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夜郎之光(当代卷上1976-2002)/贵州名人纪实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运乾
出版社 贵州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该书选择了1976——2002年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内,贵州涌现出来的数十位名人为对象,集中展示他们的奋斗经历、成就贡献与道德情操,其中包括著名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学者和教授等,共同组成了贵州高原灿烂的人才星空。

内容推荐

贵州在新时期涌现的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贵州的骄傲。他们之中不少人贡献突出,成就巨大,风格高尚,德艺双馨,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事业的一支最活跃的力量。本书选择了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数十位精英名流为对象,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组织采写并编辑出版了这本《贵州名人纪实·夜郎之光·当代卷》,集中展示他们的奋斗经历、成就贡献与道德情操。而夜郎精英们的感人事迹,他们的智慧及其辉煌业绩,无疑能增进人们对贵州更全面的了解。

目录

前言

王朝文: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苗族省长

戴秉国:人最要紧的是精神

龙永图:一位搏击世纪风云的贵州人

龙志毅:“政界”作家的绚丽人生

陈沂:“文化将军”的传奇

秦川:为真理而斗争

陈靖:七万里重征第一人

贾若瑜:铁骨将军气如虹

张汉林:重圆中国“入世梦”

王志纲:红遍中国的“谋士”

薛永应:参与构筑生产力经济学殿堂的人

吴筑惠:商界女杰的智慧之花

刘叔仪:文海科峰相映煌

李祥:实现贵州培养理工博士零的突破

吴如嵩:徜徉兵学长河的人

吴若秋:脑外科专家的世界

黄威廉:两岸情缘一片丹心

李桂莲:写在高原大地的辉煌

伍鹏程:从小山村走出来的洋博士

刘扬忠:算事业未居人后

史继忠:在历史的大海深处打捞

熊宗仁:敢闯历史禁区的史学家

顾朴光:触摸历史的面具

谢孝思:百岁难磨赤子心

戴明贤:人间有味是清欢

董克俊:艺术人生

崔文玉:一个作曲家的梦

王鸿儒:大山里走出来的两栖作家

黎焕颐:从炼狱中走出来的诗人

郑君华:没有停靠站的人生

李宽定:给生者以爱给死者以名

李发模:他从山路上走来

王蔚桦:从战士到作家

刘学洙:报人学者两相宜

唐佩琳:中国电视连续剧的拓荒者

后记

试读章节

虽说日子过得艰苦,但意志却磨炼得更加坚强,求知欲也更加旺盛。1959年夏天,戴秉国参加了高考,被四川大学外语系录取。三伏天的铜仁城简单就是一个大火炉,高考就在这里进行。他清楚地记得,自己仅用70分钟就考完了语文,而且由于他对历史有点兴趣,填写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另一所学校的历史专业,四川大学外语专业只是随意填上的,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反倒成就了他的事业。当然,这是后话。

当时的戴秉国身体欠佳,他虽然非常憧憬大学的生活,但感觉自己可能与大学无缘了。考试结束后,他就回家干活种田,也不打听关于高考的任何消息,其问还因为喝山水而患上了持续几个月的痢疾。8月的一天,当偶尔去乡里的弟弟取回早已寄到多日的录取通知书递到他的手上,他才相信这一切不是梦,他激动了。

然而,脸上的笑容还未退去,愁云便已涌上心头。家里没钱怎么办?一定要去成都上大学!年轻的戴秉国第一次如此坚定地为自己的人生作出选择。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几十元盘缠、书杂费却好似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卧在戴家父子面前。全家东拼西凑还是远远不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筹得上学的款项,戴秉国踏上崎岖的山路,决定向母校求援。他相信学校既然培养了我,就肯定能给自己帮助。走在那条他曾经多次往返于学校和家乡之间的小路上,往日遥远的路程仿佛也变短了。然而学校也有难处,对这位优秀的毕业生爱莫能助,戴秉国的眼泪一下子喷涌而出。怎么办?不肯轻易放弃的他决定赶到铜仁,向行署寻求帮助。松桃至铜仁,又是长长的75公里路程,戴秉国义无返顾。走到铜仁,行署文教局的有关人员遗憾地告诉他来晚了,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只能给他15元钱。接过这珍贵的15元钱,戴秉国如获至宝,眼泪又一次夺眶而出。然而,钱还是不够。他抱着最后的希望给父母和哥哥打电报,请求紧急援助。父母和兄长闻讯,又想方设法筹措了30元钱电汇过来,才勉强凑足了费用。

P36

序言

贵州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也是古夜郎国故地。这里山川雄奇,风光壮美,物产丰饶,气候宜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贵州各族人民吸取了中原汉文化及周边多民族文化的营养,创造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地域文化,建设了美好的家园,为祖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为中华民族的强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和民族精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早在西汉武帝年间,以夜郎王多同为代表的各部族首领,在“大一统”精神的感召之下,即顺应历史潮流,向化从风,归服中央王朝;嗣后,多同又应诏亲赴长安,接受汉武帝敕封、授印,使夜郎这块蛮荒、僻远之地,从此纳入了中国版图。’而夜郎人也因此走上了与主流文化会合的道路,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发展了夜郎文化。其间曾出现过如盛览、尹珍等向汉文化虚心问学、还乡传播文明,“首开南疆之学”的一代名士和教育家。可惜夜郎立国两百年后,即遭覆灭,夜郎文化流散到了各个世居民族的文化之中。作为弱势文化,此后虽经唐、宋、元数朝,由于教育未兴,故人才寥寥。至明代贵州立省,则为之一变。太祖朱元璋诏谕中书省臣:“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于是贵州始大力兴学,人才则“联袂而起”:奢香、黄绂、周瑛、徐节、田秋、王训及孙应鳌等,既有名留青史的女政治家,也有著述宏富的学者、诗人。平越卫(今福泉市)人黄绂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为有明贵州名臣之冠”。延至晚明,贵州人才如潘驯、陈尚象、谢三秀、杨龙友及吴中蕃等更极一时之盛。崇祯年间,皇帝下诏“求才”,全国共得10人,而贵州就占了2人,即何腾蛟与丘禾嘉。有明一代,贵州中进士者109人,中举人者1145人。人才之盛,即使是文化向称发达的中原人士,也不能不刮目相看。而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贬至贵州,于龙场悟道,正是在贵州创立了他的心学。清代以后,贵州更出现了如周渔璜、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等名满海内的诗人、西南硕儒及外交家。“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此种评价决非溢美。至近现代则有丁宝桢、陈夔龙、李端菜那样的晚清名臣;有邓恩铭、周达文、邝继勋、龙大道、周逸群、王若飞、周素园、陈曾固、宦乡、韩念龙、雍文涛、周林、徐健生、秦天真、吴实、申云浦、李庭桂等革命家及党的优秀工作者;有乐嘉藻、周恭寿、黄齐生、凌秋鹗、白铁肩、马宗荣、张敷荣、孙铭勋那样的教育家;有姚茫父、严寅亮、邱石冥、蹇先艾、谢六逸、段雪笙、桂百铸、宋吟可、王渔父、袁晓岑、方小石、谢孝思、萧娴、陈恒安那样的作家、艺术家;有丁道衡、乐森碍、罗绳武、刘薰宇、萧文灿、张永立、罗登义等科学家;也有华联辉、华问渠、华之鸿、赖永初等为发展贵州社会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民族工商业者。民国前后即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的贵州人更数不胜数,作为戊戌维新变法前奏的“公车上书”,当时康有为聚十八省举子会议,在签名的600余人中,贵州即占了95人;辛亥首义副总指挥王宪章,“刺袁(世凯)三杰”中的张先培、黄之萌,都是贵州人;与蔡锷同时策划起兵反袁的“天津会议七君子”里,贵州人有王伯群、戴戡、蹇念一、陈国祥4人;辛亥革命后,在全国数十省中,脱离清廷而宣布独立者,贵州名列第六。可见在历史的大变动中,贵州人多得风气之先。而任可澄、张百麟、黄泽霖、钟昌祚、平刚、朱启钤、何应钦、张道藩、袁祖铭、周西成等都是那时期曾经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贵州明清以来人才辈出的事实,还有所谓“六千举人,七百进士”的说法,难怪清人有诗日:“万马如龙出贵州”,即是此种人才大观的真实写照。

贵州历史上人才盛况的出现,无疑是贵州传统文化孕育的结果。贵州传统文化包括夜郎文化与移民文化两部分。夜郎文化是从贵州本土喀斯特山地上生长起来,同时又在与中原文化及多种外来文化碰撞、融合中发展起来的文化。高山深谷间生存环境的艰难,养成了夜郎文化中渴望走出大山、有所作为而又朴实、好学、坚韧、勇于死打硬拼的精神。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自西汉以来,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大移民,所以此种盛况的形成,也与移民文化有关。前述的名人中不少人即是明、清之际调北填南的后裔或抗日战争中移民来黔者。移民文化在进入贵州的不同历史阶段内,带来了那一时期发达地区的先进文化。在与贵州本土文化碰撞和融合中,也吸收了夜郎文化的精华。移民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不安现状,富有创造性及开拓精神,因而扩展了贵州人的心胸,涵养了贵州人的智慧。开放、进取,智慧、坚韧,敢为天下先,是成才者的基本素质及要求。历史进入20世纪之后,欧风东渐,贵州传统文化也经历了一个向着现代性转化的历史过程。这一转化无疑地为贵州开阔了人才成长的空间,留下了丰富的人才储备。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关心贵州,为了支援贵州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批批干部、学生、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来到贵州,为贵州的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作出了无私奉献;与此同时,贵州省各大专院校培养出来的许多优秀人才,也在省内外各条战线上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内,他们之中不少人成了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学者和教授,共同组成了贵州高原群星灿烂的人才星空,闪烁出耀眼的光华。可以说贵州当代人才的成长,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贵州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实现其现代性转化的结果。

贵州在新时期涌现的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贵州的骄傲。他们之中不少人贡献突出,成就巨大,风格高尚,德艺双馨,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事业的一支最活跃的力量。可是历来对他们宣传甚少,集中地宣传则基本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有感于此,我们自动集结起来,选择了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数十位精英名流为对象,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组织采写并编辑出版了这本《贵州名人纪实·夜郎之光·当代卷》,集中展示他们的奋斗经历、成就贡献与道德情操,以期推动我省两个文明建设,增强夜郎人的自信心,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长期以来,出于社会及历史的原因,外界对贵州所知甚少,甚至有过相当程度的误解。而夜郎精英们的感人事迹,他们的智慧及其辉煌业绩,无疑能增进人们对贵州更全面的了解。  

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人才难得。特别是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更是如此。而人才的形成首要之点是发展教育。因此贵州要发展,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培养人才,想方设法地留住人才,细致周到地爱护人才,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人类历史发展到了2l世纪,在这个以知识经济为特点的新的世纪,人才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资源与设备。西部大开发为兴黔富民提供了新一轮历史机遇,这同时也是一场新的竞争。贵州同中西部其他省区一样,都取得了参赛权。参赛中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竞争。贵州只有调动一切人力、财力,大办教育,才能拥有大量人才。而拥有了大量人才,贵州的发展就一定大有希望。基于此,我们将这部荟萃了贵州一流人才的《贵州名人纪实·夜郎之光·当代卷》奉献给读者,应该是适时的,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愿夜郎人才之光发扬光大,引出更多的夜郎精英。

2002年8月7日

后记

在编辑《贵州名人纪实·夜郎之光·当代卷》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几位同人都有一个共同心愿:杀青之日,便是遂了我们心愿之时。一切的艰辛换来了无限的欣慰。真的,回首来路,我们所经历的坎坷与艰难,那是局外人不易体察的。别的不说,单讲我们所列的大多数采写对象,至今仍然肩负重任,还活跃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终日忙碌;而一些精英人物对抛头露面之事又十分谨慎,则约见、采写之难,可以想见。但是编辑、出版这本书的宗旨,一直在激励我们;贵州当代名人们的动人事迹始终在鼓舞我们。在有关部门与采写对象的大力支持下,编辑部与全体特约撰稿人同心协力,历时两年,终于完成了此项工作。现在当这本书奉献在读者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确感到十分欣慰。  

现在我们想要告诉读者的,是与这本书的采写、编辑有关的一些事。《贵州名人纪实·夜郎之光·当代卷》的缘起直到成书的全过程,都坚持了民间操作、民办公助的原则。因此我们在传主的选择、行文及编排上,自由度较大。就传主与撰稿人而言,所提供的材料、事实及撰写的内容,切实地实行文责自负;在编辑方面,则集体商定,自行作主。所有内容力求真实,而在文章形式上则不拘一格,尽量保持作者的特色,以求风格多样。

至于传主入选的范围,我们规定了三条:一是本土产生的贵州名人;二是贵州大专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省内外作出杰出贡献的名人;三是长期在贵州工作并作出特殊贡献的外省籍名人。

入选的标准与条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在业务及学术上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或省管以上的专家,有较高知名度及影响。以专业技术名人为主,党政干部一般未选人,个别特殊的,影响大、知名度高者例外。

由于编辑掌握的信息及本书容量所限,所选传主未能囊括全部贵州精英,少数外地名人,因受时空条件限制,加之我们的人力、财力有限,暂时未能编入,不得不引为憾事,只有留待日后设法弥补。

本书在采编过程中,曾得到贵州省新闻出版局、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民族出版社及一些相关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各位传主、撰稿人及许多老同志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编  者

2002年8月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