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失败的国家(滥用权利和践踏民主)/乔姆斯基文集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美)诺姆·乔姆斯基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失败的国家——滥用权利和践踏民主》系诺姆·乔姆斯基2006年最新撰写的一部专著。作品主要论述美国外交和国内政策的最新发展,揭露美国政府为核战争而在全球推行的军事化计划,评述美国占领伊拉克的严重后果,阐述华盛顿政府对国际法则的自我豁免行为,以及美国选举制度的弊端。全书剖析和批叛美国作为全球霸主和世界民主的仲裁者的地位和现状,对研究和分析美国整个国内、国际情况具有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和政论家乔姆斯基2006年的一本新作。

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美国一直声称有权对世界上任何“失败的国家”实施干预、制裁甚至入侵,有权重塑和改造其他国家。但作者指出,美国本身就具有那些所谓“失败的国家”的特征,美国的民主制度正处于严重危机之中,美国政府对本国人民和世界的威胁日趋严重,而它的一系列政策和行动已经把世界置于核战和环境灾难的边缘。

本书介绍了美国外交和国内政策的最新发展;美国占领伊拉克的严重后果及其引发的全球性质疑和反对浪潮;华盛顿政府藐视《联合国宪章》、《日内瓦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法则所带来的恶劣影响;美国的选举制度的弊端已经使之逐步沦落为实现真正民主和有效政治方案的障碍乃至威胁。

这部乔姆斯基发聋振聩的新作,保持了他的政论作品一贯的尖锐性和批判性,对我们了解美国政府的现行政策、国际关系的最新格局,以及为多方位地思考民主制度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和独到的视角。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严峻,可怕,无法逃避

第二章 法外国家

第三章 非法但合理

第四章 推进他国的民主

第五章 确实证据:中东

第六章 推进国内民主

后记

注释

试读章节

半个世纪前的1955年7月,伯特兰·罗素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向全世界人民发出了不寻常的呼吁,让他们“暂时放下”对许多其他问题的强烈感受,把自己“仅仅看作是一个有着杰出历史的物种的一分子,其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希望这个物种消亡”。全世界所面临的抉择是“严峻,可怕,无法逃避的:是让我们亲手毁灭全人类,还是让全人类都来拒绝战争?”

然而,这个世界并没有拒绝战争。恰恰相反,如今的世界霸权力量授予自己任意发动战争的权利,且仅需要一个不甚明确的理由——“预期自卫”。长期以来,美国都以一副自以为是的正直姿态要求其他国家严格遵守国际法、各项条约和国际秩序规则,而自己却对它们视若无物。这种行径在里根和小布什执政时期被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普遍平等是公认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即对自身与对他人至少要用同一标准衡量和要求,当然也可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西方学术界在这方面的口碑却很差,因为他们经常忽略这条原则,即使有人偶尔提及也会被斥为蛮横无理。这对那些自称虔诚的基督徒来说尤为可耻,因为真正的基督徒一定听过“福音书”给伪善者下的定义。

仅靠唱高调,一些评论家就要求我们欣赏政治领袖们对他们“纯净的道德”和“理想主义精神”所做的真诚表白。此类例子举不胜举,著名学者菲利普·泽利科(Zelikow)提出了布什政府“新的道德原则核心”一说。其依据就是布什政府的“官方发言”和一个简单的事实:政府提出了增加发展援助的建议,以及其他富国提供了同他们的经济实力不成比例的一点微薄援助。

那些政治口号的确令人印象深刻。布什总统在2002年3月创立为第三世界提供扶贫资金的“千年挑战账户集团”(Millennium Challenge Corporlation)时说:“我诚挚地许下这个承诺。”可到了2005年布什政府已经削减了数十亿美元的援助预算,该集团只得将那句宣言从它的网站上删除。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在文章里写道,那个集团的总管在“几乎一分钱也没拿出来,无法启动该援助项目”的情况下辞职,而最初的承诺足有100亿美元。与此同时,布什还回绝了托尼·布莱尔提出的将援非资金增加一倍的建议,并表示愿意同其他工业国一道减除非洲国家无法偿还的债务,但前提是必须相应地减少对非援助。萨克斯说,这个举措“等于在一年内判了六百万非洲人死刑,而这些人本来是可以被挽救的”。布什的新任驻联合国大使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在2005年峰会即将召开时赴任,他一上任就立即命令删除所有文件中的“千年发展目标”字样。那些文件是在美国为消除“贫困、性别歧视、饥饿、文盲、夭折、母亲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和疾病”而进行艰苦谈判后精心制定的。

政治口号总是振奋人心的,我们则要奉命去赞美那些口号的制造者,即使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想起了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在其观察录中的观点:美国能够“灭绝印第安人,还在全世界眼里不违背任何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

美国对外政策的主导原则常常被称作“双重标准”。可这个名称有误导性,准确地说那是非常明确肯定的单一标准。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这样解释的:“一切都归自己所有,这……是人类主子们的卑鄙格言。”今天与亚当的时代已有许多不同,但那句可恨的格言依然盛行。

P1-3

序言

在关乎人类权利和利益的诸事当中选出应该居于优先地位的几项,自然是一个主观判断的过程。但无论由谁来选,有几项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直接关系着人类将来能否继续有尊严地生存下去。其中至少有三项:核战争的威胁、全球环境恶化,以及世界第一强国的政府的所作所为正在加大这些灾难发生的可能。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个国家的“政府”,因为美国民众并不愿意那样做。由此又产生了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应该深切关注的第四个问题:公众意愿与公共政策的严重错位。由于这种错位,我们有理由担心“美国的整个‘体制’正面临着实实在在的麻烦——它正在一步一步地摧毁美国在整个历史进程中都信奉的价值观:平等、自由和有意义的民主”。而这种担心是不可能轻易消除的。

这套“体制”正逐渐显现出那些失败的国家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征。所谓失败的国家是现在很流行的一个概念,通常指那些被看作是对美国存在潜在威胁的国家(如伊拉克),或是需要通过干预把其国民从严重的国内危机中解救出来的国家(如海地)。尽管有人承认这个概念“不准确得令人失望”,可它所归纳的失败的国家所拥有的一些主要特征确实存在。其中一个特点是这些国家都不能或无意去保护他们的公民不受暴力甚至可能是毁灭性灾难的侵害。另一个是他们都习惯于无视国内或国际法的存在,因而肆意侵略和滥用暴力。如果他们有某种民主的形式的话,他们那些法定的民主机构也会因国家巨大的“民主赤字”而毫无实际作用。

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当中,有一些是很不易的,而且其中有一件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自身——就像照镜子一样。如果这样做,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的祖国也有那些“失败国家”的特征。诚然,对于关心各自的国家和后代的人们来说,承认这一点是件十分难受的事。之所以说“各自的国家”,不仅是因为美国有着广泛的海外势力范围,还因为我们面临的威胁在时空上都不局限于美国本土。

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了由于美国践踏国际法、滥用强大力量所造成的安全威胁和毁灭风险日益上升。无论人们如何对相关的威胁进行评估,这都是美国公民特别关注的焦点。第二部分主要用来分析美国的民主机构,在上流社会文化中它们被如何看待,它们在现实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包括怎样在国外“推进民主进程”和在国内形成民主体制。

这些问题产生于不同的背景之中,但彼此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为避免在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加的脚注过多,一些被引用的内容如果出自我近期出版的书中,我将不再介绍其来源。

后记

熟悉历史的人都不会奇怪民主赤字越来越高的美国还宣称要履行“弥赛亚使命”,给苦难的世界带去民主。霸权者常常使用各种暴力来展示自己高尚的目标,美国推进海外民主时也是如此。在一定的条件下,美国也的确接受某些形式的民主。正像倡导“民主推进”的权威学者所说,我们在国外看到了一条“清晰的轨迹”:如果而且只有民主符合美国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它才会被美国认可(托马斯·卡罗瑟斯)。这条原则在美国国内同样适用,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美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着一个根本性难题,这个问题有时会被某些鸽派极端自由主义者直率地承认下来,例如,专为卡特总统提供拉美问题咨询的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帕斯特(Robert Pastor)就是其中之一。帕斯特解释了美国为什么一定要在尼加拉瓜支持残酷腐败的索摩查政权,而且在无法继续扶植这个政权后还全力在那个国家保留美国训练的国民卫队,甚至在这支军队“像对待敌人那样残忍地”屠杀了四万名左右的本国公民时仍不改变态度。帕斯特的理由听起来很耳熟:“美国并不想控制尼加拉瓜或那个地区的其他国家,但也不愿那里的形势发展超出自己的控制能力。美国希望尼加拉瓜能独立,但前提是这不会影响美国在那儿的利益。”

布什政府的策划者们在美国入侵伊拉克后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局。他们想要伊拉克“独立,除非这会影响美国在伊拉克的利益”。因此伊拉克必须是一个主权和民主的国家,但这种主权和民主又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一定要把它建成一个听话的附庸国,就像遵循传统秩序的中美洲国家。总的来看,这一常见的模式会给受害国带去极端反动的体制结构。比如,克里姆林宫能同时维持几个卫星国,让其国内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去控制它们,自己只需要摆出铁拳威慑它们。德国甚至在战争状态下都能对被占领的欧洲国家实施这样的控制。日本则是一面打仗一面统治满洲(它的伪满洲国)。法西斯意大利则为了类似的结果在北非制造了大屠杀,那种屠杀行径决不会影响到它在西方的良好形象,或许还给希特勒带去了启发。传统的帝国秩序和新殖民主义秩序给人异曲同工的感觉。

可事实已经证明,美国要在伊拉克达到像上述国家那样的传统目标,其难度超出它的想象,尽管本书前文提到过,伊拉克的总体形势对美国而言是非常有利的。美国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让伊拉克独立,另一方面又要紧紧地控制这个国家,这个矛盾问题从入侵后不久就以一种严酷的外表浮出水面,因为侵略者在伊拉克民众的非暴力抵制下被迫允许伊拉克拥有比他们预期中多得多的主动权。这种结局让侵略者脑中出现了一个噩梦般的前景:拥有一定主权和民主的伊拉克国内的什叶派穆斯林,同伊朗及邻近的沙特阿拉伯的什叶派聚居区可能组成一个松散的什叶派联盟,这个组织控制着世界大部分石油资源,而且不受华盛顿支配。

局势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伊朗可能不再指望欧洲能摆脱美国的影响,转而投向东方。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塞利格·哈里森(Selig Harrison)谈论过一个非常有关联的背景,他认为:“伊朗与欧盟间的核谈判存在着一个基础条件,可欧盟由于受到了美国掣肘,没能遵守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欧盟则向它提供安全保障。双方的联合声明说得非常的“清晰,上面写着,‘双方都接受的协定’,不仅包括伊朗方面的‘客观保证’,即它的核计划‘仅限于和平用途’,还有欧盟‘对伊朗国家安全的坚定承诺’”。

协议中说的“安全”,很明显就是指要阻止美国和以色列(准备)轰炸伊朗的活动。这方面有一个常被引用的先例:以色列于1981年轰炸了伊拉克的奥西拉克核反应堆,似乎就是此举促使萨达姆启动了核武器研究计划,这个例子又一次证明了暴力只会引发暴力。华盛顿肯定也明白,如果对伊朗采取相似的打击措施,会立即招致它的报复。在什叶派颇有号召力的教士穆克塔达·萨德尔一次访问德黑兰时对外发出警告说,不论何时只要伊朗遭到了攻击,他的武装组织将保卫伊朗。《华盛顿邮报》评论说:“这是那里发来的最强的信号之一,如果西方与伊朗发生冲突,伊拉克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战场,引来可怕的伊拉克什叶派武装组织,甚至还可能招来美国亲手训练的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体的军队,这些军队出于对伊朗的同情也会同美军交战。”拥护萨德尔的团体在2005年12月的大选中所获颇丰,它可能即将成为伊拉克最强大的单一政治力量。它正在有意识地效仿其他成功的伊斯兰组织的模式,将对军事占领的有力抵抗与参加底层社会组织及帮助穷人结合起来,巴勒斯坦的哈马斯就是这样做的。

……

书评(媒体评论)

就其思想的广博性、新颖性、震撼力和影响力而言,乔姆斯基可能是在世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

——《纽约时报书评》

乔姆斯基以无情的逻辑,引导我们仔细倾听领袖们的言论,甄别他们所省略的东西……不管是否同意,我们无法忽略他的观点。

——《商业周刊》

乔姆斯基的作品是理性和激情的混合体。他述说的是我们不愿听,也不愿记住的东西,然而,如果文明要延续下去,这些却是我们必须知道和不能遗忘的东西。

——马库斯·G·拉斯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