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细说平遥/人说山西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苏华
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体验山西高原的地上文物,滋润我们渐以遗忘了的年代久远的古文明的灵魂,记忆历史文化延续的图景,“人说山西”系列丛书是极为纯正的一种可靠读本,共12册,每册都包括200多张的精彩图片和地方史志、民俗文化等内容的文字介绍,让读者将山西的重要旅游文化景点尽收眼底。本书是系列之一,它的深义在于有关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对美、对古代建筑艺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判读的能力,能告知读者,这些美好而充满教义感的景观价值从何而来。实实在在的,还有让人心智卧游的可能。

内容推荐

古老的城墙,古城内的文庙、县衙、城隍庙、清虚观、武庙,市楼、以票号为主的各式各样博物馆,民居大院,古城外的双林寺、镇国寺、慈相寺是平遥最富特色的建筑和文化。因为历史的因素很多建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奢华与美丽,变得不再古色古香,但是平遥却是保存下来的较为完整的一座古城。这里微缩了明清时代的历史,尽管不再山水秀美的古城也有它独特的风韵。在平遥古城感受到的是古城墙,古街和小巷,是市楼的金色年华,是平遥商帮创造出的一个阶段性的金融神话,是文物庙的朝拜,是民居大院和衙门治县的尺度,以及那让人垂涎三尺的平遥牛肉。

目录

一、从“原”上到平遥

二、弥足珍贵的古城墙

三、“先走官场路线”——县衙

四、到古城郊外游览古代艺术殿堂

 千年瑰宝镇国寺

 独步东方艺术之林的双林寺

 沧桑岁月慈相寺

五、汉民族文化的集散地——文武城隍清虚观

 文庙——金代巨厦大成殿

 城隍庙——市民公共活动的乐园

 清虚观——平遥古城的聚珍之观

 武庙中的关羽——忠义勇武之神

六、“金井市楼”——溢出汇通天下的博物馆

 平遥商业的不祧之祖——“金井市楼”

 中国票号博物馆——日升昌

 中国钱庄(票号)博物馆——协同庆

 百川通三晋大财东家私博物馆

 中国商会博物馆

 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

 平遥漆器艺术博物馆——永隆号

七、撑起古城半边天的民居

 侯殿元旧居

 冀氏老宅

 雷履泰旧居

 冀玉岗旧居

 王荩廷旧居

 王沛霖旧居

 平遥古民居博览苑

 东壁景堡

 侯王宾旧居·一得客栈

 衙门官舍

 赵文权旧居·山辉民风宾馆

八、解不开的历史沿革之谜

九、离开平遥古城的心事

附录

 地名名片

 古建匠意

  斗栱

  屋顶的形式 

  牌坊

 名人记事

  李宏龄

  王正清

  王瑶

 不妨看看

  最早的孔子塑像——金庄文庙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及其展览馆

 呼吸民俗

  平遥盲书 

  九曲黄河阵

 拎回惬意

  长升源黄酒 

  推乐漆器

  平遥牛肉

 名吃物语

  碗脱则

  切圪瘩

  切板板

  瓠托儿

  煮圪瘩

  油花花

  水煎包子

 我陪你游

  特别提示

 住宿坐标

  一得客栈

  衙门官舍

  山辉民风宾馆

图版索引

试读章节

有人把自觉出游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探险,二是旅行,三是观光。不管你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旅游者,假定选择了到古城平遥,那肯定没错,最起码有三个看点不用后悔:一、不论你如何有“门户之见”,一旦站在这座历经六百年间自然风雨和人类烟云的古城墙上,在城墙、在雉堞,凝望着,遥想着,观赏着的时候,恐怕只有一种想法:脚下踩着同样的土地,头上顶着同一方天空,而这里的空间结构却没有改变,依然是城砖墁铺、青砖黛瓦的天地界面。城墙,这原本并不算什么稀罕的东西,一旦稀少起来,会让人何等惊愕啊!你就会问:为什么历经战乱,及至破坏性更大的“大跃进”、“文革”,连北京的城墙都拆了,平遥的古城墙怎么没拆除呢?二、徜徉在平遥古城,心里定会产生一种“这可是真富”的自我对比感。在平遥,我们看不到一处新建的可聊以自慰的、华金溢彩的假古迹;另外,那种好看好玩的民俗文化,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心理需要的游客;特别是平遥古城的民居大院,可以说是古代建筑艺术与民俗文化最好的结合。三、平遥古城的明清艺术文化也非常有趣,像双林寺、镇国寺、慈相寺,不但历史的形式得到保留和延续,即便是其精彩的内容也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能创造出来的。平遥是世界文化遗产,到平遥旅游,也就是朝圣世界遗产。这就是以上“三合一”的最恰当的解释。平遥古城的这些历史遗迹,这些民居建筑的艺术精品,这些亦神亦人的民间记忆,都会使现世的浮华黯然失色。

平遥古城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的太原盆地西南。古城的东北距北京616公里,北离太原最近,94公里,西南距西安543公里,东距天津758公里,南距广州最远,2390公里,但这些距离在现代交通面前,都在最佳的游程之内,到平遥来玩,来看,来游,来体验,就跟过一个双休日那般平常。当然,我们也不得不告诉你,不论你从哪个方位乘坐列车或汽车驶入山西前往平遥,沿途都会产生出一些困顿,感到一种环境反差强烈的刺激:左右瞻顾,前后张望,竟然到外都是纵横的沟壑丘陵,很多很大的破碎地形,黄土高原的那一个个“原”上,不仅无多少可以耕种的土壤,也难得一见牧放牛羊的草原。车子驶了一程又一程,细心者甚至会看出有些地方则是了无人居。夏天还好,偶尔可见到一块平川,不仅道路两旁植有树木,农田里也有片片绿色;可一旦到了冬季,生态环境的恶劣和荒山秃岭,真让生在山青水绿的南方游客或其他地方的旅游者不敢相信这就是地上文物占中国百分七十的山西?这就是被誉为“表里山河”的山西?这就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县的一省环境?于是,不免触景生情,为山西的“秃山无水”发出声声叹息。

然而,过去的这块黄土地却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样子的。在远古时代,黄土高原上因有许多面积广大而平坦的地面,所以被古人称为“原”。这些面积广大的、隆起的平坦坦的大原,本是一片片草原。草原之上又多是成片成片的森林,不仅我们目前看到的山地和沟壑里有树木和森林生长,就是由厚层黄土形成的黄土原上,也有栎树、桑树、榛、酸枣、荆条、枸杞、扁核木等树木吐绿飘红。沃野千里,谷稼殷积,应该是确实无讹;林木茂密、环境幽静,也应该是不夸张的;不但有草原、森林,还有可以航行的水道。郦道元在《水经·汾水注》中说:“(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人河。”这里所说的长阜,就是汾水人黄河岸边的汾阴雎地(现在万荣县城西南40公里)。从汉武帝起,就在这里祭祀后土(土地神)。公元前113年深秋,汉武帝刘彻巡视河东郡祭祀后土,在汾河泛舟欢宴群臣,即兴作了一首《秋风辞》,高歌他在汾水中乘船的经历,结句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以后,许多王朝都踵行故事,相继在这里祭祀后土。时至今日,虽然后土祠依旧,但河岸什么的,已远非旧迹。

据已故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的研究,周人迁居周原时,即公元前770年前,也就是传说始有早期平遥城邑的那个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森林还是参天蔽日,郁郁葱葱,到处都是绿色的海洋。当时原始森林遍布山峦丘阜和低地平川,其间还夹杂着若干草原。那时这里的黄土虽已经被称为黄壤,但只是作为区别土壤的名称。有原,有森林,有草原,有河水,应该是黄土高原的一大特色。可这样的特色在秦商鞅变法后,规定山林只能占土地的面积的十分之一,以至于在大力开垦农田后,汾涑流域平原的森林基本上被砍伐掉了,成了完全的农业区。此后,汉朝以农治国,一旦粮食歉收,就只好“开山禁”,大面积地焚林火种,肆意坡耕;北魏时期,又因都城从大同迁往洛阳,所需建都的木材均取之于今吕梁山区;唐代建都长安,宋代修建开封宫殿,采伐范围已扩大到岚县、离石、汾阳一带乃至晋西北的芦芽山东南部森林。不过,那时采伐后的木材,还可以由离石的北、东、南三川汇入黄河,向下漂流运走。而到了元明以后,森林不但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原来“峰次青松……悬岩有翠柏生焉,丹青绮兮,望若图秀矣”,“沿河上下,步径裁通,小竹细笋,被于山渚,蒙茏茂密,大为翳荟”的美景,不但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甚至已经不再具有“原”色,因为“原面”已为许多沟壑所切割,不成其为“原”了。于是,黄土高原上的青山终于变成了童山,绿水也变成浊水和黄水。也许我们曾经背诵过《诗经·小雅》里的那首诗歌:“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伐木许许,酾酒有萁。既有肥狞,以速诸父。”这首歌的大意是说:砍伐树木的声音丁丁丁地响,鸟儿嘤嘤地呜叫,它们从深深的河谷中飞出,迁徙到高高的树木上;砍伐树木的声音许许许地响,甘醇的酒真是美啊,既然还有肥美的羊羔,那就快请尊长父老们来吧。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