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的断案故事集《详刑公案》、《明镜公案》的文言文木刻本编译而成的,书中收集了众多案情复杂、断案巧妙的古代刑事案件,为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幅精彩的断案画面,读来令人回味有颇能发人深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明奇冤录(木刻善本文白对照)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根据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的断案故事集《详刑公案》、《明镜公案》的文言文木刻本编译而成的,书中收集了众多案情复杂、断案巧妙的古代刑事案件,为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幅精彩的断案画面,读来令人回味有颇能发人深思。 内容推荐 本书与《包公案》、《狄公案》不相雷同。它别具一格,案例涉及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丐帮。案情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少露痕迹,即使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司法部门也难侦破。古代偏有那些廉洁为民、胆识过人的官吏诸公,把握住罪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留下的蛛丝马迹,用洞察秋毫的眼力,以铁面无私的魄力去惩恶扬善、锄妖降魔。演绎出一幕幕扣人心弦、妙趣横生的惊险场面……使你读到罪犯伏法、好人昭雪的展眉舒心,令人回味无穷。 目录 谋害类 大明朝的市井画卷渐渐拉开 鸦儿鸣冤 香炉迷案 恶仆谋主 船户谋客 奸情类 巧破杀夫案 忿杀淫妇 诬奸赖骗 孽子当诛 “葫芦僧”判“葫芦案” 和尚犯奸 “冤魂”告状 怒杀奸夫 妖猴奸妇 唆仆奸主 私刑惩奸 巧辨“阴阳人” 智擒真凶 奸杀贞妇 和尚奸拐 痴呆女婿 寡母害子 母女争锋 梦解疑案 翁奸媳之 和尚奸妇 婚姻类 指腹为婚 审金镯 成人之美 两厢情愿 “气”生胎 生怪胎 人命类 两个冤魂 恨杀继母 怒杀淫妇 误杀情人 手足相残 杀夫夺妻 巧法验尸 闻哭辨凶 灭门案 奸僧害命 庙堂藏尸 审蟒蛇 嫁祸于人 和尚娶妻 惩赃官 神灵托梦 怒杀亲夫 盗贼类 妙擒劫贼 引“鱼”上钩 计识盗牛贼 巧用反问计 巧计捕全贼 慧眼识盗 以小儆大 计辨铲瓜人 巧审盗贼 偷鸡敬母 智破金库案 计擒扒手 智擒盗骡贼 德化群盗 苍蝇报案 铁钟辨盗 严惩盗库官 审木牌 巧识盗鸡妇 诈伪类 明辨诬告 巧断私盐案 错认新娘 诬告亲生子 诬母投毒 唆夫盗狗 “会说话”的石佛 贼喊捉贼 道士叛清规 巧辨伤痕 除妖人 争占类 两妇争子 舔犊之情 妙判争牛案 兄弟易家财 伪造田契 判还兄产 八旬翁生子 高利贷 判还民田 离奇婚姻 害人终害己 二仆争鹅 两夫争妻 雪冤类 智惩恶霸 路边孤坟 追封的诰命 梦猿洗冤 疯妇雪冤 井中女尸 “黄金变土块” 真相大白 圣旨有误 抢劫类 “马虎”知县 二仆救主 计捕劫缎贼 杀人的“樵夫” 带血的足迹 审石头 奸拐类 游僧拐妇 淫僧拐妇 试读章节 武昌府江夏县平民郑日新同表弟马泰,从幼小就耍得好。郑日新时常到孝感城贩卖布匹。后来马泰也同去做生意。做了一年买卖,赚钱不少。 第二年正月二十日,郑日新和马泰各带纹银二百两出去。两三天就到阳逻驿了。 郑日新对马泰说:“你我都到孝感一个地方,怕短时间收买不到好多货,时间拖长了又赚不了多少钱,倒不如两人分开走。你去新里,我去城中,怎么样?” 马泰说:“这话正符合我的想法。” 二人进店买酒喝,店主李昭早就是相熟的人,笑着招呼进店,马上摆上酒菜来。 李昭劝说:“这是新年头喝酒,一年只有一回,该多喝几杯呀!” 二人都喝醉了,竭力推辞才没喝了。二人拿出银子付酒钱,李昭客气地不愿收钱,几经谦让后,李昭还是收了钱。三个人分手各走一方。 郑日新去孝感城,临分路时他嘱咐马泰:“你去随时收买了布就陆续雇请挑夫将布挑进城来堆放。” 马泰分路走了,约走了五里路,酒力发作两条腿软,走不动了。便坐在路边凉亭子里休息一会儿,喝醉了酒,不知不觉就躺在亭子上睡熟了。一觉醒来不知早晚,翻身起来看,太阳快落西山了。 他连忙大步往前走。赶了五里来到南脊地方。左右前后一瞧,前不挨村,后不靠店,心里发慌起来,逼着往前走…… 马泰走着走着在山野路上碰见了吴玉。说来真巧,这个吴玉,表面看是个放羊的,实际是个双眼盯着过往客商,想方设法谋财害命的拦路劫贼。 马泰在这进退两难时碰上吴玉。 吴玉对他说:“客官,天快黑了还不投宿。近来这地方不比从前。这前边是荒山野岭,恐怕有拦路抢窃的强盗哇——” 马泰本来心就发慌,听吴玉三言两语戏弄,就越不敢往前走了。 马泰顺口问吴玉:“你家住什么地方?” 吴玉回答:“前边源口就是呀!” 马泰忙说:“既然不远,我打算去你家借宿一夜,明天早上就走,我会多给你钱。” 吴玉假装拒绝地说:“我家又不是客店酒馆,怎么肯留人歇宿?而且床铺又不便。凭你往前边走也好,往后转回也罢,我家住不了。” 马泰求情:“我知道你家不是客店,但念及我是辛苦的出远门的人,亦是你做善事嘛。”马泰好言好语再三求情。 吴玉假装同情样转话:“我看你是个忠厚老实人,说来也是好,我就赶羊同你一道回去。” 两人回到吴家,吴玉对妻子龚氏说:“今天有位客官,晚上在我家借宿,你弄些酒菜来吃。” 他母亲与龚氏,很久以前就讨厌吴玉干这种图财害命、昧良心事。看见将马泰骗进屋来了很不高兴。马泰不知其中奥妙,以为是讨厌自己不该来。 马泰说:“小娘子不要生气,我会重重酬谢你们的。” 龚氏用眼睛向马泰示意叫他快走,马泰仍不理解她的意思。一会儿吴玉走出来,龚氏才赶快进去准备酒菜。 酒菜上桌,吴玉再三劝喝酒。马泰先就醉了才刚醒,又不能推却吴玉的情分,连饮数杯更加醉了。吴玉又用大杯劝酒,马泰杯中下了蒙汗药,喝了昏昏睡去,不省人事。 吴玉送他进小房去睡,等到夜深人静,将马泰身上的钱财全部搜走……将马泰背到源口,脱掉身上衣服,捆块大石头在马泰背上,又背到偏僻的水塘边推入水中……吴玉干这图财害命事已是许多次了。 郑日新到孝感已两三天了。货也收买不少了,并没看见马泰收买了货送来。 郑日新又等了十天还是杳无音讯,郑日新就去新里街去看马泰。郑日新走到生意介绍人杨清的家里。 杨清问:“今年为什么这样迟才来?” 郑日新很诧异地说:“我表弟来你家收买布很久了;我在孝感城中等,他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发货来呢?” 杨清反问:“你哪个表弟?并没来呀!” 郑日新说:“我表弟马泰,过了年就来驻扎你家,为什么推说不知道呢?” 杨新问:“他几时来呢?” 郑日新说:“二十二日我们同到阳逻驿才分开走的。” 满店铺的人都说没有人来,郑日新心中怀疑,又四处打听别的介绍人都说没看见来人。当晚,那杨清备办酒菜给郑日新接风,彼此劝酒,郑日新闷闷不乐。 大家安慰他:“想来你表弟或许到别处买布去了,不是这样,怎么会不见人呢?” 郑日新想:他别的地方都生疏,没有去处。只歇宿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早就到阳逻驿李昭酒店去问。 李昭亦说:“从二十二日分别后就没转来。”郑日新思考:莫非途中被人打抢。他就沿路探问,都说今年并没看见打死人。又转回新里问店子的客人都说是二月到的。郑日新又猜想,这一定是介绍人见他身上银子多,又是孤身一人,就图财害命也说不准。 郑日新对杨清说:“我表弟带二百两银子来你家收买布,一定是你谋财害命把他害死了。我问遍了沿途一带并没发生打抢;假设在途中被贼人打死,也一定有尸体在呀!为什么活活一个人,不知哪里去了呢?” 杨清说:“我家满店都是客人,怎么会干那些事?” 郑日新说:“你店中客人都是二月来的,我表弟想是孤独一人晚上来的,所以被你害了。” 杨清说:“既有客到,四邻岂有没人瞧见;街中间杀人岂没有知道?你平白冤枉我——” 两人争执打起架来,郑日新写信雇人送信回家,又写状告到县衙: “告状人郑日新,系武昌府江夏人。告为虎牙(介绍人古称牙人)谋害事:身与表弟马泰同行买卖。各带本银二百两,前月二十二日阳逻驿分手,身来城中,泰往新里,店主李昭见证。投入虎牙。杨清顿立枭心,图财谋命,情惨昏天。哀爷做主,究尸究财,断填正法,上告。” 孝感知县张时泰准状发牌。次日杨清诉: “诉状人杨清系本县人,诉为栽祸抵饰事:身冤牙行,奉公守法讵恶。郑日新前日飘空来家寻人,马泰到家岂无人见;屋座街心岂敢谋人。窃思非途被盗贼,即恶自谋,患家清穷,诳台抵饰,恳天严鞠,泾渭判然,良不遭陷。上诉。” 县主准诉,发牌拘拿一干人犯齐到公堂研审。 县主问:“郑日新,你告杨清谋死马泰,有什么证据?” 郑日新回答:“奸计多得很,破绽早已弥补,哪有痕迹,求老爷执法追究自然明白。” 杨清说:“郑日新的话,都是昧着良心说冤枉话。马泰并没来家,如果我真的见了他的面,甘心受处死。不用说看见他的银子多少,今年没见他人呀!这一定是郑日新将他害死了,假装告我来遮盖自己。” 郑日新说:“我们在李昭的店子分手,买布各走各的路。” 县主问李昭:“你确实看见他俩分手走的?” 李昭回答:“当天他俩到店喝酒,我认为新年头,照旧办酒菜同饮后,各走一方,我看清楚了的,不敢乱说。” 杨清说:“我家店中,客人很多,马泰走进我家,怎么会没人看见。本店有众多杂工人员可审问,左邻右舍可查。” 县主立即传唤邻居、客人到公堂。 县主问:“你们看见马泰进杨清店子没有?” 客伴杂工回答:“我们都没看见来。” 邻里人回答:“他家来往人多不大清楚。” 郑日新说:“邻里都跟他相熟,即使知晓亦不肯说;这些客人是二月来的,马泰是正月来的他家。二月来的怎么知道正月来的事。大概马泰一人先到,杨清才起不良之心,求老爷按法律断他偿命。” 县主见邻里、客人都说不知晓,杨清也根本不承认。 县主喝令左右人重打杨清三十板,不招又命令上夹棍,杨清受刑不了就乱招认。 县主问:“既然招认谋害,尸体在哪里?原来的银子呢?” 杨清说:“其实没谋害他,老爷的刑罚太厉害受不了,只得屈招。” 县主大怒,又喊夹起,立刻将杨清夹昏死了,很久才苏醒过来。杨清心想,不招亦是死;倒不如暂且招认,等以后有申冤的机会再说。于是招认:“尸体丢进长江,银子已花销完了。”县主见已招认,立即用长枷锁上,提笔判: “审得凶恶杨清,牙侩作话,引客营生。马泰带银来店,遂起觊觎之念。欺身独自,思为利己之谋。夜半行凶,害其身于非命。更阑抬出,弃其尸于长江。自庆财藏囊索,岂思冤枉无辜,害命谋财。俱皆招出,极刑大辟秋时处决。” 杨清的罪拟定已过半年,朝廷委刑部主事魏道亨来湖广恤刑(即视察司刑有无偏差),经过武昌府。 当晚,魏道亨翻阅案卷,凡属本年新案就仔细详看。一会儿精神困倦便斜靠椅打盹,梦见一只兔子戴顶帽子跳过案前,自猜不解。后看到张知县批审语有“冤枉无辜”句才省悟那是“冤”字,这其中一定有冤。 第二天,单传唤杨清一起人犯来研审:问李昭说他们分别走的;杨清邻店都说没看见、不知道。心想:一定是中途有变化。 次日,魏主事推说身染病不坐堂,微服带两个随员往阳逻驿沿路察访。到南脊,看地势很偏僻,想到马泰之死,一定在坡上下这段路,抬头瞧见前边源口,乌鸦成群,栽头啄食荫塘处的什么东西?P3-P8 序言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将流传民间的古代诸公断案故事中《详刑公案》、《明镜公案》的文言文版木刻本译编成此书,供诸君鉴古观今,取其精华,择其善者而从之。 卷首附语:一、在保留古文原意的前提下,用现代汉语“顺通”,未作逐句解读和辞藻润色,以免画蛇添足之嫌;二、确保读者鉴古欣赏及收藏价值观。译文时便对所有“诉讼状”、“判案公告”、“旌表奏章”、“官场公文”包括官衔名称、官场套语、方言俚语等一律原文保留、未作译改。妥当否?希评说。 此书与《包公案》、《狄公案》不相雷同。它别具一格,案例涉及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丐帮。案情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少露痕迹,即使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司法部门也难侦破。古代偏有那些廉洁为民、胆识过人的官吏诸公,把握住罪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留下的蛛丝马迹,用洞察秋毫的眼力,以铁面无私的魄力去惩恶扬善、锄妖降魔。演绎出一幕幕扣人心弦、妙趣横生的惊险场面……使你读到罪犯伏法、好人昭雪的展眉舒心,令人回味无穷。 读好书,如交益友。敬向诸君推荐欣赏。 邱宗周 2007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