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孜/西藏百年风云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徐平等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一座文化名胜富集的城市,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江孜。本书是作者从1995 年以来四次深入实地调查的结晶,以朴素亲切的语言,200多张图片,全方位地介绍江孜的昨天和今天。要了解西藏,请先了解江孜。本书将带你走近西藏的文化和人民。

内容推荐

江孜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百年以前,面对强大的英帝国主义侵略军,江孜人民以最原始的武器和最英勇的战斗,在中华民族的爱国斗争史上,书写了悲壮的“红河谷”的故事。 

江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吐蕃王朝时期,这里已经人烟稠密,兴旺繁盛。元时修建了白居寺,各方信徒云集,地处沟通南亚的要冲,江孜卡垫名扬四海,工商业繁荣,遂形成西藏历史上的第三大城镇。

江孜是一座文化名胜富集的城市。民主改革以前,江孜是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缩影,构成旧西藏统治基础的政府、寺院、贵族三大领主齐备。至今仍旧完整保存着宗政府、白居寺、帕拉庄园的遗址,形成西藏著名的旅游景点。1994 年元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

江孜是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民主改革以后,江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朗萨姑娘的故乡,善良、勇敢、勤劳的江孜人民,创造了著名的“江孜精神”,粮油总产在西藏自治区名列前茅。改革开放以来,江孜人民又在上海市的对口支援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创造着新的江孜奇迹。

本书是作者从1995年以来四次深入实地调查的结晶,以朴素亲切的语言,200多张图片,全方位地介绍江孜的昨天和今天。要了解西藏,请先了解江孜。本书将带你走近西藏的文化和人民。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为本书题词

目录

第一章 美丽的红河谷

 第一节 地理和历史

 第二节 江孜的概念

 第三节 文化名胜

第二章 英雄城江孜

 第一节 抗英斗争的背景

 第二节 屠杀与反抗 

 第三节 江孜决战

 第四节 历史不会忘记

第三章 江孜革命史

 第一节 江孜解放

 第二节 平息叛乱

 第三节 民主改革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江孜

 第一节 高原上的“文革”风暴

 第二节 西藏人民公社的特征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江孜

 第一节 改革的历程

 第二节 江孜精神

 第三节 江孜农民的经济生活

第六章 日新月异的江孜

 第一节 上海援藏锦上添花

 第二节 全面建设高原小康县

 第三节 三级联创,城乡繁荣

第七章 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第一节 江孜教育大发展

 第二节 江孜交通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江孜邮政通讯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 卫生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

第八章 勤劳善良的江孜人

 第一节 朗萨姑娘的故乡

 第二节 日常用具和民间艺术

 第三节 江孜卡垫及其编织工艺

第九章 江孜的节日和风俗

 第一节 后藏人的年

 第二节 一年中的重要节日

 第三节 婚丧礼俗

 第四节 民间宗教禁忌

第十章 江孜旅游及名胜古迹

 第一节 帕拉庄园

 第二节 宗山城堡

 第三节 白居寺

 第四节 其他风景名胜

 第五节 住宿和交通介绍

后记

试读章节

    第十章 江孜旅游及名胜古迹

近年来,江孜县以开发旅游业为重点,强化品牌优势,积极扶持和壮大特色经济,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

有“英雄城”之称的江孜,拥有宗山抗英遗址、白居寺、帕拉庄园、金嘎溶洞等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江孜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确立了“一山、一水、一寺、一园、一景”为重点的景点开发建设思路,结合旧城改造、宗山公园的改扩建,加快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步伐,增强了旅游接待能力。同时狠抓服务质量,提高接待水平,开发相应的旅游纪念品,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和对各项事业的带动作用。200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65万人次,比2001年增长5.1%,旅游业总收入达598万元,比2001年增长11.84%。2003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4~6月份到江孜旅游的人数仅有2157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7月1日,西藏全面接待游客以来,为恢复旅游业,江孜县有关部门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力度,改善景点基础设施,增加10处新的景点吸引海内外游客,据9月份统计,到帕拉庄园的旅游人数为3230人次,参观宗山遗址的有3219人次。2003年江孜县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达6.3万人次,旅游景点门票收入41万多元。

2004年是江孜抗英100周年,借此机会江孜正强力打造“红河谷”旅游品牌,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尽快开发具有江孜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旅游品位,让游客玩得开心、住得舒心、购得放心,欢迎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到江孜旅游!

    第一节 帕拉庄园

帕拉庄园是西藏目前保存基本完好的一处昔日大贵族庄园,它位于距江孜镇约2公里的班觉伦布村,地处年楚河南的平原上,从宗山、白居寺塔或江孜饭店楼上都可以遥望到它和当年属于它的那一大片农田。

帕拉家族是西藏近代史上有名的实力派家族,被列为西藏八大贵族世家之一,这处庄园只是其许多庄园中的一处。庄园主体是三层楼院落建筑。人去楼空的帕拉庄园内,现陈列大量图片和实物,对这个家族的情况有所介绍。通过实地察看,当年贵族家的各式奢华名贵用品、对付农奴的各种刑具,以及与主人的豪宅形成鲜明反差的“朗生”(奴隶)们住的小院,旧日的西藏究竟如何,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P265-266

后记

我是在1991年第一次到江孜的。虽然只是一天时间的走马观花,但仍让我感觉到这座高原小城的厚重,特别是帕拉庄园所在的班觉伦布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5年我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带领四人课题组第二次到江孜,这次是专门来做社会调查的,在班觉伦布村一住就是四个来月。我们到达江孜的时候,正是江孜平原油菜花盛开的季节,第一批援藏的上海干部也来到了江孜。注重文化建设的上海人,立即提出希望我写一本全面介绍江孜的书。

1997年我又只身回到江孜做补充调查,此后围绕班觉伦布村的调查研究,我陆续出版了《西藏农民》、《活在喜马拉雅》、《西藏农民的生活》等学术著作和一批论文及调查报告。但作为全面介绍江孜的著作,却一直没有时间进行写作。2001年夏天,我和同事万德卡尔到江孜做社会调查,第三批援藏的赵卫安书记又旧话重提,热情表示江孜县委、政府将全力支持写好这本书。那一次我们调查了近一个月,但书还是未写出来。

2004年春节前夕,赵卫安先生利用到北京开会的机会,专门与我商谈写书的事情,这让我觉得到了非完成不可的时候。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先生,对家乡江孜充满深情,非常支持这项工作,于是我得以在藏历新年到来之前回到了江孜。这一次我们调查了两个来月,得到从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到江孜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长巴桑亲自落实工作计划,副县长巴旺陪同我们下乡调研,县政府办公室的陈钢、丹增托米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周到细致的帮助,宣传部的姚承平部长和任冬杰先生,倾力配合。从上海休假归来的赵卫安书记,在日喀则遇到我们之后,又驱车陪同我们再次回到江孜“补课”,一气走了许多乡镇,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江孜。2004年的夏天来临之时,第三批援藏干部载誉而归了,又一批上海人来到了江孜。新一届的江孜领导们,对本书的后期工作倾注了同样的热情。

在我以往的江孜调查中,一直是由江热乡的妇联主任德吉担任翻译。我们这次不仅又住进班觉伦布村她的家中,而且将她正在休假的爱人西洛一并劳累,夫妻俩共同担任翻译和向导。除了本书的两位作者外,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研究生曹志安、张凤霞也参加了这次江孜调查,做了许多的工作。

这本书是在匆忙中完成的。虽然有在江孜长期进行社会调查的资料积累,也有江孜前后几任领导的大力支持,但写作的时间并不充分。我只能说完成了一个夙愿,但完成得并不理想。如果还有机会,我会再返江孜,将对江孜的关注和记录继续下去。

感谢江孜干部群众长期给予的帮助,感谢所有参与和给予过支持的朋友们,感谢中国藏学出版社编辑们的辛勤工作,这本书是许多人共同关心和共同努力的成果。

徐平

2004年8目2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