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振编的《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由30多位中外学者、专家撰写。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翻译理论的有关问题,围绕翻译理论的性质、文化语言特性、文化语境与文学翻译、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关系以及口笔译翻译教学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不仅涉及理论局面,还联系实际,对翻译实践与翻译教学有重要参考意义。
第一章 翻译的性质与翻译理论
第一节 翻译的再现/
第二节 翻译中的幻像与迷误
第三节 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
第四节 文学翻译的过程
第二章 翻译的文化哲学透视
第一节 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
第二节 海德格尔翻译思想试论
第三节 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
第四节 语言哲学观照下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
第三章 文化语境与翻译
第一节 “欧化”:“五四”时期有关翻译语言的讨论
第二节 大众小说的翻译
第三节 现代派文学在新时期译介的文化语境与译介策略
第四节 从互文性看《红楼梦》书名的两种英译
第五节 A.E.霍斯曼的诗及其在中国的译介
第四章 翻译的语言文化特性
第一节 翻译中的“相异性”与“相似性”之辨——对翻译与文化交流关系的思考与再思考
第二节 语言与文化特质之间的翻译
第三节 论影视翻译语言的一些特点
第五章 中国的翻译与翻译研究
第一节 面对21世纪的中国译界
第二节 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第三节 谈新时期的翻译批评
第四节 回顾与展望:中国翻译界十年大辩论
第五节 中国翻译教学百年回顾与展望
第六节 中国近代翻译的特殊形态及思考
第六章 翻译与文化身份
第一节 从早期香港的翻译活动(1842—1900)看翻译与权力的关系
第二节 公共口译:一种正在争取承认的职业
第三节 论译者的风格
第四节 译者的身份
第五节 徐迟与美国文学翻译
第七章 口笔译教学研究
第一节 口译教学如何应承电视口译的需求
第二节 口译在谈判中的作用
第三节 文学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四节 翻译研究与文学史结合的诸种问题
第五节 翻译教师的培训与教育
第六节 关于大学本科翻译教学的几点思考
附录:98上外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