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威尔伯是独树一帜的。在新近出现的美国独有的智慧中,他的思想毫无疑问是其中最令人信服、最具有穿透力者之一。我没有见过任何人比他更详细和系统地描述过人类的发展以及意识的进化。
从整体上看,本书内容精练而且紧凑。题为《万物简史》,十分宏大,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它恰恰陈述了它所承载的内容,它有着宽广的历史跨度,从创世大爆炸直到枯竭的后现代的今天。沿着这条道路,肯·威尔伯采用一种简单的、让人容易接受的对话体娓娓道来,试图弄清楚人类在物质上、感情上、智力上,道德上、灵性上经常被困扰的一些矛盾的形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万物简史/心理学译丛学术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美)肯·威尔伯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肯·威尔伯是独树一帜的。在新近出现的美国独有的智慧中,他的思想毫无疑问是其中最令人信服、最具有穿透力者之一。我没有见过任何人比他更详细和系统地描述过人类的发展以及意识的进化。 从整体上看,本书内容精练而且紧凑。题为《万物简史》,十分宏大,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它恰恰陈述了它所承载的内容,它有着宽广的历史跨度,从创世大爆炸直到枯竭的后现代的今天。沿着这条道路,肯·威尔伯采用一种简单的、让人容易接受的对话体娓娓道来,试图弄清楚人类在物质上、感情上、智力上,道德上、灵性上经常被困扰的一些矛盾的形式。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被誉为美国。最畅销的学术类著作作家。是后人本心理学最重要的思想家,本书堪称后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气魄宏大,内容丰富,观点既融合了东西方在该领域该学科中研究的精华,又贯穿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和不凡见解。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娓娓道来,对我们人生的重大问题,对我们面临的困惑和不安给予了富有创见的解释。这些问题包括男女地位和角色的变化,环境的持续破坏、差异性和多元化、受压抑的记忆以及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地位等等。 目录 前言 致读者 导言 第一编 演化中的大精神 第一章 联结的模式 第二章 神秘的冲动 第三章 人类社会的几个阶段 第四章 伟大的后现代革命 第五章 大宇宙的四隅 第六章 上帝的两只手 第七章 顺应大宇宙 第八章 善、真、美 第二编 演化中的大精神所达到的境界 第九章 意识的进化 第十章 走向全球意识(之一) 第十一章 走向全球意识(之二) 第十二章 超意识领域(之一) 第十三章 超意识领域(之二) 第三编 平地 第十四章 上行和下行 第十五章 “大宇宙”的崩溃 第十六章 私我和生态 第十七章 下行者的统治 第十八章 对上帝的解读 主题词中英文对照 人名中英文对照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第四章 伟大的后现代革命 问:现在,我们已经研究了各个时期的技术/经济基础,那么与之相应的各个时期的世界观又是怎样的呢? 肯·威尔伯:总的来说很简单,意识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了不同的世界观。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世界看起来就有所不同。随着新的认知能力的显露和逐渐发展,大宇宙便以不同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而且看到了许多很不同的事物。 为了方便起见,我笼统地把这些不同阶段的世界观称为“上古的世界观”、“魔幻的世界观”、“神话的世界观”、“理性的世界观”和“存在的世界观”。还可能有更高形式的世界观,你可以参考图5—2。 问:这些世界观就是我们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吗? 肯·威尔伯:对,但是我们在这一点上必须非常小心。这可能有些吹毛求疵,但却十分重要。因为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给定的世界,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事实上,当大宇宙逐渐地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它自己时,不同的世界才出现了。 这就像一粒橡树籽成长为一棵橡树一样。橡树并不是橡树籽所包含世界的不同表达方式。橡树有自己独特的新的组成部分,那是在橡树籽里找不到的。橡树有树叶、枝干和根等,也就有了其独特的“世界空间”。不同的世界观创造出了不同的世界,规定了不同的世界。 P44 序言 6年以前,即1989年,我动身环游美国,开始了我的探求智慧之旅。在旅行中,我拜访了心理学家、哲学家、医学家、科学家和神秘体验论者等共200多位,我和他们共同探讨了问题,他们都声称自己知道我所追问的那些问题的答案。到我写《何者为重——寻求美国智慧》(What Really Matters:Searching for Wisdom in America)一书之前,我已确信:肯·威尔伯是独树一帜的。我认为,在新近出现的美国独有的智慧中,肯·威尔伯的思想毫无疑问是其中最令人信服、最具有穿透力的思想之一。 在20年前,肯·威尔伯出版《意识层次图》(The Spectrum ofCansciousness)一书时,他才23岁,这本书使他几乎一夜成名,并且使他也许称得上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卓有建树的哲学思想家之一。《意识层次图》这本书,在他从生物化学研究生院退学三个月后写成,他论述了人的发展所必须经过的一些特殊阶段,这些阶段超出了西方心理学的那种一般的认识。肯·威尔伯认为:只有成功地通过每一个阶段的发展,个体的健康感才能出现,从而才能最终体验到超越并涵括了个人自我(self)的更广泛的同一性。实际上,肯·威尔伯将弗洛伊德、佛陀相结合,最终又因为一些似乎不可调和的分歧而将他们分开,这正是他作出许多具有原创性的贡献的开始。 这本书的标题“万物简史”十分宏大,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它恰恰陈述了它所承诺的内容,它有着宽广的历史跨度,从创世大爆炸(Big Bang)直到枯竭的后现代的今天。沿着这条道路,它试图弄清楚人类在物质上、感情上、智力上、道德上、灵性上经常被困扰的一些矛盾的形式。从整体上看,这本书的内容精练而且紧凑。 实际上,和《意识层次图》以及肯·威尔伯随后出版的1l本书相比,《万物简史》不仅扩展了这些早期著作的思想,而且还在于它所采用的是一种简单的、容易接受的会话体。读大多数肯·威尔伯的书,至少要求一些东方的静修传统和西方的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而《万物简史》和更广泛的读者们交流——这些读者尽力地追寻日常生活中的真谛,但也为那些经常看起来相互矛盾的通向真理的潜在途径而迷惑。为了和这些读者交流,《万物简史》所追求的是简洁的、基本的描述方式。对那些读完这本书还想获得更多知识的读者,我推荐肯·威尔伯最近的作品《性,生态和灵性》(Sex,Ecology,Spirituality),这可以使你通过更严密的细节去探索这里出现过的许多观点。 我没有见过有任何人比肯·威尔伯更详细和系统地描述过人类的发展以及意识的进化。在我的旅途中,我曾经遇见很多极力宣称自己发现了独特真理的人,我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现,他们是通过运用一些偏颇的观点来支持其结论的,他们排斥一些价值标准和观念,而称颂另外一些。 读者将在《万物简史》中发现,肯·威尔伯在书中采取了更具有包容力和综合性的研究态度。他提出了一个充分尊重和融合其他真理形式的非常连贯一致的观点,这些真理形式包括极为广大而相差悬殊的知识领域,既有物理学和生物学,社会学和系统科学,艺术和美学,也有发展心理学和以静修见长的神秘体验论。此外,还有看似完全对立的哲学运动如新柏拉图主义、现代主义、理想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观点的展示。 肯·威尔伯认为,一定的真理主张可能不是面面俱到但却是有根据的,其真实的程度也应限定在它所论述的范围之内——我们也须将它看作是其他同等重要真理的组成部分。也许,在《万物简史》一书中,肯·威尔伯运用的最有力的新工具是他所提出的人类发展的“四象限”理论。他研读了历史上许许多多思想家所绘出的数百幅人类发展图,包括生物图、心理图、认知图和灵性发展图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各种各样的图表启发肯·威尔伯认识到,它们都不过是从不同侧面所描绘的真理。例如,发展的外在模式都是可以客观地或经验地加以测定的。但肯·威尔伯清楚地指出这种真理形式只能引导你到此为止。任何综合性的发展模式都同时包含着一个内在的维度——这是一个主观的、解析性的、依赖于意识和内省的维度。不仅如此,肯·威尔伯还看到,内在的发展和外在的发展并非只是在个体层面进行的,而且还在社会和文化层面进行,因此他提出了四象限理论。 他用一系列生动的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所有这些真理形式都不能简化为另外一种形式。例如,一个行为主义者不能仅仅靠观察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或其生理上的关联理解他内在的体验。真理确实可以使你获得自由,但你首先要懂得世界上存在着不仅仅一种真理形式。 《万物简史》是在几个层次上来写作的。这是我所见过的关于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和位于其中的男女的最丰富的图谱。肯·威尔伯提出,在辩证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超越前阶段的局限性,但同时也会设定一些新的局限。对我们人类发展进程这一特点的揭示既肯定了任何一种真正的不曾懈怠的对更自觉的、更完整的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赋予了其尊荣和高贵的地位。“没有哪个时代是历史的终结”,肯·威尔伯写道:“我们都是明天的食物。过程在继续,大精神存在于过程之中,而非存在于某一特殊的时代或某个时刻或地方。” 从另一方面看,肯·威尔伯在《万物简史》中还担当了解除神秘和揭示真相的任务——在这里他表现为一个目光敏锐的批评家,对导师、技术、观念和系统等都进行了批评,这些给人以通向真理的道路的承诺者,实际上普遍显得偏颇不全、误导他人和扭曲真相。我们自己常常也是这样的同谋犯。由于害怕变化和善于自我欺骗,我们总是很快就锁定一个简单的答案和直截了当的观点,它们使得我们最终变得眼界狭小,并使得我们的发展在中途停顿。 肯·威尔伯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他表现了两种坚守:一颗真诚的心灵和一种寻求真理的决心。他扩大自己的视野,从尽可能最大的图画中吸取养料,但他又不是一视同仁地看待所有的因素,他做了一种质的区分。他强调并看重深度。他不怕树敌,同时也尊重许多观点。因此《万物简史》不仅对我们宇宙人生的重大问题,而且对我们时代许多其他令人困惑和没有答案的方面都给予了富有创见的解释。这些问题包括男女地位和危色的变化,环境的持续破坏,差异性和多元文化,受压抑的记忆和童年性虐待,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等等。 我无法找到比这本书更好的关于肯·威尔伯思想的入门书了。它将进化、意识和我们走向全新的发展阶段的能力纳入到观察的视野中。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在你选择任何一条通向智慧的道路时,它可以使你避免许多错误的步骤和错误的方向改变。 后记 大概是2001年12月底一天的晚上,我坐在电脑前修改《万物简史》的译文第二章“神秘的冲动”。这一章主要是在论述一种进化观。肯·威尔伯的思想和论述方式,我以前很不熟悉,所以感到不大适应,有一些似懂非懂。我继续工作下去。在修改到第二章的结尾处时,我忽然有所悟,理解了他所讲的“进化”的含义,由于这一理解,以往所思考的不少问题也一下豁然贯通。我起身离开电脑,走到楼下的花园。那天天气较冷,我下楼时穿了羽绒服,并且把帽子戴上。当时已经是夜里11点。我在花园里绕着圈散步,消化肯·威尔伯的论述给我的启迪。我走着、走着,那种兴奋劲儿一点都没有消失。走了一会儿,感到热,就把羽绒服的帽子翻到了脑后……这样,不知不觉,一走就走了两个钟头,等我平静下来,已是凌晨1点钟。这是一种非常愉快的由于智能的撞击而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许类似佛家所说的“开悟”。记得将近20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时也有类似的感觉。 在本书的译稿完成后,我曾经把它给几位朋友看,他们共同的感受是“有劲”、“有嚼头”。我想到美国的托尼·舒瓦茨先生在本书的前言中的话:“这本书的内容精练而紧凑。”“精练”的原文是“lean”,有脂肪少的,或没有脂肪的瘦肉之意。他们对这本书的感受,也正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一感觉。不过,我更愿意把肯·威尔伯的思想比做一座高山。我们平时在大城市里按部就班地生活,肌肉萎缩了,心情厌倦了,肠胃不消化了。现在我们想呼吸新鲜的空气,想接触大自然,想活动活动身体,于是我们可以登山。不过,肯·威尔伯是这样一座山,登时需要费一些劲,但一旦登上去,却可以产生一种站在高山俯瞰人寰的清明的感觉。很多以前不清晰的、朦胧的问题,可以变得清晰起来。 如果你仅仅是为了休闲,想轻松一下,随便翻一翻,浅尝辄止,读肯·威尔伯的著作恐怕不会是你最佳的选择。如果你想在思想上有较大的启迪,那么认真读下去,肯定会有收获。我自己就是一个受益者,他的书解决了我的不少困惑。我这几年在心理状态上有所进步,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他的书的启迪也不无关系。我感到自己的接纳性增加了,对世界、对生命更加热爱了。能量更畅通了,原发性、创造力增加了。有时候,也能够体会到他在书中描述的“空”的感觉。人们常常把佛教的“空”理解为什么都没有,其实,“空”是一种广阔的自由感: 当你倒推进入这个纯粹主观性,纯粹的观者,你不会把它看成一个客体——你不能把它看成一个客体,这是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客体!你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只要你平静地静止在这个观照的觉识中——注视着身体、心智以及自然飘浮——你可能会开始注意到你实际感受到的是自由的感觉,一种解脱的感觉,一种不被你所看到的客体束缚的感觉。你什么也看不到,你只是静止在广阔的自由当中。 在你面前白云飘荡过去,你的思想飘荡过去,你的身体的感觉飘荡过去,而你并不是它们。你是这些客体来来往往的广阔的自由空间。你是一块空地,你是空,你是一个广大的空间,所有的客体在其中来来往往。白云、感觉、思想来来往往,但你并不是它们。你是浩瀚的自由感,你是无垠的空,你是无边的空地,正是由此外显才得以发生,停留片刻,随之飘走。(见本书第十三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