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饺子吗?如果是,那你可以选择自己动手做,这样既卫生,又实惠。本书教你的就是饺子包裹,从饺子的包法、蒸法到馅料的组合、搭配均予以详尽的介绍。只要你阅读了,保证你一定会动手操作。
本书结合现代人的口味,介绍了各种不同水饺的特色,从饺子的包法、蒸法到馅料的组合、搭配均予以详尽的介绍,只要阅读必定有益,并可参考动手操作。
猪肉三鲜饺原料:
面粉、猪五花肉、鸡蛋、木耳、韭菜、虾仁。调料:
盐、味精、鸡粉、香油、白胡椒、料酒、姜汁、酱油。制作:
1.将绞好的猪五花肉加入调味料。顺时搅拌上劲后即为坯子馅。
2.鸡蛋炒熟晾凉剁碎,韭菜洗净切成粒,木耳去根洗净、剁碎。虾仁去虾线洗净备用。
3.将鸡蛋、木耳、韭菜、虾仁按比例放入肉坯子里,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即成陷料。
4. 将和好的面团搓揉成条,做成面剂,擀成面皮,放入馅料,包制成饺子。
5.沸水下入饺子煮熟即可。点评:
皮薄馅大,呈元宝形,爽滑筋道,威鲜味浓,鲜香味美。P3
在饺子文化中,一路领跑的天津百饺园以229种饺子开创吉尼斯世界之最,在此基础上, 现已研制出300多种馅一心的饺子,被人们誉为“饺子王国”。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津百饺园,知晓包饺子的多彩世界,特编写《好吃百饺园》一书,以使广大读者享受饺子文化所带来的乐趣。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据有关资料介绍,1978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腾县的薛国故城,发掘了一座薛国君主墓。在出土的一套铜礼器中,有一个锈蚀了的铜食器,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白色食品,都呈三角形,每个5~6厘米,最宽处3,5~4厘米,从形制上看,这一食品应该是饺子。薛国是春秋晚期的诸侯小国,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古书中最早记载饺子的是三国时期魏人张揖著的《广雅》。其中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宋代的饺子馅料已经很讲究了,宫廷御宴的饺子有名贵的驼峰馅,市井乡间还有鲜美的蟹肉馅。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与村邻聚饮诗》中,描写了他吃过的蟹肉饺子:“蟹供牢丸美,鱼煮脍残香。”陆游所说的“牢丸”就是饺子的一种古称。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代的书中已经将“角子”称为“饺”了。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
自古以来,饺子就被视为吉利的象征。本书《好吃百饺园》结合现代人的口味,介绍了各种不同水饺的特色,从饺子的包法、蒸法到馅料的组合、搭配均予以详尽的介绍,只要阅读必定有益,并可参考动手操作。因才疏学浅,本书不足在所难免,诚愿广大读者赐教、指正。
郭立久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