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除了与遗传基因、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吃。吃,不仅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需要,还是生命得以充满活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的关键所在。这里,不妨借用一句眼下频频出现的话语:80年代,我们吃的是味道,90年代,我们吃的是品质。今天,我们还要吃出健康。那么,怎样才能吃出健康来呢?
正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大量有关吃与健康关系的资料中遴选出精粹篇章,编辑出这本《吃出健康来》。全书既从客观上介绍为了健康人们应该怎样科学地通过吃来汲取营养,又针对不同的人,介绍了应该吃什么,怎样吃,以及吃的禁忌,还介绍了有助各类病人治疗和康复的食物及其吃法,使人们通过阅读本书,更科学、更理性、更明智地选择最适合于自身的食物,从而在与生相伴的进食中,吃出健康来。
古人说:“能吃就是福”,现代人则是“吃出健康才是福。”要吃出健康,吃出好身体,就要有科学的方法。
饮食的营养、饮食卫生与习惯、食疗与保健、饮食与美容、厨房中的学问、饮食的禁忌、食物相生相克。
人体必需的七种营养素
1.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精华材料,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具体说来.蛋白质在人体内有7大功能:
(1)构成人体组织细胞
人体各器官、组织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食物中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即用以补充因代谢而被破坏的蛋白质,构成细胞的新成分。
(2)促进生长发育
蛋白质对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尤为重要,若在儿时缺乏蛋白质的供给,会使生长缓慢,发育不良。
(3)保证肌体健康
当膳食中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时,可使蛋白质不用于产热,而用于建造和修补组织,以保证肌体的健康。
因此在摄入蛋白质食物的同时,应摄人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4)组成各种酶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解由酶完成,酶主要由蛋白质组成。
(5)参与机体活动
收缩蛋白参与人体内各方面的机械活动,如肢体的活动、心脏的跳动、血管的收缩、肠道的蠕动等。
(6)构成免疫系统
人体有各种各样参与免疫的蛋白,如血浆中的丙种球蛋白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害。
(7)控制与表达遗传信息
含有脱氧核糖核酸的核蛋白是遗传物质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遗传信息的表达,最终以蛋白质形式的多样性来表现。
2.蛋白质的种类
根据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情况,可将食物蛋白质分为三类:
(1)完全蛋白质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充足,比例适当,不但能维持成人的健康.并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如蛋类中的卵清蛋白、卵磷蛋白:奶类中的酪蛋白、乳白蛋白;肉类中的白蛋白、肌蛋白;大豆中的大豆蛋白:小麦中的麦谷蛋白;玉米中的谷蛋白等。婴幼儿及病人宜多食用完全蛋白质。
(2)半完全蛋白质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量不多,比例不适当。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小麦、大麦中的麦胶蛋白。
(3)不完全蛋白质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动物结缔组织和肉皮中的胶质蛋白;玉米中的玉米胶蛋白;豌豆中的豆球蛋白等。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