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家孙浩继《重点高中》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教育小说,是《重点高中》的姊妹篇。副校长宋晓丹突然时来运转,不仅扶了正,还兼任教育局的第一副局长。学校的官场也不逊色于社会上的官场。宋晓丹的能力和人品都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她逐步适应官场规则的同时,也是她人格失落的开始。作家以犀利之笔,剖析了教育腐败的一些症结,令人读后有一种隐隐的沉重感。
有一句话叫“身不由己”。不久前的宋晓丹还是位副校长,突然交了官运,不担扶了正,还兼着更高的职务,隐隐约约地,前面好像还有什么似的。于是,善良的人们发现:她变了,不敢认识了;她自己也觉得自己变了……太阳旋转,社会变迁,学校这块净土,也叫人瞠目结舌了……
“魏局长打电话告诉我,宋晓丹的事情就不查了。他还让我转告你,好好工作,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市纪检委、监察局是为好干部保驾护航的。你说,这不是好事吗?”
一昕这个消息,宋晓丹点点头,脸上也轻松了一些:“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不过,我宋晓丹有什么事情怕他们来查呢?我在一高中干了这一年,可以说是清清白白。我倒真希望他们来查一下,给我一个说法。”
“你呀,就别使性子啦,你没听人说么,纪检委有人,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了;纪检委没人,无事可以查出有事,小事可以变成大事。就说来查你的生活作风问题吧,这样的事谁能查得清呢?弄得满城风雨,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这……这倒也是。”宋晓丹听了顾守一的话点头承认。
“晓丹啊,不瞒你说,自从上学期末,魏局长他们离开学校,这件事就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是党委书记,我要为你的行政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这么查你怎么行呢?我就到处找人做工作,光马丽娇,我就找她谈了三次话,还让李振东做他妻子的工作。我真怕你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咱一高中这才刚刚见好,你要出点事儿,学校今后可怎么办呢?”顾守一真诚地说着,两眼一动不动地望着宋晓丹。
宋晓丹知道,这两个多月来,顾守一一直在默默地为她做工作。她上前一把握住了他的手,“顾书记,我真的很感激您,和您这样的老同志搭班子,我什么困难都不怕。谢谢您帮了这么大的忙。”
“忙?我没帮上什么忙呀!”
“您不是找人做工作了吗?”
“是啊,我是找了两个人,可我刚才打电话询问,他们都说没帮说上话,他们还问我,是谁有这么大的力量,把市委牛书记批示要结果的信件都给改变了呢?”
“是谁呢?”宋晓丹问。
“不知道。我也觉得这是个谜。晓丹,你,你自己不知道吗?”顾守一反问。
“我,我哪里知道呢,我是当事人,什么都蒙在鼓里。”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反正是好事。这新学年一开始你就有好事,我看哪,这一年,你会好事不断呀!”顾守一真诚地笑着说。
“好,借你的吉言,新的一年,咱们都好事不断。”宋晓丹赞同地说。
送走顾守一,宋晓丹离开自己的办公室,来到一楼,她想看看新生们的情况,在一年一班的门口,不期而遇地碰到了李振东。
送走了高三毕业班,在李振东的强烈要求下,他来到了一年级,担任一年一班的班主任,语文组长他仍然当着,在一高中的语文教学方面,他还是绝对的权威。这对离异的夫妻,在一年一班的门口碰见,他们四目对视着,两个人的心情各不相同。李振东看着自己的前妻,对她这一年来的工作感到惊讶,没有想到她会把一个声誉狼藉的一高中变成了现在这样,对她的能力表示敬佩,同时,也对自己当年的“不轨”行为深深地后悔。可是悔之晚矣。他知道,他们之间已经不能有“戏”了。宋晓丹看着自己的前夫,对他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勇气和魄力表示敬重。如果说这一年来自己取得的一些成绩的话,李振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对视了足足能有一分钟,还是宋晓丹主动开口:“我到一年级来看看新生,就先到了你们班。”
P2-3
孙浩的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极强的现实主义力量,小说不仅新意颇多,还有相当的深度。他的文字相当精炼,结构的线条相当清晰,故事快捷紧凑。他的作品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也是自然的事情。
——著名文学评论家 何镇邦
孙浩的小说,直面现实,贴近生活,扣紧普遍的社会情绪,具有社会学批评的思想认识价值。
——著名文学评论家 贺绍俊
孙浩的教育小说如同他的官场小说一样吸引人,真实可读,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全国优秀教师 孔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