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长(0-1岁100%健康开端)/10倍速优质教育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作者 徐浙宁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面对初生的宝宝,你知道如何读懂他们的心灵吗?如何顺利帮助他们发展“联结”,与外界建立安全的关系,用生来的本能与随后习得的本领不断地发展潜能?本书本书为你介绍了0—1岁幼儿的教育方法,包括建立信赖安全感、感觉运动期认知培养、宝宝性格培养等,让你迅速成长为合格的父母。

内容推荐

E:Education,教育,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

M:Motivation,内驱力,发展的内部动力、内在的成熟度:

Co:Cognition,认知能力,认知水平与认知方式:

Cr:Creation,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

成功的教育既有成功的教育过程,也有成功的教育结果:成功的教育过程包含了对教育对象(孩子)内驱力、认知及创造力的尊重、激发与引导;

成功的教育结果必定表现在教育对象(孩子)内驱力、认知及创造力的整合表现上,M、Co、Cr不是加和的关系,而是“积”的关系,是成倍增加或成倍降低的关系。不是10+10+10=30,而是lO×l0×10=1000。

M是个人发展的意愿,是个人追求成熟的内在倾向:C。是个人内外部的“联结”基础,学习的难度将以Co为参照;Cr是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的理由,是将M与co以独特方式展现的智慧。没有M,教育犹如在拖一部笨重的机器;没有Co,教育好比是“对牛弹琴”;没有Cr,教育只不过是在不断重复地画着同样的圆圈。

目录

引言 /l

宝宝心语

 0—3个月的宝宝 /7

 分离焦虑/天赋自信

资料:新生儿的先天反射

 4—6个月的宝宝 /11

 手口协调/秩序感

资料:儿童的秩序

 7—9个月的宝宝 /15

 追寻的冲动,独占欲

资料:自我意识——对自我的认识、体验与控制

 10—12个月的宝宝 /20

 直立与独立/“我”不是东西

资料:婴幼儿主要动作发展顺序一览表

E=MC平方

 认识0--1岁的潜能 /31

 脑的发育/脑重与体重

 100%健康开端 /34

 “爱”的联结(connect)——建立信赖(安全)感,唤醒M(Motivation) /36

 最初的心理危机 /36

资料:孤儿院里的孩子

 贴身“侍卫”——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 /38

资料:“育儿之神”内藤寿七郎的话

 珍惜“吮吸”时刻 /40

资料:剥夺“依恋”的研究

 用“眼神”传递爱 /42

故事:“心不在焉”的妈妈

 自然养育的态度 /44

故事1:火宅的故事/故事2:大象的故事

资料:双生子爬梯实验

 60分主义 /49

 摇篮边的父亲 /52

资料:产后抑郁症

 美好的期待 /59

家庭梦想:对孩子的美好期待

感官的“联结”(connect)——感觉运动期的C平方 /65

 没有“感觉”的世界 /65

资料:感觉剥夺的实验

 精彩的“感觉—运动”世界 /69

资料:“神童”与“感知觉训练”

 丰富的视觉空间 /74

资料:视力发展对照表

 音乐与听觉的联结 /80

资料:音乐与儿童发展

 留意咿呀儿语 /86

家庭互动:您的宝宝在说什么

资料:有趣的语言实验

 热情地与宝宝聊天 /91

资料:宝宝的语言表现与对父母的“聊天”

要求/早期发现听力障碍

 愉悦的“抚触” /97

 充分的爬行 /l00

资料:爬的重要意义

 双手与全脑锻炼 /105

资料:0—1岁宝宝的“动手”历程

 情绪与感知教育 /112

资料:0—l岁宝宝的情绪线索

 图书与阅读 /119

 给宝宝留出“个人空间” /122

 刺激的控制 /127

 玩具 /130

 亲子游戏 /137

问题锦囊

 宝宝的“脾气”是天生的吗 /149

资料:气质的九个维度

 为什么宝宝不会爬 /156

 宝宝为什么爬得到处碰壁 /159

 宝宝为什么这么喜欢吃手 /165

 宝宝为什么爱扔东西 /170

 孩子交给谁带好 /179

 如何面对两代人的育儿代沟 /187

 宝宝为什么不爱吃饭 /191

 脑瘫是怎么回事 /198

资料:0—1岁宝宝动作发展轨迹

附表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期”表

附表2 0—6岁儿童典型玩具与主要玩法一览表

附表3 0—6岁儿童身心特点、主要发展任务与辅助玩具

功能一览表

试读章节

然而,这个时候我又面,1名一个新的“挑战”,就是必须吃一些我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刚开始真不舒服,因为那些东西黏黏糊糊,吞咽起来可没有“乳汁”那么方便。而且非常奇怪,最近我特别喜欢“咬人”,在吃奶的时候总是不小心咬痛妈妈,我的嘴巴里竞然冒出了硬硬的东西,据说叫做“牙”……

                 ——宝宝心语

瞧,4——6个月的宝宝明显比0—3个月的宝宝“成熟”了,别看仅仅几个月,变化却是飞速的,所谓“一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1.手口协调

显而易见,这个时候的宝宝动作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概括而言就是大动作从“躺”到“翻身”、“坐”,精细动作开始发展。

你会发现这个时候的宝宝可以靠着坐稳,俯卧时可以抬头90度,能拾胸,双臂支撑会翻身至仰卧,不久又会做反向动作:而且在扶掖时能站直,能在短时间内自己支撑;尤其是双手开始发挥作用,他们能拿起面前玩具,能把玩具放入口中,还会将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虽然显得有些笨拙:最有特点的当然是“爱吃”,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嘴里送,好像嘴是万能的。

因为动作的发展,宝宝的视野与自主性都增强了,他们开始自己找寻身边的东西,而不再只依赖于大人“递给”他,所以大人们可能要开始新的“紧张”了。好不容易适应了宝宝的吃、喝、拉、撤,现在又要忙着“管好”宝宝的手与口了!

2.秩序感

“秩序”的基础就是“辨认”。

这个时候的宝宝不仅能够辨认出“生人”、“熟人”,而且喜欢长时间的“注视”,会很认真地审视周围的物体与图形,当看见熟悉的人或者玩具时就会发出愉悦的声音:他们开始“咿呀作语”。好像在尝试与你对话;而且也似乎真能听懂语言,只要你叫他的名字,他就会转头来看你。

因为“辨认”,宝宝开始强调“秩序”,也就是一种熟悉感。在大人们看来就是一种“偏爱”了,你会发现这个时候的宝宝特别偏爱某些人、某些玩具、某些图案,甚至某些声音。他喜欢周围的世界保持“秩序”,喜欢熟悉的人给他讲熟悉的话,陪他玩熟悉的游戏。如果有人打破了宝宝的“秩序”,宝宝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宝宝在陌生环境中会“哭”,为什么添加辅食或者给予新玩具时都要“循序渐进”。

宝宝通过与外界的“联结”(connect),缓解着诞生的“分离焦虑”,而“秩序”就是“联结”的集合,宝宝将一个个可靠的联结串起来,形成了一种“秩序”。打破“秩序”,就意味着打破“联结”,也就意味着打破“安全”。这就是宝宝心底的“秩序秘密”。P12-13

序言

“要使孩子的天赋发挥出八九成,必须尽早开始教育。这一点已被后世的生物心理学所证实。因为儿童的潜能有递减法则。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能的儿童,如果从零岁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为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具备80度的能力。如果从10岁才开始教育的话,充其量只能具备60度能力。”

        ——天才卡尔·威特的父亲老卡尔·威特

从受精卵到新生儿、再到l岁的孩子,就像一部浓缩的“进化史”,从单细胞分裂为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游动到爬行,最后到直立。短短不足两年,一个生命完成了物种数亿年的进化,这是不是奇迹呢?0—l岁的宝宝,将无时不带给你惊喜,几天不见,他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进化”让每个生命个体都带着天生的本领来到这个世界,在特定的环境中,个体将开始独特的生命之旅。他们将其独特的遗传密码与环境相连,缔结一个又一个紧密的联系,我们称这个过程为“联结”(connect),或者叫做“关系的建立”。

不同阶段的宝宝将完成不同的“联结”,“联结”是生存的必需,是获得安全、爱、成长的基础,整个生命的历程就是在不断“联结”:初生的宝宝用“吮吸”与母体再次“联结”,从而缓解脱离母体的焦虑;随后通过眼、耳、身体等等感官与外界“联结”,在追随物体、探索环境的过程中与环境“联结”,直到在直立的那一刹那,与“自我”联结了,明白了“我是我,我不再是玩具”。与母亲、与食物、与玩具、与环境、与姓名到与自己的“联结”就是卜1岁宝宝的生命任务,在“联结”中宝宝不断成长,在成长中宝宝不断发展“联结”。就像一只勤劳的蜘蛛在结网,宝宝的网从躺着的世界到爬着的世界、最后结到直立的世界;从母亲的乳房结到整个家、以至外面:从乳汁结到米糊、结到饼干;从混浊的“无我”结到朦胧的“有我”……

看懂了“联结”(connect),也就看懂了宝宝的心灵,顺利帮助宝宝发展了“联结”,也就事半功倍地养育了宝宝。(0—l岁宝宝最重要的“联结”,就是与外界建立安全的关系,用生来的本能与随后习得的本领不断发展着安全的关系,安全的关系是宝宝潜能发展的保障。因此,0—l岁的潜能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宝宝“安全的心灵”,在帮助宝宝建立安全联结的同时,也就最大可能地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翻开扉页就无法放下的书,让人完全耳目一新。我深信,本书将成为儿童养育和心理教育方面最好的参考书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 包蕾萍

集理论思考和丰富咨询经验于一书,徐浙宁博士创造性地提出了E=MC2的教育理念。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优质家教的启蒙读物,还可以为未来研究者提供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生导师  桑标

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专著,也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读者不仅能做一次充满乐趣的旅行,了解孩子的内心,还能接触到西方最新的一些前瞻性理论观点。

如何更智慧地与孩子共处?读完此书后,也许你会发现,答案已经了然于心。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 曹子方

当了20多年的育儿书刊编辑,我读《成长》依然津津有味,且不说它的内容深入浅出,实在具体,其文字叙述的轻松可读也相当难得,说它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后茅塞顿开,并不为过。

         《为了孩子》杂志资深编辑 任雪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