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安年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集新世纪以来作者所写百来篇文章,分美国东部行,美国社会生活,美西、美中、夏威夷行,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美国经济生活,美国政治和华人生活等六部分,记叙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次访美的目睹耳闻、所思所议。本书富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涉及20世纪和21世纪的美国诸多问题,更与20、21世纪之交相关,和“9·11”事件的影响相联。可作为学者游记的益智之书,也可视为深度导游的纪实之作,兼具历史和文化的双重品格。

内容推荐

本书第一部分美国东部行和第三部分美西、美中、夏威夷行,分别记述了美国各地的旅游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习俗、随心所得。第二部分美国社会生活和第五部分美国经济生活,通过社会生活、美国网络时代、美国经济生活等专题夹叙夹议美国“9·11”事件前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四部分大学、图书馆、博物馆,集中介绍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第六部分美国政治和华人生活,集中反映了我所见到的当今美国选举政治和美国华人华侨的社会生活、所思所想。为增加直观效果,还选用若干幅即时拍摄的照片附在书中。

目录

自序

美国东部行

怀特普莱斯市的今与昔

查特顿小丘的深秋与早春

自由女神像、艾利斯岛、纽约证券交易所、世界贸易大楼掠影

第一夫人希拉里在纽约州查帕阔的新居

百事可乐总部雕塑园

宾州长木公园纪行

参观纽波特富豪庄园

美国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五月花号船参观记

康州哈特福德行

千岛湖游记

直观尼亚加拉大瀑布

胜古山庄社区

纽约曼哈顿一日游

美国社会生活

野生鹿走进住宅庭院

社区生活管理服务的机械化

美国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场

花园除草、家庭保洁及其他

暴风雪遭遇记

宠物公墓

美国的交通法庭和罚单

美国书店

星条旗在美国

美国的义工和自愿捐献

美国人均一生搬家8次

美国大陆本土135年无战事

“9·11”事件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不是法定国庆日

在美国过万圣节

在美国感受感恩节

美国千禧年圣诞节

人造圣诞树的启示

感受干禧年元旦

龙年春节在美国

美西、美中、夏威夷行

漫游旧金山

加州那帕葡萄园

“伦敦桥”的“克隆”身

大峡谷参观记

胡佛水坝

世界“赌城”之最——拉斯维加斯

各色赌城

加州环球影城和好莱坞贝弗里山庄

加州迪斯尼乐园

加州圣地亚哥观光

圣克鲁斯太平洋岸边

曼哈顿工程和田纳西工程

肯塔基良马中心参观记

穿行阿帕拉契亚山游览大雾山国家公园

珍珠港亚利桑那号纪念馆

檀香山市区游

瓦胡岛精华游

夏威夷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参观记

尽快开通中国一夏威夷旅游线路

大学、图书馆、博物馆

哥伦比亚大学行

耶鲁、哈佛掠影

再访斯坦福大学

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启示

没有围墙的大学和大学的地下城

大学校历课表一条龙三个月前早知道

美国陆、海、空军学校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美国联邦大厅国家纪念馆

亨廷顿图书馆

尼克松图书馆

里根图书馆

亨利克莱故居

俄亥俄历史协会

美国空军博物馆参观记

索默斯镇社会史博物馆

美国经济生活

跨世纪的西部硅谷

由亦凡书库网上图书说起

网上租用录像店

美国网上旅行交通图

改革网费垄断价格势在必行

在美国电影院看电影

与IBM相邻的社区居民还是拨号上网

美国健全的气象预报系统机制的启示

微软操作系统不断补漏使用户大伤脑筋

2000年4月中旬美国股市崩盘记

美国累进所得报税制和减免税制

慎言美国衰落

西部硅谷地区的房价

美国能源富国的夏令时

在美国使用信用卡

美国燃油费飙升,令人叫苦不迭

一美元连锁店在美国

实用性知识性的塑料餐垫

亲历2003年“8·14”美加大停电

老年公寓见闻

访奥伯尼的老朋友姚先生

美国是“老年人的坟墓”吗? 

美国新生婴儿一周医疗费知多少

请住家保姆的经历

美国政治和华人生活

竞选联邦众议员赞助性聚餐会

任人褒贬的历届美国总统

目睹美国威郡选举目的选举

2004年大选超级选举日

2004年美国大选日

美国历史上的总统连任和布什第二任期的命运

记绿宝常青俱乐部活动

在美国白人社区收看中文电视节目

美国的庄严寺、西来寺、大乘寺

纽约噶玛噶举派藏传佛教寺庙

新一代中国留美学生的自强不息

莫老师电脑培训学校参观记

北师大学生成了美籍华人牧师

有感于在美国“招聘特聘岗位教授” 

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义工

访欣欣教育基金会会长

走访北威中文学校

美国的月亮和中国一样圆

试读章节

查特顿小丘的深秋与早春

1999年10月下旬来美已届一月,怀特普莱斯市北查特顿小丘的秋色之美,为我生平所未曾领略,外界的色彩、姿态、情调时时给人以种种体验,在脑际萦回,在心头涌动,我有惊艳之感,以至迷醉其中。

古人写过《秋声赋》,我应当写一篇“秋色赋”,可惜才情不够。秋色,主要是树叶的颜色,作为衬底的天空总是湛蓝的。深秋的叶,绿色已渐淡出,红、黄两色取而代之,除常绿的松柏外,树叶披上了一年之中最多彩易变的颜色,单是红、黄二字,远远不能穷尽其深浅、明暗、老嫩的差别,有的树叶红得娇艳,有的红得深沉;有的黄得明丽,有的黄得成熟;更有的黄红绿兼具,色彩斑斓。细分起来,秋叶的色彩恐怕有十几种以至几十种,可惜我不是学美术的,无法描绘这干差万别的色调。秋叶不止多彩而且多变,有的半株尚绿,半株已红;背阴尚绿,向阳已红;或中心存绿、外缘已变;或今朝绿衣,明日渐渐红裳;今朝尚属嫩黄,数日已呈深棕。更有的在暮秋寒风中他树皆凋,仍灿若明霞,一树火红的或叶片呈深红近紫黑静立屋旁巍然不动的。我们到此已是深秋,或日秋色已深,真是层林尽染,不同身姿不同品种不同色调的树,错落有致,有的亭亭如盖、有的高耸如塔、有的浓荫如伞,更多的婆娑伸展,相互组合,高矮衬托,明暗映照,远近呼应,置身其中,味醇色富,说秋色能醉人,毫不为过。真正体验“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含义韵味。

此地的房舍,均掩映在树丛中,全是独立的House,一座一座的小楼,二层的居多,也有一层和假三层的,木结构,极少的砖瓦水泥。每座小楼的造型几无重复更不雷同,各依房主人的设计显示其独特之处。它们的门、窗、檐、廊、顶、角、开间、边线、烟囱各不相同,或虽局部相似而组合不同,再配以不同的色泽。总体而言,浅色居多,尤以白色和象牙白最多。墙体和屋顶搭配常是白与深灰、米色与棕色、浅绿与墨色、粉红和绛红,既有反差,又很协调,看上去很舒服,很温馨,很活泼明朗,又很有个性。一般House都有车库和专用车道或停车坪,门前有如茵的草地,有悉心养护的花木,树种都经过优选,枝条都经过及时的修剪,庭院不大而各成一景。每一座房子每一个庭院都很耐看,让人流连品味。

P8-9

序言

我们正处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在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全球目光关注最多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强国——美国,另一个是正在崛起中的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美国热”和“中国热”双“热”交织,又形成了“美中关系热”。在一定意义上说,21世纪的和平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和美中关系的走向与互动是密不可分的。

人们总是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喜恶偏好和了解程度看待美国。不管你是爱慕还是厌恶,不管你出于学习、赶超的意图还是批判的需求,都离不开对美国历史和现状的准确认识、了解和把握。我们需要了解和认识一个真实的美国,一个既具体又深入的美国,一个跨世纪的活生生的美国。为了实现我们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一个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锁定的追赶目标,已经不仅是欧盟各国和日本,而是这个迄今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美国。在今天,我们了解和研究美国早已不限于学术层面,无论是学术界、教育界,还是传媒界、经济界、社会各界,谈论的话题往往很难离开美国。在我国,“美”学成了人人谈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从普通老百姓到政府高官概莫能外,无论是文字图书报刊、网络数字音响、还是各类新闻媒体,有关美国的资讯,全都遥遥领先于对其他国家的关注。从上到下、从专业层面到普通大众都十分关注的是,我们所学、所读、所闻、所见和所识是不是一个真实的美国?我们该怎样了解和认识一个真美国?中国的发展需要美国,我们又该怎样借助对美国的了解、认识和思考,扬长避短,建设好我们自己的现代化强国。

了解和认识一个真美国,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是通过纸媒或电子传媒的间接的或表面的观察,就能够真正了解掌握的。即使在美国生活了多少年,如果观察不细、方法不当,带着有色眼镜,先入为主,以论代史,同样难以做到了解和认识一个真美国。作为一个接受传统教育的50年代大学毕业生,坦率地说,我最初是带着“框子”看美国的,受意识形态因素挂帅、生产关系判定是非的影响,所以往往结论和实情不符。

改革开放和实事求是路线为我们研究一个真美国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这时开始,我从对美国一般关注和浓厚兴趣转入了以美国为对象的教学和学术研究阶段。20多年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开放相同步,又和美中正式建交以来的变化相同步。通过对美国和美国历史论著与文献研读、和美国学者的交往、逐步放宽的新闻媒体提供的资讯、与国内同行的相互切磋,尽可能多地了解和认识美国。其间在史实真伪和观点是非的鉴别上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至上和生产关系决定的误导,学习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路线,以社会实践作为衡量和检验是非曲直的惟一和最终标准。1991-1992年,我来到美国东部纽约州首府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和考察,这一年在美国的研修生活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感受结合起来观察问题大有帮助,虽然主要限于在高等学校和知识分子圈内,但是对于了解和认识一个真美国,有了一个“跨越式”发展。以后又有不止一次的机会更加广泛、真切地感受和体察美国,深化了对“真美国”的认识。

从20世纪80年代到1998年,我先后出版了《20世纪美国史》(1989)、《美国的崛起》(1992)、《美国社会经济史论》(1993)、《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1998)等专著,《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1984:)、《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1986)、《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1840-1990)》(1990)、《美国2500历史名人传略》(合作,1996)、《当代美国十大奇案》(1996)等编译著,还有近200篇研究美国问题的文章。此外像《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1997)、《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1996)、《影响世界的100次事件》(1995)、《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合作,1996)等编著、译作以及近百篇论述世界现代的文章,也涉及美国问题。在这些论著中,尽管论述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和坚持社会生产力的检验标准始终没有变,随着时代的变化,对某些问题有了新的了解,认识进一步深入,扩大了一些新的思索课题和领域,对问题的看法和判断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不过总的来说,这些论著中主要部分和多数内容,是偏重于从学术和教学层面上来著述的。

新世纪以来,我的研究重点集中在20世纪资本主义的整体研究上,同时开始系统整理中国美国问题研究的资讯,退休后使我有了相当充分的自由空间,学术工作仍在继续。在赴美探亲逗留的两年左右时间内,能够在美国社区近距离地直面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加深了对美国历史和现状的了解与认识,也能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观察和思考,并及时写下了百万字的日记和随感。积累了较为充实的、历史的、现实的、感性的资料。同时写了近200篇纪实与随想,兼具知识性、可读性与学术性的文章,陆续发表在2002年4月以来本人创办的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上,有的篇章还发表在《美国大观》杂志上。这个网站以其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宗旨,丰富多彩的美国问题为主要内容,受到广大网络读者的欢迎,迄今累计点击人次超过了100万,其中发布涉及美国问题的文章和资讯超过8000篇。

依照笔者多年对美国历史的了解、认识、考察和研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有着五个相互联系和影响明显的特点。第一,美国是年轻快速、实力最强、富有活力的强国。迄今美国的建国史只有229年,远较其他大国年轻。在1815-1894年的80年间,美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跃而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完成了高水准的近代工业化。1894年以来的111年里,美国不仅保持而且全面扩大了在全世界的领先地位。美国一直是迄今世界上最富活力的大国之一。美国民营和国营、集团、私人垄断所有制兼顾,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兼顾政府干预,垄断主体的民主共和制,实行自由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多元化,美利坚文化主体的多元文化,都适合美国国情并有利于美国保持活力。第二,美国是外来移民持续不断的国家。近400年持续不断的外来移民潮,使得今天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移民美国的足迹。这种外来移民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移民活动主要是人民大众开发和建设美国的活动。外来移民深刻影响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美国近代工业化现代化和网络化、美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促进了美国的思想文化多元化。而中国移民也对美国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第三,美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不仅表现在共和制、联邦制、成文宪法、两院制、总统制、两党制、司法制、选举制形式等方面。也反映在执政和在野政党公开的民主争论上。美国式民主也有一个扩大和演变的过程,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还有着民主和改革的传统。第四,美国是商品经济和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作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典型、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典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在世界各国中是少有的。作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国家,美国是后起的,作为现代化发展和组织的国家,美国又是老牌的。它有一部典型的商品经济和现代化生产、销售组织的发展史。美国现代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组织也是同步的。第五,美国也是对外开放和社会机制不断调整的国家。人口流动的王国、对外贸易的超级大国、门户开放式的特色、历经8次改革调整浪潮,都是这一特点的反映。影响当代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经济政策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集中反映在需要处理和协调好重要经济政策上。即改革开放和调整政策、政府干预和市场政策、自由竞争和垄断政策、经济增长和周期政策、贸易自由和保护政策、关税政策和税收政策、财政金融和货币政策、工农商交讯协调政策、社会保障和扶贫政策、持续发展和环境政策。

2001年的“9·11”恐怖组织袭击事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但是上面说到的五个特点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当然某些政策的侧重点会发生相应的调整。跨世纪美国行恰恰使我有机会目睹和思考“9·11”事件前后美国社会生活和政府政策的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和美国历史发展中体现的特点,在我的游记和学术随笔中都有所反映。

和以前的论著相比,本书没有凸显学术性、系统性,倒是多一些生活气息、纪实资讯、随思散记。作为学者游记的益智之书,也可视为深度导游的纪实之作,兼具历史和文化的双重品格,也算是一种尝试。

本书富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涉及20世纪和21世纪的美国诸多问题,更与世纪之交相关,和“9·11”事件的影响相联。本书分6部分一百多篇长短不拘的随笔,大体上涵盖自己对美国社会一些方面的目睹耳闻、所思所议。对于初去美国的朋友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讯。对于去过美国的朋友提供一个参照系,可资比较和思索。对于了解和研究美国的朋友提供了一个观察跨世纪美国的个人视角。对于关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朋友则不妨联系美国想中国,比较两国的不同国情。对于我本人则是如实纪录的观察见闻和思考心得。

本书第一部分美国东部行和第三部分美西、美中、夏威夷行,分别记述了美国各地的旅游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习俗、随心所得。第二部分美国社会生活和第五部分美国经济生活,通过社会生活、美国网络时代、美国经济生活等专题夹叙夹议美国“9·11”事件前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四部分大学、图书馆、博物馆,集中介绍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第六部分美国政治和华人生活,集中反映了我所见到的当今美国选举政治和美国华人华侨的社会生活、所思所想。为增加直观效果,还选用若干幅即时拍摄的照片附在书中。本书相关篇目中引用或综合了公开资讯中提供的资料,这是需要说明的。

时间一晃,新世纪已经走过了五六个年头。作为一个普通学者随着时代的跨越脚步,也会留下自己的足迹,趁还在记忆犹新之际,集结成书,希望读者喜欢,也希望批评指正。

写于2005年9月1日,11月8日修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3: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