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社会,入木三分;点破人生,事半功倍。
《生活法则》中的101个著名法则,是人人都必须了解的。这些法则经过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学家们和社会学家们的研究及多次验证,被证明是正确的,是客观存在的。掌握这些法则,利用它们,你能改进你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工作到家庭,从精神到物质。如果继续视而不见,你将付出更多代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活法则(彻悟人生的101个著名定律)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王春永 |
出版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剖析社会,入木三分;点破人生,事半功倍。 《生活法则》中的101个著名法则,是人人都必须了解的。这些法则经过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学家们和社会学家们的研究及多次验证,被证明是正确的,是客观存在的。掌握这些法则,利用它们,你能改进你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工作到家庭,从精神到物质。如果继续视而不见,你将付出更多代价。 内容推荐 一本认识自己、改变生活、得到友谊、取得幸福和成功的书! 如果你: *感觉自己眼高手低、壮志难酬 *困在习惯的轨迹之中,得不到自己所要的 *对自己感到厌烦,得过且过 *在没有任何挑战的工作当中耗费精力 *没有激情,没有计划,没有目标 *生活在孤独之中,不知如何改变 …… ——请阅读《生活法则》,它包含了切实可行和现实的忠告,定会使你从中得到启迪。 本书中的101个著名法则,是人人都必须了解的。这些法则经过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学家们和社会学家们的研究及多次验证,被证明是正确的,是客观存在的。掌握这些法则,利用它们,你能改进你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工作到家庭,从精神到物质。如果继续视而不见,你将付出更多代价。 目录 自知法则:发现你自己! 1 认知地图效应 2 法厄同行为 3 投射作用 4 习得性无助行为 5 霍桑效应 6 虚假-致偏差 7 视网膜效应 8 软糖实验 9 叶克斯-道森定律 10 自我服务偏差 11 巴纳姆效应 12 狄德罗效应 13 心理账户 14 直觉决策 15 卡尼曼风险定律 16 小数法则 17 定势理论 18 杰奎斯法则 19 监狱角色模拟实验 20 补偿作用 21 睡眠效应 22 反馈效应 23 过度学习效应 24 培哥效应 25 迁移效应 26 酝酿效应 27 罗森塔尔效应 社会法则:未被发现的机关 28 囚徒困境 29 责任分散效应 30 墨菲定律 31 邦尼人力定律 32 潘多拉效应 33 零和游戏原理 34 路径依赖 35 帕金森定律 36 示范效应 37 德西效应 38 旁观者效应 39 彼得原理 40 沉默的螺旋 41 社会促进效应 42 破窗效应 43 250定律 44 传播扭曲效应 45 完美笑话公式 46 羊群效应 47 右脑幸福定律 48 史华兹论断 49 多米诺效应 50 相关定律 51 外部效应 成功法则:事半功倍的窍门 52 目标法则 53 温水煮蛙效应 54 本领恐慌 55 鱼缸法则 56 卡瑞尔公式 57 凯西定律 58 马蝇效应 59 手表定律 60 苛希纳定律 61 棋盘效应 62 PMA黄金定律 63 优势效应 64 剃刀定律 65 保龄球理论 66 崔西定律 67 艾森豪威尔法则 68 例外原则 69 套裁效应 70 亚里士多德定律 71 权变理论 72 鳄鱼法则 73 颂歌效应 74 斯诺克理论 75 驼峰效应 76 莱斯托夫效应 77 彼得成功定律 78 帕累托法则 交际法则:友谊之门虚掩着 79 暗示效应 80 3对1效应 81 标签效应 82 豪猪法则 83 心理饱和现象 84 门槛效应 85 南风效应 86 泡菜效应 87 纳什均衡 88 生命游戏定律 89 印刻效应 90 首因效应 91 近因效应 92 晕轮效应 93 自己人效应 94 体貌效应 95 阿伦森效应 96 韦伯定律 97 强亨利效应 98 参照点理论 99 冷热水效应 100 仰巴脚效应 101 反映法则 试读章节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把美国人在二战中在广岛和长崎制造的原子弹灾难指斥为人类盲目地玩弄大自然力量,说这是“法厄同行为”。 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的呢? 相传,法厄同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生活在人间的儿子。法厄同长成青年后,赫利俄斯对他许诺,让他随意索取一件礼物,做父亲的都能满足他。话刚说完,法厄同就迫不及待地提出想驾驶父亲的太阳车,因为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太阳神听到儿子的这个过分要求,马上后悔起来。年轻的儿子根本就不可能驾驭得了那喷着熊熊烈火的太阳神驹,坚持的话,只能带来不幸和灾难。但法厄同就是不肯放弃他的毫无理智的请求,由于赫利俄斯已经发了神圣的誓言,便只好无可奈何地同意了。 法厄同跳上马车,高兴地抓起缰绳。四匹长翼的神马看到换了驾驭它们的人,野性复苏了。它们拉着车子离开了原来的轨迹,无论法厄同怎样使劲拉扯缰绳,马儿也感觉不到他微小的力量,后来干脆拉着车子毫无目标地狂奔起来。马儿跑到哪里,大火就燃烧到哪里,所有的森林、城市、生灵都将毁于一旦。 众神之父宙斯担心他的奥林匹斯山也被大火吞噬,就发出闪电击中了这个不自量力的少年。不理智、无理性的法厄同就像流星一样,掉进了厄里达诺斯河。 于是后来人们就常常把不听劝告、不自量力的行为称为法厄同行为。上帝要叫谁毁灭,必先叫他疯狂,也许是对法厄同行为的最真切表述。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不自量力而灭亡者不乏其人。 春秋时代,有一个小国息国生存在郑国和楚国两个大国的夹缝之中。 有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这位息侯一时冲动,就要出兵讨伐郑国,他召集大臣来商议。有的大臣说:“大王和郑国同宗同姓,不要轻易动武。”有的大臣说:“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还有的大臣说:“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 息侯对这些劝阻一点儿也听不进,下令要全体士兵向郑国发起攻击。郑国立刻出兵迎战,息国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当时有人评论这件事情时说道:“息侯犯了五个最大的错误:不估计自己的威望是否比对方高,不掂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持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不久就要灭亡了。” 果然,不过几年,息侯与另一个小国蔡国的国君蔡侯发生矛盾,勾结楚文王灭掉了蔡国。楚文王击败蔡国之后,以巡视为名率兵到了息国都城。息侯亲自迎接,设盛宴为楚王庆功。不料,第二天,楚文王在举行答谢宴会时,布置好伏兵,席间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灭了息国。 息国灭亡了,不过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笑料,就是明知自己没有这样的实力,却还要硬来,那就是自己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罗洪宪有两句诗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这两个比喻是告诉我们,有些客观规律是无法违反的,也有些限制是无法逾越的。做人要量力而行,做事更要量力而行,这就是法厄同行为对我们的启示。P6-7 序言 有付出才能有收获,这似乎是一条亘古不移的社会法则。 然而,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吗?同样的付出就一定能有同样的收获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很多人与我们的年龄、出身、学历甚至能力都相差无几,有些甚至比我们还差一点,却比我们生活得更成功、更快乐。我们每周付出72小时的劳动,得到的可能只是仅能果腹的收入;而他们每周工作不到10个小时,其余的时间用来钓鱼、聊天,可是收入却是我们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原因不在于付出什么和付出多少,而在于付出的方式和方法。 这就像两个拉车前进的人,一个人只顾低头用力向前,一直把自己累得脖子上青筋暴露,后背上大汗淋漓。而另一个人却是拉着车走一段,就抬起头来看一看前面的路,有哪些沟沟坎坎需要绕过,有哪些捷径可以选择。这样,虽然后者付出更少的劳动,但是绝对可以比前者更早到达终点。 这一类情形的极端情形,在战国时代那位叫季梁的人对魏国国王所讲的一个故事中有所体现。 季梁在路上看见一个熟人坐着车子向北走,于是就问他到哪里去。 那人对季梁说:“我是到楚国去的。” 季梁问:“楚国在南方,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方走呢?这不是越走越远了吗?” 那人满不在乎地说:“不要紧,我的马很能跑路。” 季梁说:“你的马虽然很能跑路,但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呀!” 对方说:“不要紧,我的旅费很多。” 季梁说:“你的旅费很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呀!” 对方又说:“这不要紧,我的车夫驾车的本领很高。” 说完以后,对方很不耐烦地向季梁拱了拱手,催动车辆向着北方绝尘而去。 这个要到楚国去的人,尽管他有能跑的马、充足的旅费、本领高强的车夫,可是他把方向搞错了,永远也不能到达楚国。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马越好,旅费越多,车夫驾车的本领越高,只能使他离开楚国越远。 当我们拉着生活的重轭前行的时候,是否寻找过捷径? 当我们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的时候,是否研究过付出的方法? 正如骑脚踏车的人走不远一样,工作过于勤奋努力的人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了解自己的价值,因而也就没有时间去做大事。许多人都抱怨:“我工作太辛苦,简直没有时间去读书和成长。”这句话的意思是满足生计的需求已占据了一切,以至于没时间去考虑真正的方法。 假如你过于忙碌地工作而没有时间去思考你做的事,你将无法利用你的成就。降低工作量后,你才有空做广泛而非狭隘的研究。假如你过于专注于自己狭小的领域,就不会知道其他领域也许对你目前从事的事有极大影响的信息和思想。 有一位德国将军曾对军官做了如下分类:“我把军官分为四类:聪明的、愚蠢的、勤快的和懒惰的。每个军官至少具有上述两种品质。那些聪明而又勤快的人适宜担任高级参谋,而那些又蠢又懒的人可以被支配使用。聪明而又懒惰的人适合担任最高指挥,他具有对付各种情况的智谋和胆略。至于愚蠢而又勤劳者,那就危险了,应立即予以开除。” 本书为大家提供的人性法则和社会效应,就是一些了解和利用“风向”的知识。有了这种知识,我们才能免于做愚蠢而又勤劳的“被开除者”,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世界的力量,更快更稳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作 者 2005年1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