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细说秦始皇/帝王系列/细说中国历史人物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子今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想知道“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身世之谜吗?你想知道靳年宫事变、荆轲刺秦、焚书坑儒等历史事件的真相吗?你想知道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历史功绩吗?本书采取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首创的“细说体”写法,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秦始皇赢政的家世、生平和时代。既有真实的历史、又有独到的点评。

内容推荐

本书采取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首创的“细说体”写法,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秦始皇赢政的家世、生平和时代。书中讲述了吕不韦的政治投资、赢政的身世之谜、王太后赵姬的丑闻,以及靳年宫事变、荆轲刺秦、博浪沙、焚书坑儒等历史事件,也反映了秦始皇修建长城、开挖郑国渠、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建立大一统帝国等历史功绩。

目录

总序 郭志坤/1

自序/1

一 东方神鸟的子孙/1

二 西北牧马人/4

三 秦穆公的霸业/7

四 孝公变法/9

五 “徙木立信”/14

六 商鞅的文化肖像/16

七 秦政的基本构架/21

八 秦昭襄王时代/25

九 铁血长平/27

一0 吕不韦的政治赌博/35

一一 情色赵姬/38

一二 出生在邯郸的秦国贵族/40

一三 赢政身世之谜/42

一四 十二岁的秦王/45

一五 仲父的权力/47

一六 虎狼之秦/49

一七 成蠕/51

一八 《吕氏春秋》/53

一九 太后的绯闻/57

二0 长信侯嫪毐/61

二一 蕲年宫政变/63

二二 “吕母冢”遗恨/65

二三 清除吕党/68

二四 迎归太后/70

二五 郑国渠/72

二六 逐客和谏逐客/75

二七 燕太子丹/78

二八 荆轲刺秦/81

二九 韩非之死/84

三O 韩非“忠”的学说/87

三一 秦人虎视天下/91

三二 咸阳北阪的“六国宫室”/93

三三 尉缭和《尉缭子》/95

三四 秦王政战地出巡/97

三五 王翦灭了楚国/100

三六 秦王扫六合/103

三七 “大一统”的实现/106

三八 高渐离/111

三九 始皇帝/113

四0 中国走进了帝制时代/116

四一 三公和九卿/118

四二 “朝议”制度/120

四三 神秘的“六”/122

四四 海内都成了郡县/124

四五 阿房宫/129

四六 洞庭郡通邮/132

四七 巡行陇西和北地/136

四八 东抚东土/138

四九 海上求仙之路/146

五0 “湘君何神?”/149

五一 营造帝陵/152

五二 南平“百越”/157

五三 灵渠奇迹/161

五四 亡秦者胡也/163

五五 蒙恬/166

五六 秦始皇长城和孟姜女传说/168

五七 直道工程/172

五八 统一度量衡/178

五九 车同轨/180

六0 书同文/182

六一 行同伦/184

六二 十二金人/187

六三 秦始皇的海恋情结/191

六四 梦与海神作战/195

六五 徐福的下落/199

六六 巴寡妇清/202

六七 秦始皇身边的博士们/206

六八 秦政:法家思想的实践/208

六九 秦德:鬼脸上的雪花膏/212

七0 封禅泰山/217

七一 秦始皇的形貌音声/220

七二 勤政与独裁/223

七三 秦宫七百处/225

七四 秦始皇的女人们/227

七五 兰池遇险/231

七六 博浪沙/233

七七 “大丈夫当如此也”/236

七八 “彼可取而代也”/239

七九 焚书/242

八0 坑儒/245

八一 焚书遗存/247

八二 焚书的保留之一:医药之书/250

八三 焚书的保留之二:卜筮之书/252

八四 焚书的保留之三:种树之书/255

八五 以吏为师/258

八六 “私学”的中断/260

八七 梁山宫故事/263

八八 扶苏的不同政见/265

八九 华山预言/267

九0 东方“群盗”/270

九一 沙丘噩耗/272

九二 赵高和李斯的政变/274

九三 逼死公子扶苏/276

九四 扶苏的教训/279

九五 “秦储”神话/282

九六 蒙恬之死/287

九七 胡亥登基/290

九八 兵马俑/293

九九 神秘的地宫/295

一00 “从死”制度的延续/299

一0一 秦二世东巡/302

一0二 暴政再次升级/306

一0三 指鹿为马/310

一0四 李斯之死/313

一0五 大泽乡起义/316

一0六 破釜沉舟/319

一0七 血溅望夷宫/321

一0八 二十万秦军降卒被坑杀/323

一0九 秦王子婴出降/325

一一0 楚人一炬/327

一一一 项羽挖了秦始皇陵?/330

一一二 始皇帝死而地分/337

一一三 百代犹行秦政法/341

代结语:毛泽东评价秦始皇/343

试读章节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始皇的生母、吕不韦心爱的女人赵姬是已经先自有孕,而后才归于异人的。

然而,对于这样的说法,明代已经有学者指出是战国时期的“好事者”的捏造。

清代的梁玉绳《史记志疑》据司马迁说赵姬“至大期时”,生下了儿子政,认为本来已经排除了嫌疑,澄清了疑点,人们实在不应当误读《史记》。究竟什么是“大期”呢?这里所说的“大期”,有十月和十二月两种解说,但是无疑都是不能理解为不足月的。

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中有一篇是《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其中对于赵姬身归异人时已经有孕的说法提出质疑。

郭沫若是从三个方面质疑的。

第一,仅见《史记》而为《战国策》所不载,没有其他旁证。

第二,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如像一个刻版印出的文章,情节大类小说。

第三,《史记》的本文即互相矛盾而无法说通。

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见于《史记·春申君列传》和《战国策·楚策四》。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当政贵族首领春申君非常着急,到处访求宜于生养的妇人。然而已经进献多人,还是没有一个人怀孕。

春申君门下舍人李园有一位漂亮的妹妹李环。李园想把李环献给楚王,又担心楚王不能让她怀孕,终将失宠。他设法让李环和春申君相见。李环于是得到春申君爱幸。得知李环有了身孕之后,兄妹商议,说服春申君将李环进献楚王。春申君本来就担心楚王无子,死后可能传位于弟,自己的地位将会动摇,于是欣然赞同。李环得幸于楚考烈王,终于生子之后,子立为太子,李环立为王后。楚王宠信李园,李园得以执掌国中大政。他担心春申君会泄漏秘密,私下养刺客,想杀春申君灭口。楚考烈王去世后,太子即位,是为楚幽王。春申君身为新王之父,却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最终还是被李园设计刺死,他的全家也惨遭杀害。

郭沫若认为,吕不韦的故事其实来自春申君的故事。

郭沫若还提出了一种推测,他认为关于秦始皇血统的传言,是“西汉初年吕后称制的时候,吕氏之族如吕产吕禄辈仿照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编造的”,“吕后父吕公可能是吕不韦的族人。即使毫无族姓关系,吕后党人为使其称制临朝合理化,亦宜任吕不韦为其族祖,秦始皇为自族父,这样便可对刘氏党人说:天下本是我吕家的天下,你刘家还是从我吕家夺去的。”郭沫若说:“我这自然也只是一种揣测,尚无直接证据,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断言:秦始皇是吕不韦儿子的话,确实是莫须有的事。”

关于秦始皇神秘身世的流言之所以产生和所以流传,可能有多种因素。

自然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也就是如明代学者王世贞在《读书后》一书中所推想的,吕不韦的门客借此传说,又大加渲染,以羽化秦始皇,而六国亡国之人又进一步夸大传播其事,是想让天下之人都知道,在六国灭亡之前,秦国已经先自亡国了。

而后世文人热心炒作这一传闻,以艳市俗,则是出于另外的目的。

中国人长期有异常关心他人私生活的习惯,市井中人特别喜好议论男男女女之间的是是非非。对于许多大人物、公众人物,世俗舆论尤其喜欢在他们的肖像上随意涂抹桃色。正是从这样的心理惯式出发,后来有不少人以轻薄之心议论赢政的身世,甚至有称他为“吕政”的。

实际上,秦始皇私生之说即使属实,这种男女私秘的事情,知情者也只有吕不韦、赵姬。从常理推想,他们都是绝无可能把这既是个人隐私,又是政治机密的内情泄露于外的。

正如一位名叫帅方蔚的清朝学者在他的《咫闻轩剩稿》一书中所说的,即使当时赵姬确实已有身孕,推想知道内情的,只是赵姬和吕不韦,而吕不韦一定会严加保密,这是何等样的事情,难道可以泄露给外人吗?他怀疑这种传闻很可能出自诋毁的动机。他说,战国至于秦统一的时代,正是社会大动荡之际,种种不符合事实的传闻于是纷行于世,而新闻轶事传播更为广泛,自古以来,这种无稽之言而得以在后世盛传的情形难道还少吗?

以严肃的眼光看历史,秦始皇就是秦始皇,赢政也罢,赵政也罢,吕政也罢,都不应当影响我们对于他的历史作用的评价。

现代DNA技术不大可能用来检测古人。即使能够考定秦始皇的真实身世,对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也许,秦始皇的血统,并不是值得我们专心探究的重要的学术问题。P42-44

序言

  秦始皇曾经被称为“千古一帝”。这不仅是因为他实现了统一,建设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创立了一种两千年不曾动摇的制度,还在于他的政治手段、政治品格、政治魄力,确实有独异之处。对于秦始皇的评价,虽然历代多有异议,但是作为一位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有作为的政治人物,大概谁都不能不承认其历史地位的重要。于是,尽管许多人以“虎狼”形容秦始皇的残虐,诗人李白却以“虎视何雄哉”的名句赞美他虎视天下的雄才大略。

不过,人们都知道,凡是体势越雄高的山岭,光亮稍一偏斜,形成的阴影也就越大。

关于秦始皇的书籍,已经有许多部问世。

现在最需要的,可能是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秦始皇传记。当然,文字通俗的史学普及读物,也是社会欢迎的。这种著作,要达到一定的学术层次,却颇有难度。

本书采用黎东方先生的“细说”文体,试图首先将人物故事用比较浅白的语言讲述出来。在有些地方,发表了作者若干思考心得,期望能够引起读者们的思想共鸣。个人私见,如果有批评形式的回应,亦深以为幸。

作为黎东方先生的后辈学人,自知最“不肖”的,是文字的功夫。黎东方先生措辞诙谐,内蕴深刻,又平易近人。作者有心摹仿,却难免画虎不成。这种基本功的差距,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才有了坚持完成这部书稿的勇气。

本书的完成,感谢崔美明先生的鼓励和督促。

写作期间,参与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一次川陕古迹文物的考察,历览有关秦时遗迹遗物,使得对于秦始皇的历史感觉更为真切。古道,古关,古城,古战场,……我们用心读史,也用自己的脚步实践历史的脚步。途中高大伦、李昭和、曾德仁、刘化石、于春、郭富等朋友的关照,至今深心感铭。

仍然在炎热的暑月,作者又应邀参加了“咸阳帝陵文化高层论坛暨成阳城市形象定位研讨会”,再次身临秦都,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和管理天下的地方,感受这位“千古一帝”的风采以及秦始皇时代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风貌。这样的经历,自然也大有益于本书的写作。

谨此感谢为作者提供这一机会的雷依群教授和王海先生,以及给予作者诸多帮助的张在明教授、周苏平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