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于家庭,教育改变命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父母,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具有良好的品格,出众的成绩和较强的能力,长大以后能够出人头地,功成名就。作为父母,一相情愿地希望有这样的孩子,可你想过你的孩子希望有什么样的父母吗?你想过你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吗?本书选择了其中较典型的事例,并通过一中一外同一个教育场景的对比,让父母在简短、有趣、真实、生动的故事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其他国家的父母在教育孩子做法上的成功之处,自己在教育孩子做法上的不当之处,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借鉴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从而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教子方式。
当一个孩子受到欺负时,国外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他欺负你是不对的,你要懂得保护自己,必要时你可以寻求帮助;国内的父母则说,你是男孩/你是哥哥,你要让着他,你们要好好相处/到底为什么啊,我跟他爸爸说去……
以小见大。
教育的差距最终造成社会的差距。二十年前的灌溉,二十年后的果实。为了二十年后的孩子以及社会,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家庭开始,从家庭教育的点滴开始,去正视差距,去学习一些合理的家教理念与家教方式。
“苹果教育”
国内场景:
15岁的小刚喜欢说谎,而这与他小时候母亲分苹果有很大关系。
一天,小刚的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小刚一眼就看中了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小刚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小刚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却被弟弟抢先说出了口。妈妈听了,瞪了弟弟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小刚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小刚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小刚。
小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也学会了说谎。
国外场景:
一位美国的名人讲述了自己小时候母亲分苹果的故事。有一天,他的妈妈拿来几个苹果,他自己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他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谁修剪得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三个人开始比赛剪草,到了最后他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他十分感谢母亲。因为母亲让他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对比分析:
上面这两个分苹果的故事,给我们三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教育孩子不要违背天性,扭曲人格;其次,要能够根据孩子的需要,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与教育,使孩子深刻懂得索取与付出之间的关系;再次,要让孩子懂得与别人进行公平竞争。
不可否认,上例中那位中国母亲的观念是正确的,但她的方式却有待商榷,毕竟孩子学会了以说谎的方式获取自己所要的东西。
通常,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常听到站在身后大人说: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这样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家长认为大的就应该让着小的,照顾小的,而从来就不管公平与否。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寻求一种为人上的公平,给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也就如上述第二个例子中的美国母亲那样,苹果究竟分给谁并不是那位母亲说了算,而是给了孩子们一种公平竞争的机会。母亲如此做,大家都会非常地努力,同时输者与赢者都会有良好的情绪。因此,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赢得了苹果的哥哥在后来能够正常发展。
孩子能否得以健康的成长,正是缘于生活当中类似一件一件小事的积累,最终才形成了他们的人生观与生活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家长通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用一句话归结就是:生活无小事,孩子无小事,教育无小事。
P6-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父母,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具有良好的品格,出众的成绩和较强的能力,长大以后能够出人头地,功成名就。
作为父母,一相情愿地希望有这样的孩子,可你想过你的孩子希望有什么样的父母吗?你想过你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吗?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沉甸甸的希望压得孩子快要喘不过气来。看看今天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天天背着大大的书包,早上睡眼朦咙地去上学,晚上挑灯夜战到很晚,周末、假期更是在不同的补习班、训练班之间来回奔波,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训练,他们的童年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可是这样做,孩子的学习就一定会上去吗?孩子的能力就一定会增强吗?孩子长大以后就一定会有出息吗?孩子的未来就一定会一片光明吗?
事实并非如此。
越来越多的孩子逃学、说谎、自卑、敏感、任性、懒散、生活自理能力差、花钱大手大脚、不懂礼貌……这些问题令很多父母头疼不已。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为孩子付出的一腔心血,就这样付之流水,不但没有收到他们预期的效果,没有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反而走向反面。
为此,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陷入了迷茫,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孩子的教育为什么这么难?
许多父母都忘了这句话:子不教,父之过。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会变成什么样,与父母的教育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作为父母,不要总是去苛求你的孩子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而首先要反省一下你的教育方式,反省一下你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
很多的父母总是感叹,为什么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都出在别人家里?为什么美国、法国、日本、德国会出那么多的世界名人?
天下的父母都有一样的爱子之心,只不过方式不一样,所以就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有人曾经说过,导致两个民族之间经济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国家的教育问题,而教育的根源来自于父母。
每个孩子的天赋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别,站在人生的同一起跑线上,为什么有的孩子在不断地超越,有的孩子却止步不前呢?
父母只是对孩子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可是想到过影响希望实现的根本因素吗?想到过你的教育方法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对比才能显出差别,固步自封永远不会有进步。
为了帮助更多的父母解决教育孩子的烦恼,为了让更多的父母正确地认识自己教育方式的不足,为了让更多的父母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我们特推出了这本教育孩子的书。
诚然,在我国,子女受父母影响和教育而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成功范例不在少数。但由于我国独生子女较多,使得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较普遍存在着一些偏颇,本书仅选择其中较典型的事例,并通过一中一外同一个教育场景的对比,让父母在简短、有趣、真实、生动的故事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其他国家的父母在教育孩子做法上的成功之处,自己在教育孩子做法上的不当之处,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借鉴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从而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教子方式。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概括所有问题的解决之道,本书同样也不例外。
但是每一本用心编出来的书里面,总有智慧的光芒在闪耀,总有灵性的火花在跳动,总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总有恒久的道理可以借鉴。
我们深知,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代人的成长,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明天和未来,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为了国家的明天更加富强,为了民族的明天更加灿烂,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我们在尽着我们的绵薄之力,做着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你看过本书之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新的想法,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新的改变,能让你对孩子的教育更科学、更合理,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王宇
20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