳//邢立达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三十亿年来,生命就像一出永不停歇的大汇演,每一个演员都卖力演出着自己的戏份。而在人类走上舞台之前就渐渐退场的史前巨兽们,无疑是汇演中最有神秘魅力的角色。 你准备好了吗,请进场吧。这出超越时空的精彩大戏,将由这些史前巨兽们领衔主演! 内容推荐 本书的文字图片由中国恐龙网的国内、美国以及澳大利亚分部的几位编辑通力合作完成。中国恐龙网定位于高端科普层,编辑时注重可读性,杜绝科学八股,通过大量资料的采编,使那些已经沉睡了亿年之久的生命得以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网站创建至今,一直受到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IVPP)、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古所)、(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等科研机构的大力相助,从而奠定了本站在中文古生物科普事业的权威地位。目前恐龙网已经与新浪网、搜狐网、21CN等门户网站共同打造古生物新闻资讯板块,并在Nature等国际知名科学杂志中争得一席之地。 目录 序 第一幕 恐龙大革命 造物主与进化论 巨人的奋起 化石大战 鸭嘴龙之谜 百年沉浮 热血沸腾 第二幕 白垩纪风情 霓裳羽衣曲 杀手之翼 北非龙影 风之大陆 成长 守宝奇兵 沙丘 苏的风波 无尽的旅程 第三幕 狂野新生代 迷失红层 在喙的统治下 撒哈拉狂澜 巨人国度 东方塞伦盖蒂 飘泊的天堂 宿命之旅 长征 死谷沦亡 尾声 中生代——新生代地质期简表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863年,美国内战进入第三个年头,鲜血和仇恨已经成为这个年轻国家的惟一主题。今天,人们常常提起这年7月爆发的葛底斯堡战役,对其扭转了南北双方态势津津乐道,却没有几个人记得在那短短的三天战斗夺去了五万多条鲜活的生命,小小的战场淹没在层层堆积的尸体和冲天的腐臭中。美国人民早已经没有了开战时的激情和信念,他们惟一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能在这乱世中苟且偷生。但是年轻的爱德华·君克-克普(Edward Drinker Cope)却为自己置身事外而觉得有些遗憾——早在内战爆发前,克普的父亲就开始担心自己那个精力旺盛、暴躁好斗的宝贝儿子会卷入政治旋涡,正所谓知子莫如父,1861年战争打响后,克普果然摩拳擦掌要加入联邦军为国而战,吓得老父亲赶紧通过关系把儿子送到欧洲去求学。 1863年,克普拜访柏林大学,在这里见到了一位美国老乡——奥塞内尔·查尔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马什这年已经32岁,比克普大足足9岁,正在柏林大学读研究生,才刚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克普虽年仅23岁,却已经是美国自然科学学院(Acadetlly of Natural sciences)的院士了。面对这位有点老不成器的同乡,克普只是客套了几句,并礼节性地邀请马什将来回美国后到访自己的工作室。马什自然感激万分……克普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在他眼里窝窝囊囊的人,日后展开了与自己长达20年的激烈竞争,这两个人的你争我夺,堪称古生物界的一场“美国内战”。 的确,与天资聪慧的克普比起来,年轻时的马什可谓胸无大志。他出生在一个农场主家庭里,从小就懦弱怕羞,学习成绩惨不忍睹,甚至成年后最大的理想居然是当一名机械工人!其实马什是英国银行界大亨乔治·皮伯迪(George Peabody)的外甥,按理说腰缠万贯又颇具菩萨心肠的皮伯迪是可以支援一下自己这位小亲戚的,但是他对马什那种不求上进混日子的作风非常不满意,所以迟迟不肯为马什慷慨解囊。碌碌无为的马什直到21岁才凑足学费进入大学预科学习,也许是大器晚成,也许是突然开了窍,反正马什突然变得机灵起来,他努力学习并积极参加各种比赛,然后把积攒起来的成绩单和奖状寄给皮伯迪,并写信告知自己经济上的窘况,恳请自己的富翁舅舅伸出“仁慈的援助之手”。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皮伯迪终于被马什打动了,四年后,马什带着充足的学费进入了耶鲁大学!内战期间,他和克普一样到了欧洲留学,但克普是为了获取知识,马什却想利用靠近皮伯迪的良机想尽办法说服他再为自己投资一笔——马什终于显示出了他老谋深算的真实天赋,凭着三寸如簧之舌,在1865年他回国前,不仅让皮伯迪答应永远拨给自己充足的学费、考察费,而且居然说服对方出资150.000美元为耶鲁大学盖一座自然科学博物馆!一切都在马什的计划之中,大喜过望的耶鲁校董、校长感到无以为报,一方面把博物馆命名为皮伯迪博物馆,一方面把马什留校,直接提升为教授!皮伯迪赢得了不少掌声和颂词,马什却为自己搞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打通了校方的铁杆儿人脉、拥有了响亮的教授头衔、获得了滚滚而来的研究经费和宽敞气派的研究室(就是皮伯迪博物馆,他担任馆长)。就在克普为了研究鸭嘴龙变卖了自家农场,甘愿跑到哈登菲尔德化石场日晒雨淋的同时,马什却购置了拥有18间房间的豪宅,尽享人间奢华。同时,马什也是个生活工作两不忘的人,他不喜欢风餐露宿的野外考察,却善于坐在研究室里慢条斯理地分析化石,从容抛出不少正儿八经、条理清晰同时也相当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保证了自己声望的节节攀升。 P18-19 序言 立达邀我为他们的新书作序,说句心里话,起初半是高兴,半是犹豫,最后当然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感受缘何如此曲折复杂,看罢此序,想必读者自然明了。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并非所有的职业古生物学家天生就是科普能手。其实,许多古生物学家还常常因迫于科研或者教学的压力,为五斗米折腰,反而顾不上科普的写作。或许由于古生物学成为了一项职业,朝夕与化石打交道,反而少了一分神秘感及新鲜感,结果,置身其中而不得其趣。但对业余的古生物学爱好者来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了。他们对古生物化石的热爱大多始于童年,缘自天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们往往醉心其中,乐此不疲,如痴若狂。由于缺乏严格的专业训练,他们很难从事学术论文的著述,于是乎,他们自然而然地找到科普写作这一”生态灶”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宣泄自己的“最爱”。此书的文字作者过去已在报刊、杂志和各式的网站上发表过大量的科普论文。特别是在他们共同经营的中国恐龙网上耕耘多年,摸爬滚打,早已练就一身好武艺。 我认识立达是通过他们几位学子主办的中国恐龙网。他通过我国资深恐龙学家董枝明先生的介绍和我联系,希望我为他们的网站提供一些帮助。我当时向他提出的惟一的一个条件是希望他们的网站是纯科普性的,不要掺杂任何商业的内容。令我高兴的是,他们不仅作了这样的保证,而且也一直做到了这一点。 中国恐龙网对古生物学知识在国内的传播贡献良多,在国外也有相当的影响。它借助网络技术进行快捷的、全面的科学发现的报道和普及,尽管缺少一些权威性,但就其高效的运转和影响而言,恐怕就连许多专门的科研、博物馆机构都未曾做得更好。他们对中国古生物学科普工作的另一大贡献是制作了大量精美的化石复原图。其中许多被国内外著名的媒体广泛采用。我本人也有幸多次和张宗达等人合作,从构思到成图往往需要数十个电子邮件的通信和反复的修改,常常为他们的认真、执著和激情而感慨万分。 此书的作者们大多有着各种各样不同寻常的古生物学的经历。就我所知,立达早年和董枝明先生一起多次参加恐龙发掘。近年来又和汪筱林等人辗转于辽西和甘肃等地。通过这些实践,他不仅对化石有了更多的珍惜和感性的认识,而且也积累了大量的古生物学知识。 此书作者们有着惊人的效率。他们一边完成学业,一边忙于设计未来用于谋生的事业,还能同时经营自己的网站,写出大量的科普文章来,实属难能可贵。 当然,良好的英文基础也是一个好的科普作者必不可少的,否则如果仅仅满足于把中文的资料抄抄写写,想必出不了什么像样的作品。此书作者的另一与众不同之处是居然饶有兴趣地阅读专业刊物的学术论文,其好处至少有二:一是可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二是可以求证,不至于被国内一些媒体常见的渲染加工所误导。此外,他们还能和国外的古生物学者保持不断的联系,从中获得的益处也是毋庸置疑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对本书的初稿内容也只是大致掠过,远远谈不上仔细看过或作过推敲,未能够对其中的内容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深感内疚。但是,我相信读者朋友们或许能从中发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我也衷心地希望读者朋友们以一种挑剔的眼光去阅读此书,遇到疑问或请教专家或追查原始的资料出处,当然还可以直接告知作者,相信此书的作者们不仅会十分高兴而且也会乐于接受的。 周忠和 2004年12月9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