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资本市场将在规则体系、市场功能、股东行为、融资方式选择、公司治理、市场有效性和投资理念等多个方面发生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中国资本市场将实现从“货币池”功能到“资产池”功能的转换,资产价格体系将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分离,中国资本市场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股权分置是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最为严重的制度缺陷。它破坏了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共同的利益基础,扭曲了资本市场存量资源的整合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丧失了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是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最为重大、最为繁杂、最为迫切的任务。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意义在于从制度上重造中国的资本市场,其历史地位几乎可以与20世纪90年代初资本市场的建立相提并论。
股权分置是过去15年来支撑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制度平台,当这个制度平台被一个全流通的市场所取代时,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何种程度的变化,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报告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资本市场将在规则体系、市场功能、股东行为、融资方式选择、公司治理、市场有效性和投资理念等多个方面发生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中国资本市场将实现从“货币池”功能到“资产池”功能的转换,资产价格体系将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分离,中国资本市场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论
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
——展望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资本市场若干新特征
分论
分论一 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分析:来自经济学和法学的解释
分论二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市场估值体系:从账面资产到盈利能力
分论三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市场走势分析:从“政策市”到“晴雨表”?
分论四 股权分置改革后资本市场的功能转型:从货币池到资产池
分论五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从一股独大到股权分散化
分论六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东行为新特征:从内部博弈到市场博弈
分论七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从静态目标到动态目标
分论八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如何防范更严重的虚假信息披露
分论九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资本市场规则调整:从封闭走向开放
分论十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控制权市场:大宗交易制度与要约收购制度
分论十一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金融文化与投资理念:从追求价差收益到关注收益与风险的匹配
市场研究
基本分析 2005—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总体分析
技术分析 2005年沪深股票市场技术分析报告
政策分析
政策分析一 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政策评析
政策分析二 2005—2006年中国货币政策评析与展望
政策分析三 2005—2006年中国财政政策评析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 第十届(2006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会议纪要
附录二 专家、学者在“第十届(2006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的发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