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金岁月(美国股市中的非凡时刻)/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美)马丁·S.弗里德森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艺术源于生活

本书所剖析的所有牛市无一能与1927~1929年间的神奇态势相提并论。这很可能是因为在大萧条袭来前人们没有表现出其他放纵自身的行为。人们根本不清楚1929年的股市崩盘是否真是1930年经济紧缩的诱因。然而在文学作品中,无论是支持这类主张,还是表明某个凶手干下最终毁灭自己的勾当,都无需过多证据。对于故事作者而言,正是华尔街股市操纵者在“爵士乐时代”表露的贪欲引发了大萧条。

然而对柯立芝新时代的各类描述并未全部沦为一台粗制滥造的戏剧。在W.萨默塞特·毛姆(W.Somerset Maugham)的小说《刀锋》(Razor’sEdge)中,一位因崩盘饱受摧残的可怜经纪人论证了投机的邪恶。

作为配角的亨利·马图林(Henry Maturin)被描绘成一位在大型金融交易中表现强硬的谈判代表,他却虔诚守卫着自己客户的存款。“告诉你吧,”马图林说,“我宁可亏掉自己的钱也不愿看到他们亏钱。”此后的一件轶事表明他说的的确是事实。有一位年长的客户听信自己牧师的建议最近来到交易所想投资1000美元加盟一桩石油生意。马图林不仅拒绝接下订单,还厉声申斥直到那位妇人含泪离去才罢休。之后,他绝妙地在电话里把牧师也厉斥一通。

马图林显然崇信柯立芝的“新时代”。他认为美国正步入一个必将“让过去的成就一文不值的”时代。不过,毛姆笔下的马图林不赞成投机。他用客户的钱投资优质证券,他们的财富则在1918~1926年翻了近一倍,这全都要归功于价格全面上涨的股市。(毛姆的数字与实际情况分毫不差。那一时期的道一琼斯指数上升了91%。)

然而随着股市上涨速度的加快,马图林看到朋友一夜暴富便感到气愤。行事大意又饱受溺爱的儿子怂恿马图林逐渐离弃了原来的保守立场。他开始投身保证金购买,却始终坚称自己没有参与赌博。常识告诉他美国拥有无穷的资源而且什么都无法阻止国家前行。

当股市在1929年10月23日暴跌,马图林起先认为跌价只是纽约经纪人玩的把戏。他一面申斥自己惊慌溃逃的芝加哥同胞,一面向市场注入新现金。崇信他的大批寡妇和养老金领取者听了他的忠告过去从未亏钱,这让他非常骄傲,所以他自掏腰包垫付对方的损失。

马图林自然在10月29日的股灾中走向灭亡,此后不久便死于心脏病。毛姆没有多愁善感地让他摆脱自身的命运。但马图林不是一位极度贪婪的代表,他在文中更多显露出仅次于作者的自以为是。这些叙述真实体现了牛市诱发的心理变化。

顺便提一句,《刀锋》的作者公正地描写了股灾。毛姆的评述似乎轻描淡写,就像书中一个逃脱这场横祸的角色似的:“噢,我没在抱怨。上帝怜惜那些被人剪掉绒毛的羔羊,减弱了风势。”

萨默塞特·毛姆推崇财政独立的概念。“资金,”他写道,“就像第六感,少了它就无法充分利用其他五种感觉。”但毛姆并非投机者。早在股灾爆发前,他就保守地从债券收入中抽出25000美元的特许权使用费进行投资。他口中的投资目的是摆脱为钱写作的境遇,获取自由。可惜毛姆进行交易的经纪行因被指控私占顾客基金,于1921年破产。尽管他最终挽回了2/3的投资,却仍觉得自己被骗了。此后,毛姆通过伯特·阿兰森(Bert Alan—son)参与投资;阿兰森来自旧金山,是他在五年前的夏威夷之旅中结识的一位值得信赖的股票经纪人。阿兰森不仅为作家赢得财富,还成为他的至交,而且始终没有收取管理费。 毛姆津津乐道的一则故事是他曾给阿兰森15000美元进行投资,然后就忘了此事。数年后,毛姆又回想起来,在吃午饭的时候随口提及投资,说想必这笔钱已经亏掉很长时间了。并非如此,他的经纪人回答。多亏经纪人的精心投资,这笔资金现已累计超过100万美元。  尽管故事中的毛姆对钱显得漫不经心,这件轶事却缺乏事实依据。小说家甚至在某些场合里说过一件顺序颠倒的事。他称自己曾向阿兰森透露卢布即将跌落的消息,对方因此感恩于心。据说此事发生在毛姆前往西伯利亚执行一项秘密政府使命的过程中。在这段顺序颠倒的故事里,在毛姆的帮助下收获20万美元利润的阿兰森送给恩公一箱雪茄烟。

P61-63

目录

总序

序言

致谢

作者简介

1908

1915

1927

1928

1933

1935

1954

1958

1975

1995

尾声

参考文献

序言

股市不时迎来令人瞩目的好年景。以1933年为例,标准普尔500指数(Standard&Poor’s 500 Index)获得了自己在20世纪创下的最高总收益率(它反映了股息收入和市价上涨)——53.97%。在最近的1995年,该指标达到36.89%。从1900年起,市场上出现过8次年收益率在这两个数字之间的情况。

想想看,如果你能知道另一个兴旺的年景即将从何时开始,投资会多么简单!你无需为挑选正确的组合或正确的股票费心。无需进出市场,只为从小涨落中赚取微利。相反,你只需购买指数基金并将以后12个月的投资策略交给自动导航装置处理,就必能实现目标。

不幸的是,要绝对确定市场未来是不现实的。但审视过去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从而判断股票将在何时解套。《黄金岁月》力图探究那些线索。我开始研究撰写此书时没有夹带先入之见。然而,结果表明:20世纪10个最兴旺的年景确实拥有某些共同的主题。

我没有把调查的首要问题集中在经济或金融统计上。相反,我悉心观察“黄金岁月”里博识的评论员在荧屏上的论述。《巴伦周刊》(Barron’s)、《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福布斯》(Forbes)、《财富》(Fortune)和《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霉腐的扉页中列陈着价值非凡的见解。其他期刊有很多现已被人遗忘,如《文学文摘》(Literary Digest)、《芒西杂志》(Munsey’s Magazine)和《华尔街杂志》(Magazine of Wall Street);它们同样极富价值。观察事后聪明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对盛世旺年的研究,也让我获益匪浅。

在力图解释超凡市场绩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论证其他投资界老生常谈的有效佐证。结果表明:人们并非总是认为战争能够惠及商业。好莱坞没有在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利用公众的希望逃避的心态。环境中还有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从给他擦鞋男人那里获悉的有关大崩盘(Great Crash)的暗示。与这些神话相伴的却是对“新纪元”(New Era)不断产生的错觉,它让既定的评价标准统统失去效力。

预计到可能出现的批评,请允许我承认日历年份不是用于分析投资回报的唯一有效时间单位。有关牛市话题的优秀作品一直不断反复出现,它们不是涵盖一年的某段时间,就是包罗两个连续的年份。尽管我努力从全球背景评估美国经历的各类事件,跨国比较的范围却还能更广继而产生无穷价值。我选择牺牲广度、深入剖析,确保每页包含数千字。我集中研究一个国家的股市,根据一项简单标准挑选出一些年份作为观察焦点。我最基本的目标是通过一种有趣的方式讲述大牛年里发生的故事。

传记里如果少了一些题外话,故事不仅不完整,更显乏味。我希望一心追寻财富的人原谅我借人物素描加入些许时代气息。人物中不仅不含金融家、记者和政治家,还有投身其他领域并受华尔街瞩目的显要人物。本书收录了罗杰·巴布森(Roger Babson)、露西尔·鲍尔(Lucille Ball)、威廉·詹宁斯·布莱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菲尔·凯睿(Phil Carret)、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约翰-拉斯科布(John Raskob)、沃尔特·温切尔(Walter Winchell)和希西莉娅·威科夫(Ceeelia Wyckoff)等人的事迹,想要找寻其他对市场产生更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并非难事。但这类吹毛求疵意义不大,因为我无意罗列完整的名单。

同理,读者无需费心从本书书名出发,追溯有关锡盘巷[1]的主题。许多章节内的副标题都不是歌词片段。章节中那些源自歌词的副标题未必对应相关歌曲走红的年份。

我为《黄金岁月》增添趣味的尝试绝不能干扰投资者开展严肃的商业活动。我真的相信自己通过钻研一些特定时段,成功开发出一个观察股市的新视角。为了明确内容,在此按照总收益率排出20世纪10个最辉煌的年份。

1933  53.97%

1954  52.62%

1915  50.54%

1935  47.66%

1908  45.78%

1928  43.61%

1958  43.37%

1927  37.48%

1975  37.21%

1995  36.89%

由于1908和1915这两个年份里尚未出现标准普尔500指数,所以引入了考利斯委员会(Cowles Commission)指数(此类数据最初通过原始的霍勒内斯计算机编译得到;该计算机酷似能指出本·格雷厄姆错过20世纪最大一场股票游戏的设备)。特别感谢轮轴交易集团(Arbor Trading Group)的吉姆·比安可(Jim Bianco)帮助汇总这些总收益率。

内容推荐

大熊市的伤痕固然令人心痛神伤,但大牛市的记忆却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黄金岁月——美国股市中的非凡时刻》一书回顾了20世纪美国证券史上10个最兴旺的大牛之年——1908年、1915年、1927年、1928年、1933年、1935年、1954-年、1958年、1975年、1995年,再现了美国股市黄金岁月的狂欢盛宴。

本书对这些牛市年份进行了综合考察和分析,并解析了证券市场等有关经济现象的演变与趋势等,试图从中寻找出股市的不同好时光里某些共同拥有的主题,从而引导读者更好地选择和把握股票交易的机会。作者提出,虽然我们不能精确地预测股市的未来,但通过分析股市历史中那些报酬率丰厚的年份,增强自己的市场洞察力,是可以找到一些线索与答案的,从而把握下一次牛市来临的时机。

毫无疑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该书有助于投资者见微知著,寻找并发现属于自己的黄金岁月!

编辑推荐

股市牛熊交替,大熊市的记忆固然令人心痛神伤,不胜唏嘘,而大牛市的记忆却足以让人热血沸腾,神往不已。本书回顾了20世纪美国股票史上10个最兴旺的大牛之年:1908年、1915年、1927年、1928年、1933年、1935年、1954年、1958年、1975年、1995年,再现了美国股市黄金岁月的狂欢盛宴。本书对这些牛市年份进行了综合考察和分析,并解析了股票市场等有关经济现象的演变与趋势等。本书试图从中寻找出股市的不同好时光里某些共同拥有的主题,从而引导读者更好地选择和把握股票交易的机会。作者提出,虽然我们不能精确地预测股市的未来,但通过分析股市历史中那些报酬率丰厚的年份,增强自己的市场洞察力,还是能够找到一些线索,从而估计下一次牛市的来临。希望投资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寻找并发现属于自己的大牛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