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有童年的遗憾,但你不能给孩子遗憾的童年;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能够成为天才的父母!本书立足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力图把科学的多元智能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引入家庭,对如何锻造孩子具有“情感与爱心”,尽早弄懂处事哲学,明晓如何与所生存的环境和谐生趣,向父母提供了全方位的育儿理念与教育方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儿童社际情商提升法则(3-9岁)/亲子教育蓝皮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朱复融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可以有童年的遗憾,但你不能给孩子遗憾的童年;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能够成为天才的父母!本书立足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力图把科学的多元智能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引入家庭,对如何锻造孩子具有“情感与爱心”,尽早弄懂处事哲学,明晓如何与所生存的环境和谐生趣,向父母提供了全方位的育儿理念与教育方法。 内容推荐 如何锻造孩子具有“情感与爱心”,尽早弄懂处事哲学,明晓如何与所生存的环境和谐生趣,使未来的人生际途一路绿灯。本书着重从了解情商、认识智商与情商的关系、社会化教育、团队精神培养、个性与气质、爱心与同情心、礼仪形象、情绪障碍与梳理、心理健康指标等方面向父母提供了全方位的育儿理念与教育方法。 目录 一、了解情商的世界 1 EQ——情商 2 “情感智商”的问世 5 一场引起人们对情商教育重视的实验 二、认识智商与情商的关系 7 智商的误区:天才为什么消逝 8 传统智力测验有哪些缺陷 10 多元智能有哪些新解 12 如何重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三、个人情商与人际情商 14 情商教育与成功人生 17 为什么说情商的基点来自于家庭 20 坏小孩是怎么来的 22 如何打好情商的根基 24 低情商是如何“遗传”给孩子的 26 如何帮孩子打开友谊之窗 28 如何教孩子与人正确交往 31 如何消除孩子的“社交性恐惧”心理 四、情感教育 34 孩子的情感体验 35 如何发展孩子的社会性情商 37 如何利用优秀文艺作品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 38 如何教孩子约束失控的情感 41 如何给孩子列一份自然情感教育的计划表 44 美国情感教育的自我训练法 五、社会化教育 47 让孩子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事 48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 50 如何让孩子逐渐领悟生活的智慧 52 让儿童灵活地适应社会环境 53 如何让孩子被集体接受 六、团队精神培养 57 团体精神与个体成长 58 学会合作从小开始 60 做一个天然领袖 61 合作能力的培养与家庭的环境 七、幽默感培养 64 生活中的幽默感在哪里 66 如何对孩子运用幽默感 67 父母在幽默中的角色 68 培养孩子幽默感的若干方法 八、个性与气质 71 孩子的个性类型和气质的关系 73 气质机能作用 74 根据孩子的性别差异培养健全的个性品质 76 消除孩子的负面个性的方法 78 如何改变孩子固执的个性 九、爱心与同情心培养 80 体会爱心 82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84 “自我中心”是爱心的天敌 86 培养爱心的机会教育法 十、情商话外音一:责备与赞美的能量 87 责备孩子是一种复杂困难的教育方法 88 为什么说责备与赞美一样,都是父母的责任 89 什么是不适当的责备 91 责备孩子有哪些方法与技巧 96 注意责备孩子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姿势 97 责备孩子的台词如何变化 98 轻声责备孩子效果好 100 责罚孩子,如何做好善后工作 十一、情商话外音二:赞美的能量 101 赞美能激起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情趣 102 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104 为什么说孩子需要父亲赏识性的赞美 105 如何利用身体语言赞美孩子 106 如何选择适当的赞美词句 十二、整理礼仪形象 107 良好的礼仪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108 如何在儿童期培养孩子礼节 十三、画一个家族同心圆 112 培养孩子尊爱亲人与长辈 114 如何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心理意识与行为 117 怎样让孩子与祖父母来往 119 家族聚集的5个步骤 十四、情绪障碍与梳理 122 如何梳理孩子的喜怒无常与情绪适应不良 124 父母对孩子情绪发泄的几种态度 125 怎样处理孩子的情绪发泄 127 如何对待孩子的迁怒行为 129 控制孩子发脾气的方略 130 如何化解孩子紧张情绪和压力 133 如何引导孩子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 134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十五、心理健康指标 137 心理的健康程度决定孩子的人生前景 140 儿童心理障碍有哪些特征 142 为什么说孩子沉湎于电脑易造成心理障碍 143 儿童心理健康的10条指标 144 为什么说孩子的健康心理来自和谐的家庭 145 如何帮助孩子赶走孤寂的精灵 147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抑郁的心境 149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152 如何克服自卑的心理 154 如何融化孩子冷漠的心态 156 如何纠正孩子幼稚行为 158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虚荣心 试读章节 在美国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群孩子分别走进一个空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里最显著的位置上为每个孩子放了一块软糖。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去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来叫你出去的时候还没把这块软糖吃掉,将对你有一个奖励,再给你一块软糖,就是说,你将得到两块软糖。如果你等不到老师来就把糖吃掉了,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块。” 实验开始,孩子们依次走进大厅。 结果发现,有些孩子没有控制能力,因为大人不在,他又受不了糖的诱惑,就把糖吃掉了。还有一些孩子,知道了刚才提出的要求,认为只要自己能坚持一会儿,就能得到两块糖,于是尽量地控制自己,转移注意力,唱歌,蹦蹦跳跳,就是不看那块糖,一直等到老师来。这样他就得到奖励,得到第二块软糖。 专家们把孩子分成两组:能够坚持下来得到两块软糖的和不能坚持下来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块糖的孩子成功。也就是说,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的,也就是情绪商数弱一点的孩子,长大以后,不管他智力商数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 这项实验引发了人们对情商教育的重视。 我们现在总是过多地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可是这个孩子在生活中把握人生、把握环境、掌握自己的能力往往被忽略了。也就是说,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把决定一个人婚姻、工作、人际关系、事业、人生、命运的主要的那一部分忽略了。这不是很可惜吗? 生活中,孩子不光应当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还应当知道采取什么做法是能够成功的,对于人生是能够得到奖励的,在竞赛中是能够得分的。 父母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这种情感智商。P5-6 序言 让孩子的天资飞向成功与完美 由我编写的《哈佛素质教育理念精华》一书,出版后引起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有一些读者还给我提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建议我能否结合中国的家教国情写一部全面、简捷、高效、实用的家庭素质教育方法的书。在本书接近完稿的时期,发生两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并加深了我对本书价值的肯定。一件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3年选出了它的新一届环保青年顾问理事,全世界一共10人,亚洲只有一个人,她就是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文、理、德、艺、体、美兼修并蓄的中学女生李斯璇。男一件就是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事件。这两件事使我倍觉中国孩子的智能开发、品行塑造、心理健康等综合教育从儿童时期抓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喜的是这种教育有了让人欣慰的开始,就拿李斯璇来说,从学前到现在,她的出众才华与高素质让人惊叹不已。她所涉及的领域必须念稿才能说全:文科的,理科的,科技的,文学的,艺术的,体育的,社会活动的等等。若是细化就更多了,论体育,她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论唱歌能拿金奖;论绘画,能去参加国际画展;论舞蹈,舞台上也出类拔萃。她的获奖证书多达72个,有国际级的、国家级的、省级的。她有自信乐观的心态,她有超强的协调能力,她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她喜爱社会实践,热心公益事业,她有强烈的团队意识,走“群众”路线。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成绩不张扬、不高调。她是2002年世界青少年环境保护论坛在开幕式上致辞的中国惟一的发言人,并做了该论坛国际部分的英语主持人。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她用英文写了一篇《从SARS看环境保护》的论文,引起联合国副秘书长及相关官员的高度重视。她拿到国家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惟一的国家级奖学金——宋庆龄奖学金,受到胡锦涛主席和吴仪副总理的亲切接见。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称为“小超人”。应该承认,李斯璇已经具备了立足于未来社会的人生之本,更可以预见,李斯璇的未来必定是辉煌的、成功的。然而,李斯璇今天的完美的素质是从何时开始培养的?骄人的成绩是如何而来的?这正是作者要在本书中所具体阐明的主题。 关于教育,美国教育之父杜威说过,教育至少有4个重要功能:将未成年人整合到社会及各种成人角色中去的“社会化”功能;促进未成年人个人心理和道德生长的“发展”功能;在存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给未成年人的将来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机会的功能;帮助弱势者摆脱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显著地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并减少社会性不公平的功能。 中国人正面临着几千年来最严峻的生存革命,人身依附时代随20世纪远去的钟声而终结,个人竞争时代随着新世纪的曙光而来临。现在的孩子往往只会看书不会交往,只会考试不会动手,拥有一堆零散的知识,而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缺乏情感互动,视角狭窄,品行异化,难以适应现实社会环境。如何让孩子发挥潜能,学会生存,适应竞争,如何让孩子学会做人。适应社会,这是摆在中国所有父母面前的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个时代,社会对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人们普遍具有获得成功的需要、渴望、热情和意志,具有相应的知识、智慧、基本求知方法、最佳的智力组合、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社际关系、协作精神、竞争意识、道德品质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会阅读与学习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释放自己所有能量的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也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伦理学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在现实世界中最重要的是智商、情商、德商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以此组成成功智力!拥有成功智力意味着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智力技能的平衡组合,这足以保证一个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拥有非凡的能力。 众所周知,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数育方法正面临一个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试验期,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需要根据中国教育的实际状况去大量汲取外国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父母都是天才的教育家”不仅仅是一种激励孩子成才、鼓舞父母施教的口号,更应该渗透到孩子教育实践中。 亲子教育的目的是读懂孩子和完善孩子。因此,在您未阅读本丛书之前,我给您的建议是:你需要及早动手,最好让孩子从现在开始就接受优质的教育。因为你别无选择,只有跟上教育革命的浪潮才能让你的孩子拥有立于不败之地的机会。 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且每种智能都可以在人的大脑中找到解剖学的基础,找到相应的功能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最少包括8种智能,它们是:文字组织与语言表达、逻辑数学、艺术美感、创造动机、人际互动、求知空间、肢体副语言以及情感与内省。他认为,如果要发挥一个孩子的潜能,就应该从8种智慧下手,选择最适合他们潜能的智慧,让他们尽情发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能量,取得最佳成才效果。因此,我们的教育任务就在于开发这种种潜能,使强势功能得以发展,使弱势功能得以加强。 我认为,教育之所以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着普遍的规律,这些规律经得起在孩子群体上得到重复的体验。教育更是一门艺术,因为它针对的是不同的个体(孩子),这些个体是有差异的。如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潜能优势和弱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孩子又有不同的学习史、生活史等等。这就使得每个孩子会有不同的案性、不同的爱好、不同的发展趋势,如果不针对孩子的个性特征加以引导和培养,也同样会影响孩子的成功智力!在人类科技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物质将极大的丰富起来,精神和品德的萎靡叉将是人娄面临的最大问题。这就说明,教育的焦点在于,是偏重培育以知识为中心的能力,还是应该着力挖掘和培养精神和品德的能力。孩子们r生来具有优秀的能力和潜力,但是通过早期教育形戎的性格、气质、能力、品行会左吉他们的一生这些离不哥父母的教育毒识革命。父母对孩子进行科技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而同时对孩子进行美感、人道、艺术等教育也同样重要。因勺,人娄获得幸福,并不完全依靠科技的发达,还要依靠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人的向前发展。作者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推进和完善多元智能教育,反对过分偏重于某一方面教育的方式。正是基于对人生命运和孩子未来发畏的考虑,对孩子的教育来说也不至于最终顾此失彼。 家庭的教育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孩子所形成的基本素质,既是孩子逐渐成长和成熟的前提和基础,叉影响着孩子整个成长过程。因此,起先导作用的家庭多元智能教育是正规学校素质教育的根基,是学校素质教育得以完善并使孩子通向成功的保证。因此,现代父母必须以新的科学视野和境界来认识亲子教育问题,把科学的多元智能教育引一家庭,使每个家庭都真正成为孩子智商、情商、德商、财商、行为能力等全面提高的摇篮! 培养多元智能的根本出发点是造就孩子和谐全面的素质和能力,但孩子的多元智能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聪明的父母如何将多元智能教育运用到生活点点滴滴的过程中?如何透过父母的巧思,使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变成活生生的教材?如何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把握教育时机,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教育?如何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能更有效地提升多元智能? 正是基于以上中国家庭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作者有选择地汲取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精髓,吸收近年来中外最新的儿童教育经典理念,并结合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国情”,第一次提出了多元智能教育中国化的启教观点,来适应中国家教的现实土壤。作者曾为此多次组织有开拓意识的中青年少教专家参与本选题研讨。并最终写作了《亲子教育蓝支书》一书。作为中国第一个系统地提出“多元智能教育中国化”概念的著作,它首次全新地确定、划分、触及与阐述了多元智能教育中国化的五大研究领域,对相关读者群的阅读心理有极强的冲击力。本书立足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力图把科学的多元智能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引入家庭,使每个家庭能够最便捷地领略新世纪新家教的魅力,并找到一条像培养英才李斯璇那样的科学方程式。 本书共有五卷: 《A卷·儿童潜智基因发掘法则》 本卷如一架送入父母哏下的显微镜,去发现孩子潜在的所有智慧细胞,释卷于心,就能让孩子的潜智呈几何级增长,从而搭起开发孩子智商的超级平台。孩子的各种潜能是沉睡,是醒着,还是翱翔,本卷将告诉你:父母是智慧的魔术师! 《B卷·儿童智力结构整合法则》 本卷不仅可让父母尽享孩子智力组合过程中获得成效的快感,更能-矸释天寸方程式的全部密码? 《C卷·儿童品格系统优化法则》 本卷可教孩子以高品格行天下,使孩子的德商指数不断飚升,品格系统优化是孩子走向成功人生的隐形动力与重要基石。 《D卷·儿童社际情商提斗法则》 本卷将锻造孩子如何游刀于“情”字之中,尽早弄懂处世哲学,尽早明晓生存环境如何和谐生趣,人生际途如何一路绿灯。社际情商高手,最显英才本色。 《E卷·儿童行为习惯训导法则》 本卷将教会父母掌握根治孩子不良行为与习惯的最佳疗法。照书操作,就能给孩子点上一盏明亮的导航灯。不敞行为怪异之事,方可不误入歪道邪途,孩子的成功人生,来自父母的每一点滴的改造和设计。 以上各卷重点突出,观点鲜明,为父母构建一个多元智能开发与提升的实验操作平台,它以通俗易懂而又科学严谨的理论为基础,以个案分析及具体培养方法为重心。它融权威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干一体,是必不可少的聪明父母的家教思想库。 本书作为提升“多元智能”的指导手册,为家庭施教者提供了完备、详尽而生动的施教内容与方案,归根结底是为孩子在真实的世界上生存和发展打好坚宴的基础。作者相信,用“中国式多元智能”的方法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仅潜智哥发充分,智力结构优台,还善于创新,善于沟通协作且品行高尚,不但获得“纸上”(即考试)的成功,更能够在学习和生活的不同层面获得巨大而持久的成功,真正地成为新世纪的英才。 这是一套具有大众性、普及性、通俗性的丛书,它的基本读者是:儿童父母、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作者得到了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常夸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曾宪成先生、中国文联张明智先生、晋芳博士、赵毓林先生等诸师友的指导与帮助,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和网上最新的教育资讯。特别感谢王棠凯先生,在本书的写作前期,参与了全书的结构讨论和部分章节的友情写作及某些章节的材料补充,并为我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写作思路。在此对上述各位及所有有关著作或文章的原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书虽经几易其稿倾力而成,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作者 2005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