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金融理论界对股市价格形成机制的系统性、综合性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而本书试图从系统性、综合性的角度出发,采用以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为主要手段的方法,通过数量指标揭示出中国股市的股价形成机制。本书堪称近期金融学学术研究方面的佳作。
导言
第一章现代股票定价理论的考察及在内地股市的应用
第一节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MPT)
第二节有效市场假说(EMH)
第三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发展和回顾
二、中国股市CAPM的相关研究回顾
第四节行为金融学理论
一、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
二、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体系
三、中国股市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研究回顾
第五节ARCH模型
一、线性ARCH(P)模型
三、线性GARCH(p,q)模型
三、ARCH—M模型
四、EGARCH(p,q)模型
五、多元ARCH模型(Multivariate ARCH)
六、ARCt{模型在我国股市的应用
第六节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对股票定价的解释
一、市场微观结构理论(Mar-ket Microstructure Tlaeory)的发展
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在中国股市的应用
第七节小结
第二章中国股市价格形成机制的供求因素分析
第一节供求关系的基本模型
第二节股票市场的宏观动态供需均衡
第三节指令驱动和报价驱动的供需分析
一、指令驱动型供需分析
二、做市商的买卖价差模型
第四节信息不对称的供需分析
第五节零和博弈下的供需分析
一、股票交易的特点
二、零和博弈的均衡分析
三、零和博弈模型的数量推导
四、零和博弈模型的结论分析
第六节小结
翦三章中国股市特征分析
第一节中国股市的定位和发展
一、中国股市的定位
二、中国股市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股市的交易体系
一、中国股市的报价机制
二、股价波动的初步特征
三、参与的投资者层次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与股价波动
第一节股票市场的功能
第二节宏观经济与股市
第三节政策与股市波动
第四节中国股市、银行与宏观经济
一、检验指标及数据
二、计算结果及分析
第五节宏观经济指标与股指因果关系检验
一、变量定义
二、相关性分析
三、上证指数收盘价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四、上证指数最高价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五、上证指数最低价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第六节小结
第五章会计信息与价值投资
第一节红利资本化模型
一、红利资本化简化模型
二、两阶段红利资本化模型
三、三阶段红利资本化模型
四、三阶段模型的简化形式——H模型
第二节经济附加值及自由现金流模型
一、资本成本估算
二、自由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报率计算
三、经济附加值的计算
第三节会计信息与中国股市
第四节会计信息与价值投资
一、现金红利与投资期限
二、成长性与投资价值
三、中短期投资的考察
第五节小结
第六章中国股市证券分析师行为考察
第一节中国股市投资者行为特点
第二节证券分析师的荐股效应研究回顾
第三节数据和研究方法
一、检验对象的选择
二、交易数据的选择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分析师荐股的收益效应
一、上升期检验结果
二、下挫期检验结果
三、盘整期检验结果
四、总体检验结果
第五节分析师推荐对量价变动的影响
一、分析师荐股的分阶段影响
二、分析师集中度对个股量价的影响
三、总体的非正常收益率和成交量检验
第六节市场时机选择检验和三因素绩效考察
第七节小结
第七章证券投资基金的行为研究
第一节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对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及文献回顾
一、研究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目的
二、研究回顾
第三节数据和方法
第四节基金收益分析
第五节基金业绩持续性检验
一、毛收益持续性分析
二、风险调整收益持续性检验
三、业绩波动性的考察
第六节市场时机选择能力检验
第七节小结
第八章中国股市量价波动实证检验
第一节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
一、方法与数据
二、结果分析
第二节日期效应
一、中国股市的日期效应
二、周内效应的非正常收益率分析
第三节时间效应对量价波动的影响
一、样本数据选择
二、方法
三、时间效应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中国股市的量价波动特征
第五节中国股市收益率波动实证
一、数据处理及单位根检验
二、收益率序列自相关检验
三、收益率自回归ARCH检验
第六节收益率与成交量
一、收益率与成交量的协整EG检验
二、收益率与成交量线性关系的GARCH检验
三、收益率与成交量非线性关系的GARCH
第七节小结
第九章影响股价运行的制度性因素
第一节公司治理核心问题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一、公司治理体系比较
二、保护投资者权益与公司治理
三、国内上市公司公司治理重点
第二节证券市场违规约束机制的数量分析
一、违规约束机制的核心所在
二、数量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三、结果分析
第十章实证的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