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无论从形式、规模还是技术、工艺来说,都已经发展到一个十分纯熟和丰富的程度,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建筑特色,也凝聚了我国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们的辛勤汗水和智慧。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之瑰宝,中国古建筑不应该被世人所遗忘。今天,世界的现代化趋势正在推动着中国建筑打开新的视野,书中介绍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十种建筑样式——亭、楼、廊、桥、影壁、碑林、牌坊、石佛、石窟、佛塔等。通过讲述建筑背后的典故和传说,配以丰富的图片,让读者在看故事的同时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体会我国古建艺术的博大精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古代经典建筑10讲(故事珍藏本)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刘雅 |
出版社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古建筑,无论从形式、规模还是技术、工艺来说,都已经发展到一个十分纯熟和丰富的程度,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建筑特色,也凝聚了我国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们的辛勤汗水和智慧。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之瑰宝,中国古建筑不应该被世人所遗忘。今天,世界的现代化趋势正在推动着中国建筑打开新的视野,书中介绍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十种建筑样式——亭、楼、廊、桥、影壁、碑林、牌坊、石佛、石窟、佛塔等。通过讲述建筑背后的典故和传说,配以丰富的图片,让读者在看故事的同时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体会我国古建艺术的博大精深。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十种建筑样式——亭、楼、廊、桥、影壁、碑林、牌坊、石佛、石窟、佛塔等。通过讲述建筑背后的典故和传说,配以丰富的图片,让读者在看故事的同时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体会我国古建艺术的博大精深。 目录 序 概述 第一讲 楼 天下绝景——黄鹤楼 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楼 仙阁凌空——蓬莱阁 才子一赋贯古今——滕王阁 第二讲 塔 最古老的密檐砖塔——嵩岳寺塔 檐数最多的密檐古塔——千寻塔 最古老的重楼式结构塔——释迦塔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琉璃古塔——飞虹塔 第三讲 亭 古都名亭——陶然亭 天下第一亭——醉翁亭 西湖水榭——湖心亭 季季有景——爱晚亭 第四讲 碑林 石碑最多的碑林——西安碑林 我国第二碑林——曲阜碑林 地震碑刻博物馆——地震碑林 宋碑之林——桂海碑林 第五讲 牌坊 最大的石牌坊——十三陵石牌坊 最老最厚的琉璃牌坊——东岳庙牌坊 举世无双的八脚结构牌坊——许国石坊 “忠孝节义”——棠樾牌坊群 第六讲 龙璧 最早最大的琉璃照壁——山西大同九龙壁 双面九龙壁——北海九龙壁 最精美的龙壁——故宫九龙壁 青绿石料影壁——襄樊绿影壁 第七讲 石窟 中国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石佛最多的石窟——云冈石窟 我国石刻艺术的博物馆——龙门石窟 东方塑像馆——麦积山石窟 第八讲 石佛 世界上最大的石佛——乐山凌云大佛 丝绸之路第一大佛——陕西彬县大石佛 “八丈佛爷七丈楼”——浚县大石佛 全国最大的金饰石佛——潼南大石佛 第九讲 廊 我国最长白勺长廊——颐和园长廊 复道行空,回廊曲折——何园复道回廊 碑刻林立的廊——岳麓书院碑廊 我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廊桥 第十讲 桥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拱桥——安济桥 我国桥梁史上的孤例——洛阳桥 石狮子教不清——卢沟桥 世界首座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试读章节 名座故事之——岳阳楼与君山传说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洞庭湖,可见一座露出湖面的小岛,那就是有名的君山。君山又名湘山或洞庭山,与岳阳楼仅一水之隔。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把的洞庭湖比喻作一个白色的银盘,而把俊秀的君山比喻为银盘中的一枚青螺,从此有了“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名句。从岳阳楼上看去,这个比喻十分传神。 君山是一座长形的小岛,由大小72峰组成,这里虽不是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神话故事却美不胜收。 传说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本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之时,来往船只常因无处停靠而被恶浪吞没,人们苦不堪言。这件事被水下72位螺姑娘得知,非常同情此地的人们。于是,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了一座座小岛,后来连在一起,便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的化身。 又有传说在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位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这时传来消息,说禹帝已死于苍梧,两位皇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泪如雨下,点点泪珠洒落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的印痕,从此才有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而身亡,葬于此地,所以在君山东麓建有二妃墓。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边的石柱上刻有麒麟、狮、象等浮雕。墓前的一对石柱上则刻楹联一副:“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人们把洞庭山改名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更为有趣的是,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说当年秦始皇巡狩天下,路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更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于是,他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君山上下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下封山令。至今临湖的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O.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君山上的“柳毅井”,是后人演绎唐人李朝威所写《柳毅传》的故事而开凿的。柳毅是个落第书生,路上遇到一位满面泪痕的牧羊女。女子自称是洞庭龙王的女儿,因受到丈夫虐待而流落此地,盼能早日被救回龙宫,恳请柳毅由枯井人海给龙王捎信前来营救。柳毅来到君山,找到枯井,来到龙宫,完成传书之托。龙女得救以后,便和柳毅结为了夫妻。现存的“柳毅井”,位于君山龙舌山之尾,建筑形制别致。井口直径1米,深10余米,井壁有一手持宝剑的巡海神浮雕,相传是柳毅下海时的引路者。离井5米处有一斜道伸向井中,通道两侧有虾兵蟹将的浮雕,传说是前来迎接柳毅下湖的兵将。 P16-18 序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古建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其完整而成熟的体系。然而,随着与世界的接轨,由西方古典建筑发展而来的现代建筑逐渐涌入中国,已经基本上取代了我国原有的建筑文化。当座座极富现代感的新建筑竖立起来之时,那些陪伴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中国特色建筑渐渐失去光彩,甚至被人们遗忘和摧毁,幸运者也不过作为中国和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而被保护,供人们观光旅游而已。 中国古建筑,无论从形式、规模还是技术、工艺来说,都已经发展到一个十分纯熟和丰富的程度,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建筑特色,也凝聚了我国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们的辛勤汗水和智慧。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之瑰宝,中国古建筑不应该被世人所遗忘。今天,世界的现代化趋势正在推动着中国建筑打开新的视野,人们依然希望,曾经为世界古代建筑史作出过独特贡献的中国建筑,能够继续辉煌地发展下去。因此,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富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便成了摆在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家肩上的迫切而神圣的使命。 了解中国古典特色文化,是开启中国建筑新篇章的重要前提。了解我们的民族,才能造出中华民族所需要的新建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