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剑》叁的打斗场面,以深厚的文字功底、诗的笔法糅合极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交融了极深明的图像感与映象化,加上温氏出神入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已成为“超新派武侠”的绝响、“现代派武侠”的经典之作。
其中《勇将》、《麻将》与《锋将》相隔十五年才续写。《锋将》中最后一幕,蔡般若发了一指“石击破水中天”之后,亿万读者终能得知那一仗的战况。
读者在细味此系列作品之时,或许能感觉到与近年韩式映象风格有异曲同韵之妙趣,那是源于《将军剑》系列,早在一九八七年已翻译成韩文,于报刊上每天连载,翻译本更是一出即再版。
温派武侠的影响力早植根于韩国,韩国演员亦因而结缘接演温氏改编的武侠剧。
温瑞安武侠,不单写出感动,还写出了动感来。
《将军剑》叁的打斗场面,以深厚的文字功底、诗的笔法糅合极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交融了极深明的图像感与映象化,加上温氏出神入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已成为“超新派武侠”的绝响、“现代派武侠”的经典之作。
其中《勇将》、《麻将》与《锋将》相隔十五年才续写。《锋将》中最后一幕,蔡般若发了一指“石击破水中天”之后,亿万读者终能得知那一仗的战况。
“我去。”
这是沈虎禅的答案。
也是一个决定。
——虽然这个决定很可能使他坠入万劫不复之境,但沈虎禅还是作了这个决定。
“好,”将军深深地望着他,然后宣布,“你先养伤,我们做好准备,时机一到就出发。”
沈虎禅没有问:什么时候出发?去哪里?怎样才可以见得着万人敌?如何才能杀得了万人敌?
他不问是因为知道,在需要告诉他的时候,将军自然会告诉他,在他不该知道的时候,他问了也是白问。
他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养伤。
——先把伤养好,才能再搏杀。
只有好的体魄,才能干大事。
金银财富、名利美人比起健康,根本不算是什么。
在还没有失去健康之前已省悟到健康的可贵,这才是一个真正自珍自惜自爱的人。
沈虎禅回到“牧羚楼”。
他现在的“责任”是:养伤。
蔡可饥和徐无害送沈虎禅回到厢房。
“将军府里,你要到哪里去都可以,通行无阻,”将军曾这样对他说,“只有一个地方你最好不要乱闯。”
“你住的地方?”沈虎禅随口问。
“我住的地方,是在‘将相门’后东楼南一房,我办事的地方是在‘戏夏台’,跟家人相聚,多在‘观鱼阁’,与朋友聚,则在‘笑悠堂’,平时亦多到后园的‘赐子亭’散散步、练练功夫,一问人便知道坐落在什么地方,很好找。你要找我,随时欢迎。”将军笑道,“但燕兄住在‘听香小榭’,他是我的客人,也是我的敌人,如果没特别的事,或没有他许可,你最好不要去骚扰他。”
“对,你最好不要来骚扰我。”燕赵居然也附和道,“有需要的时候,我自然会去骚扰你的。”
所以在徐无害和蔡可饥送他到了门口的时候,沈虎禅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燕先生住的地方,离我这里近不近?”
“近。”徐无害立刻道,“从这个走廊直行往西折,穿过小竹林、红枫道,在花丛里有三间小屋,其中左首那家,漆上蓝色的,便是燕先生的住处。”
“三间?”、沈虎禅仍不在意地问,“其余二问住的是谁?”
徐无害一时做不了声。
沈虎禅把手一挥,道:“既然不方便,就当我没问过。”
然后推门入室,正要把门关上,见蔡可饥、徐无害二人并未即时离去,便问:“你们有事?”
“沈大哥,谢谢你救了我。”蔡可饥诚挚地道。
沈虎禅沉着地望着他:“你最想说的,还不止这一句。”
“我知道我们可能帮不上什么忙,可是,我们都是将军一手栽培出来的,命是你救的,杀万人敌的时候,请也让我们一起去,尽一份力。”蔡可饥近乎要求似的说。
“你们已几乎死过一次了,”沈虎禅饶有兴趣地望着他们,“你们不怕?”
“既然已经死过了,就没有什么好怕了。”徐无害说,“怕的反而是没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P1-2
对武侠始终未能忘情。
除了《四大名捕》系列,我最想写的,就是《七大寇》的故事。“捕”是正,但“四大名捕”行事手法,本着侠骨仁心,跟“正牌”官方貌合神离,是故“正中带邪”。“七大寇”虽邪,甚至以邪制邪、以暴易暴、以恶斗恶;但“七大寇”行侠仗义,为的是除暴安良,跟邪派黑道处处为敌,是故“邪中有正”。一正一反,似正亦邪,一明一暗,山林庙堂,对比反照。
《七大寇》比《四大名捕》不只是多了些“主角人物”,也添了些“人味”,少了些“制限”。既当“捕快”,说什么也是当官差的,总不能为所欲为,任意杀戮,一味称快。落草为“寇”的,不一定就是败类,只不过是“尚未成功的王”而已。不是有“成王败寇”之说吗?未成功不等同失败,只要未放弃,不过即将成功而已。一旦成事,可能摇身一变成了“王”。未成“王”之前的勇跃奋进者自然都是“寇”,他们更加充满了人性的况味。一旦当权称霸,“人味”就难免减少逊色了。
当寇的打败了他们的“敌人”之后,就能自立为“王”。《将军剑》里的“天敌”,便是“铁剑将军”、“万人敌”,或是沈虎禅自己……观其敌可知其人。看曹孟德的手段如何,得看刘备、孙权是否高明?观察李世民是否英雄盖世,得要观察他对待窦建德、李成吉等人的态度。看《将军剑》,其趣不止于剑,而是在敌;不仅于敌,重点在人。
《将军剑》这系列一直未写完,是为了等待一间有胆色有魄力的出版社。如果我等到了,就一定写完。若等不到,就不写。反正我不须忙着写。可是,待二oo四年上网之后,知道期许者众,我不写下去简直对不起读者,写下去若无创意又对不起自己。
郑板桥有诗云: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山”依旧咬不住,可是“侠义”的观念是我所一早锁定了的,横跨世纪末与千禧初,这精神依然经千锤万炼得生龙活虎,挟泰山以超北海,横空出世,震慑全场,万年不朽,斗志顽强,豪情胜昔!
金庸
近年武侠小说我就看瑞安的了。
古龙(1985年)
温瑞安只要对武侠小说写得再集中一些,那武侠小说以后就看他的了。
倪匡 武侠大师
现在的武侠小说就只剩下温瑞安在独撑大局了。
张彻 武侠电影宗师
温瑞安对英雄侠义、男儿热血的处理,是年轻一辈小说家里最出色的。
步非烟 武侠领军人物
温先生之于武侠犹如韩愈之于唐文学,文起八代之衰,勇夺三军之帅。
小椴 新武侠当红作家
他是深深启迪过我的启蒙老师。
沧月 新武侠当红作家
他是我高山仰止的前辈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