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潮流,顾客第一——“影视泰斗”邵逸夫的赚钱之道;目光远大,不择细流——香港巨富李嘉诚的致富秘诀;稳健经营,寓瞻远瞩——“世界船王”包玉刚的成功之道;处变不惊;勇于负责——“政企新人”董建华的成功之道;从打工做起,靠买地发迹——“地产大王”黄廷芳的发财轨迹……这是一本展现华人富豪拼搏上进、用智谋、胆略筑造财富人生的通俗读物。书中这些商战经验,如果你先睹,这将使你更快迈向成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名华人富豪的致富之道/成功之道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孟庆轩//侯羽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顺应潮流,顾客第一——“影视泰斗”邵逸夫的赚钱之道;目光远大,不择细流——香港巨富李嘉诚的致富秘诀;稳健经营,寓瞻远瞩——“世界船王”包玉刚的成功之道;处变不惊;勇于负责——“政企新人”董建华的成功之道;从打工做起,靠买地发迹——“地产大王”黄廷芳的发财轨迹……这是一本展现华人富豪拼搏上进、用智谋、胆略筑造财富人生的通俗读物。书中这些商战经验,如果你先睹,这将使你更快迈向成功。 内容推荐 巧妙运作资金,不断拓展市场——中信集团总经理荣智健的致富之道;真诚无价宝,信誉可“腾龙”——腾龙集团总裁冼笃信的致富之道;平易近人,广结善缘——“红色资本家”王光英的齐家治国之道;求变求效,带人带心——“电脑老大”施振荣的经营之道;“女企业家必须有男人的气魄”——“民族工业女主帅”吴舜文的经营之道……本书带你走进百名华人富豪的成功致富之路,吸取他们经验、教训,学习他们的赚钱秘诀,更快更稳地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目录 中国富豪篇 巧妙运作资金 不断拓展市场 ——中信集团总经理荣智健的致富之道 刻苦勤奋 坚韧耐劳 ——华达集团总裁李晓华的致富之道 靠胆略选项 靠政策赚钱 ——福海集团总裁罗忠福的成功之道 真诚无价宝 信誉可“腾龙” ——腾龙集团总裁冼笃信的致富之道 怀大志创业 以养鸡发家 ——韩伟集团总裁韩伟的致富之道 天空有颗“张果喜星” ——果喜集团总裁张果喜的发迹之路 苦钻结硕果 诚实兴大业 ——五○五集团总裁来辉武的成功之道 事事领先 事业惊天 ——益通集团总裁黄振业如何创业致富 纤纤玉女 “家具女王” ——香江集团总经理翟美卿的成功之道 平易近人 广结善缘 ——“红色资本家”王光英的齐家治国之路 “三量”:胆量·肚量·力量 ——台湾“聚财之神”蔡万霖的赚钱奧妙 善选目标 巧用“爱达” ——台湾巨富吴火狮的发迹秘诀 “三大原则”及儒商风雅 ——“水泥大王”辜振甫的赚钱之道 “三才”理念与九大绝招 ——“经营之神”王永庆的致富绝招 不断开拓 绵密“人脉” ——东帝士集团总裁陈由豪的致富之道 决策有据 “整合”营销 ——富邦集团总裁蔡万才的营销策略 致富十八招 ——“赚钱神仙”邱永汉的赚钱秘诀 “追求第一”加“三好一公道” ——“食品泰斗”高清愿的致富之道 善于观察 科学决策 ——宏泰集团总裁林堉磷的成功之道 广结“人脉” 择机而行 ——力霸集团总裁王又曾的发迹秘诀 适应变化 不断开发 ——大同集团总裁林挺生的赚钱术 适应需求 善于自变 ——永丰余集团总裁何寿川的发迹之道 小忍成大谋 ——“超级航运帝国霸主”张荣发的致富之道 “一流经营策略”与名牌之根 ——“世界网球拍大王”罗光男的赚钱秘诀 “三创”:创意·创新·创造 ——“声宝家电王国”总裁陈胜沺的经营之道 “女企业家必须有男人的气魄” ——“民族工业女主帅”吴舜文的经营之道 以“填空”求生存 以“兼并”求发展 ——“世界亚工程塑料大王”许文龙的发展之策 以政促商 以迂为直 ——华荣电缆集团总裁王玉云的赚钱之道 管人管货 严格把关 ——“高雄百货大王”吴耀庭的致富之道 求变求效 带人带心 ——“电脑老大”施振荣的经营之道 学而不厌 求贤若渴 ——“管理鬼才”吴贤二的成功秘诀 知人善用 勇于进取 ——“台湾茶王”李瑞河的成功经验 10年赡钱10亿元 ——利政企业董事长许美丽的致富之道 目光远大 不择细流 ——香港巨富李嘉诚的致富秘诀 先疾后徐 异军突起 ——“地产奇杰”李兆基的成功经验 继业改行 专注一心 ——“超级富豪”李福兆的成功之道 稳健经营 寓瞻远瞩 ——“世界船王”包玉刚的成功之道 勇于创新 善冒风险 ——“工商巨子”霍英东的成功经验 慧眼独具 灵活经营 ——“超级富豪”王德辉、龚如心夫妇的致富之道 敏锐洞察 善于谋略 ——“工业楼宇大王”郭得胜的得胜之道 处变不惊 勇于负责 ——“政企新人”董建华的成功之道 顺应潮流 顾客第一 ——“影视泰斗”邵逸夫的赚钱之道 勤恳踏实 冷静沉着 ——“珠宝之王”郑裕彤的成功之道 学以致用 远见卓识 ——“投资大王”胡应湘的成功之道 猪农出身不自卑 屡经砥砺成大亨 ——“的士大王”胡忠的成功之道 善于把握时机 注意搜罗人才 ——“报界女大王”胡仙的成功之道 出身贫民窟 奋发成大业 ——“塑机大王”蒋震的成功之道 自学成才学识广 “逆反”经营得发迹 ——北海集团主席徐展堂的成功秘诀 审势相机 临机先变 ——“棉纱大王”陈廷骅的成功之道 眼光独到 乘势而进 ——“戏院大王”邱德根的成功之道 服务大众 出奇制胜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的发迹秘诀 重视研究与开发 产品力求多元化 ——“电视机大王”林中翘的成功秘诀 从眼镜学徒到“眼镜大王” ——宝光眼镜公司总裁马宝基的成功之道 “敏、信、创、勤” ——“洋参丸大王”庄永竞的成功要诀 坚持不懈 刻意创新 ——“领带大王”曾宪梓的成功之道 小秘书受气辞职 立门户逞强成王 ——香港“女成衣大王”卢昭红的致富之路 把握时机 以钱赚钱 ——香港“第一阔太”利陆雁群的赚钱之道 从卖表芯到“钟表大王” ——信利公司总裁林伟华的成功之道 追逐利润 淡泊名利 ——“香港裤王”杨钊的成功之道 动作要快 百富寓勤 ——年轻富商梁伯韬的成功之道 眼光独到 以变应变 ——珠宝业新秀陈沛耀的致富之道 忠诚老实 身体力行 ——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的成功之道 泰国华人富豪篇 “三个主义”兴大业 ——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的成功秘诀 承业创业 经营有方 ——“金融巨擘”陈有汉的成功经验 积少聚多 集腋成裘 ——世界著名金融家陈弼臣的成功之道 灵活决策 从容经营 ——“钢铁大王”李石成的成功之道 从打工仔到实业家 ——“实业巨子”谢慧如的成功之路 勤奋诚实 勇于开拓 ——大实业家、经社领袖郑明如的成功秘诀 不怕吃苦 矢志成业 ——“鳄鱼大王”杨海泉的致富之道 勤俭诚信 以文促商 ——“酒店名流”詹美珠的致富之道 攻优夺誉 果断决策 ——“酒店业女大亨”王金玉的成功之道 不断进取 多元发展 ——“钢铁女大王”吴玉音的致富之道 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富豪篇 手法多变 纵横驰骋 ——“亚洲糖王”郭鹤年的致富之道 既善于自力更生 又善于用人之长 ——马来西亚“超级富豪”郭令灿的发迹高招 子继父业 不断超越 ——“金融巨头”黄祖耀的经营之道 云顶开新业 财源滚滚来 ——“超级富豪”林梧桐的致富之道 赤手空拳创大业 ——“酒店大亨”郭芳枫的发家之路 从打工做起 靠买地发迹 ——“地产大王”黄廷芳的发财轨迹 保守举债 灵活经营 ——“酒店富豪”刘耀全的成功之道 互利起家 收购发迹 ——银行家邱德拨的创业之道 目不识丁 亦成富豪 ——“本田大王”骆文秀的致富之道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华人富豪篇 胆大心细 善于冒险 ——华人首富郑周敏的致富之道 多谋合用 多业经营 ——“实业巨子”林绍良的致富之道 有恒——胜不骄,败不馁 ——“汽车大王”谢建隆的成功秘诀 看准市场 贵在神速 ——“木材大王”彭云鹏的发迹秘诀 驾驭机遇 迎接挑战 ——银行界奇才李文正的成功之道 试读章节 巧妙运作资金 不断拓展市场 ——中信集团总经理荣智健的致富之道 中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荣智健,祖籍江苏,1942年出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考入天津大学机电工程系攻读,毕业时适逢“文革”,被送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一个水电站接受“劳动教育”,8年后调入北京电力系统搞研究工作,1978年南下香港创业,仅仅十几年即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他的经营之道,主要是巧妙运作资金,不断拓展市场,把中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办成了国际级大企业,集团资产总值约200亿港元,个人资产也达35亿元,曾荣登中国内地大富豪的榜首。 只身南下,赴港闯荡世界 1978年荣智健南下香港时,先凭借父亲荣毅仁在港积下的几十万港元资本,与两个堂弟开办电子厂,生产电容器、电子表等,后转产集成电路和电脑随机存储器。由于他曾长期在大陆工作,熟悉国内电子产品市场,因而自己厂的出品总是适销对路,获利丰厚。后来,该厂被美国一家电子公司高价收购。荣智健随即用这笔资金在美国合资开办加州自动设计公司,不到10年,资产即从10万港元上升至4.3亿港元。1986年,荣智健正式加人中国国际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当时,他提出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由他选用人才。他说:“恰当的人才是一家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企业管理并不是一个人的事,全凭整体分工合作。”第二是要求公司授予他相当权力,毋须事事请示。这是为了适应国际商海剧烈竞争的需要,便于随机应变。 “移形换景”,收购“泰富发展” 荣智健任香港中信总经理后,第一件大事是提出收购国泰航空股权,但此事受到了董事局许多人的反对,在香港和北京都有人议论纷纷。而荣智健坚持认为,国泰航空当时很赚钱,而且很有发展潜力,因为香港要稳定繁荣,处处都靠运输,不是轮船就是航空,而国泰公司在航空方面已有几十年经验,信誉也很好。父亲支持他这个大胆的设想,于是,1987年2月,香港中信以13亿港元购入了国泰航运12.5%的股权。这是香港中信首项大投资,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投资行动,是很成功的资金运作。 接着,荣智健设计了一次更大更巧妙的资金运作,他用“移形换景”法,收购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然后逐步注入中信资产,这样就可以把中信在港依赖借贷部分的投资,即债项承担,巧妙地转到上市公司。他调查研究后,认为曹光彪控制的泰富发展公司是合适的收购对象。为了转移视线,他提议同时收购香港电讯部分股权,后又增购港龙航空股权。成功的收购之后,“泰富发展”就改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成为香港中信旗下的上市机构,荣智健任董事局主席,在适当条件下,“中信泰富”便可以注入中信资产了。1990年6月,荣智健就把中信名下的12.5%的国泰航空,作价28亿余元,悉数注入中信泰富,接着又将20%的澳门电讯作价2.5亿元,注了进去。 “小蛇吞象”,吃掉“恒昌企业” 荣智健下一个资金运作目标,是要使中信泰富在短期内迅速壮大,能跻身于香港“大行”之列,与英资劲敌太古、会德丰等公司平起平坐。于是,他开始向最赚钱的房地产业发展,试图收购恒昌企业。恒昌企业是多元化大型非上市公司,旗下有7家全资子公司,其中最主要的是经营汽车和零售业的“大昌行”,当时年营业额高达100亿港元,集团名下各类物业在1990年底的营业额就超过了30亿港元。这是一个庞然大物,中信泰富要收购恒昌,实在是以小吃大,因而当时被讥之为“蛇吞象”。荣智健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第一是集团内部有人不同意,第二是中信泰富没有如此庞大的资金。但他决心坚持干到底,一面调集中信泰富最大限度的流动资金,另一面通过各种途径联合友好共同动作。1991年9月,荣智健终于策划成功,收购了恒昌97.12%的股权,其中,中信泰富占36%,其余由各合伙人李嘉诚、郭鹤年、郑裕彤、百富勤等投资,以李嘉诚所占份额最大。荣智健个人也占了一份,为6%,有12.55万多股,若以每股收价330港元计,则他需负担4.9亿港元。派息后恒昌股值大减,中信泰富发新股,又用现金换取李嘉诚等合伙人手中的全部股份,不久就完成了全面收购资产值70多亿港元的恒昌企业,而所用成本净额才40亿港元。恒昌成为香港中信的全资附属公司后,通过中信进军大陆市场,主要从事汽车的贸易、维修、零件供应和食品零售。 接下来,荣智健又把资金运作指向房地产业,接连打了几个漂亮仗。1993年3月,中信泰富与太古地产联手,以成交价28.5亿港元投得一块贵重商业地,计划建120万乎方米商业中心,另有停车位达400个的停车场,于1997年落成。1994年2月,中信泰富又以34亿港元现金及1.5亿港元额外款项,购入香港举业国际集团的愉景湾物业发展及其有关业务的50%权益。这儿除可举建住宅区外,还有愉景湾高尔夫球会、游艇会、康乐会、水陆运输等等。因为接近大屿山新机场和市区,发展前景明显看好。 展望前程,荣智健非常乐观。他认为香港中信的前途与香港本身前途紧密结合,香港可带动内地的发展,内地的发展又推动丁香港的经济,他决心为此作出更大的贡献。 P1-P4 后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参考借鉴了国内外部分文宇资料,由于资料来源庞杂,难以一一加以注明,特向各有关方面深致谢忱和歉意。 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陈国珍、孟 梦、韦 炜 刘 娟、虹 云、林 菲 编著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