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超级现代时间/新哲学学院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法)吉尔·利波维茨基//(加)塞巴斯蒂安·夏尔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深刻阐释了现代性问题,细致地探索了当代个体时尚的新统治,伦理观念的变化,以及性别新经济,奢侈的膨胀和消费社会的骤变等方面。试图以现象描述和考证为基础,对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的“第二次现代革命”做出重要说明以及它所带来的矛盾影响。

内容推荐

“人们从‘后’时代走到了超级时代。一个新的现代性社会诞生了。它不再意味着走出传统世界,获得现代理性,而是意味着将现代性本身现代化,将理性化再理性化。”本书深刻阐释了现代性问题,细致地探索了当代个体的方方面面。作者试图以现象描述和考证为基础,超越前人和今人,超越现代性的拥护者与反对者之间的传统对立,对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的“第二次现代革命”(或超级现代性)做出重要说明,并试图描述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坏两方面影响。

目录

前言(1)

自相矛盾的个人主义——吉尔·利波维茨基思想入门 塞巴斯蒂安·夏尔(1)

 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走出惩戒的社会(4)

 从后现代性到超级现代性:从享乐到焦虑(11)

 意义的丧失与现在的复杂性(19)

 保护消费主义理念的万能(23)

 负责与不负责的伦理(28)

 第四种权力的悖论(31)

时间的对抗或超级现代社会 吉尔·利波维茨基(40)

 现在的两个时代(49)

 未来的新衣(56)

 信心与未来(58)

 “享受现在”观念的退却(63)

 时间的冲突与时间自反性(68)

 加速的时间与找回的时间(70)

 感觉主义与完美表现(74)

 重访过去(79)

 超级消费时间中的记忆(80)

 身份与精神(87)

一个思想历程的坐标——吉尔·利波维茨基与塞巴斯蒂安·夏尔访谈录(98)

吉尔·利波维茨基著作(121)

试读章节

自相矛盾的个人主义——吉尔·利波维茨基思想入门

塞巴斯蒂安·夏尔  如果人们从渊源上,根据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做出的最平庸评论分析现在,那么现在必定遭到否定,而且此后,必是黑暗时代。柏拉图早就对价值的消失与他的那个铁种族的出现忧心忡忡,因为他的种族与那个各种道德完善的神话时代的金种族没有什么共同之处。而老布利尼却认为,那个他经历了最后时刻的苟延残喘的世界因腐败盛行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失败。

这种以世界末日视角收入宗教学说的没落或衰败主题久已有之,而且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他认为可以充分体现他那个时代弊端衰微的证明。在先人那里,历史被周期性地思考,最坏的情况是从本体论上看历史被绑在了财富车轮的辐条上,而它的到来自然被想成是必然范畴。在基督教世界,原始堕落和最后审判是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标志着一个被认定为并不重要的过渡性现在。现代性带来了决裂,这不是为了让现在重新成为所有人关切的核心,而是为了颠倒时间性的秩序。要创造未来而不再是过去,未来是幸福来临、痛苦终结之所。人类历史上这一重大决裂是以一种话语方式表现出来的,这种话语与没落话语是完全对立的。它是要礼赞科学的胜利并指出一种无限进步的条件,而我们必须成为这种进步的承继者。这种理性将能支配世界和创造和平、公平和公正的条件。

这种专门体现启蒙哲学和19世纪科学主义的乐观主义已不再有现实性。在经历了20世纪的灾难之后,理性已失去其全部积极内涵,即使作为会计和科层的统治工具,也遭到失败;而我们与时代,尤其是与未来的关系,也从此遭受如此批评,尽管一些过时的乐观主义残余,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P1-2

序言

吉尔·利波维茨基的著作深刻解释了现代性问题。他的第一部著作《空虚时代,论当代个人主义》(伽利玛出版社,1983年)就埋下了可能在法国流行的“个人主义范式”的伏笔。此后,他不懈地细致探索当代个体的方方面面,如:时尚的新统治,伦理观念的变化,以及性别新经济,奢侈的膨胀和消费社会的骤变。

这种对现代人的关注可以被视为一种善意。但事实上,他的研究理念之一是要以现象细致描述和考证为基础,超越前人和今人,超越现代性的拥护者与反对者之间的传统对立。因为,现代性的“天意主义”模式,意即永远可以从自身寻找到治疾妙药和除弊良方,和作为惟一“工具理性”统治的灾难性模式,意即一种不再讲目的只讲手段的理性,都无法在自身研究中找到单义性应用。

在我们眼前发生的第二次现代革命(或超级现代性)绝对不是目的消失的同义词。它丝毫不意味着唯物主义和犬儒主义的最终胜利。相反地,人们正在进行大量情感和传统价值的再投入,如社会交往兴趣、志愿服务、对伦理的不满、爱情崇尚。如此多的情感与价值不仅在继续传承着,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还会增强,形成个人主义的人道主义深化。从这一点上讲,吉尔·利波维茨基的解释似乎更接近现代性的第一种“乐观主义”模式。他不仅关注这种现代性根本无法纳入不可见的天意般的机制中的“差异”,还努力描述这些重构和再生现象的具体细节。这里不涉及什么辩证法的冒险,而是现象的一种可模拟的演示(这一点,无论是第一种模式,还是第二种模式,都无法做到)。

这就是为什么这种现代性的更加复杂而又较少单义的阅读不是从我们现在的某种伊甸园视角开始的缘故。对于演员或者演释者而言,现在是而且永远是矛盾的。如果超级消费能与人道主义价值相容的话,那它一定不是人类幸福的万灵药。超级当代个体,更加自主,但也会随着限定他的承诺和要求的更加宽泛和众多而变得更加脆弱。自由、舒适、生活质量和寿命的延长无法解除任何人生悲剧。相反地,它们使人生悲剧变成更为残酷的事实。

在这部与塞巴斯蒂安·夏尔合作的著作中,吉尔·利波维茨基回顾了他的思想发展脉络和他研究的各个不同阶段,也就“第二次现代革命”的解释做了重要说明,并首次尝试以最典型的方式描述这种“超级现代性”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这部著作是哲学学院对吉尔·利波维茨基研究多次讨论的延续。作为舍尔布鲁克大学(加拿大)的哲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夏尔制定了此书的思想方向。

皮埃尔·亨利·达瓦遥

书评(媒体评论)

那些行使社会化的庞大结构失去了自身尊严,那些重要意识形态不再具有影响力,那些历史蓝图不再有号召性,社会领域不过是个人空间的延伸:空虚时代已经来临,但“它既不是悲剧,也不是世界末曰”。  ——塞巴斯蒂安·夏尔  金钱和效率已经成为昕有社会关系的最终目的,这不是真实的。如果是这样,叉如何理解爱情和友谊的价值?如何解释人们对这些奴役和野蛮新形式的愤怒反应?经济交易、媒体和政治生活的道德化要求从哪儿来?  ——吉尔·利波维茨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