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麦琪的礼物/世界文学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欧·亨利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经典文学名著丛书中的一本,该插图版图书专为青少年朋友打造。欧·亨利的小说以奇妙的构思、幽默的语言来表现对人性的关注、对社会的批判、对人生的反思。他最出色的作品,全是反映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全都让读者在悲凉一笑之后,掩卷沉思。读他的作品,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与丑,善与恶,我们会明白,永久不变的,是善良而美好的爱。

内容推荐

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被称为他的经典之作,早已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受到各个国家、各个年龄层读者的广泛喜爱。

欧·亨利(1862~1910),在十年中发表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题材多样,内涵深厚,以幽默笔法反映小人物的沉重生活,小说的结尾往往出人意料,被美国文学界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在文章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他笔下的人物,有贫困中互相为对方牺牲的夫妻,有一心想进监狱的流浪汉,有梦想变成富翁的工人,有请主人喝酒的小偷,有为了传统吃得撑死的人,有冷酷无情的资本家,有狡猾至极的骗子等等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构筑一个奇妙、多彩的故事世界。欧·亨利用幽默的语言表现残酷的现实和底层人物的艰苦生活,让读者在惊讶、大笑之余,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悲凉。让我们翻开这本书,去品味这种“含泪的微笑”。

目录

麦琪的礼物

咖啡馆里的一位世界主义者

爱的奉献

警察和赞美诗

财神与爱神

没有讲完的故事

一个忙忙碌碌的经纪人的浪漫史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朋友忒勒玛科斯

婚姻指南

擦亮的灯

钟摆

“真凶”

最后的一叶

伯爵和婚礼的客人

杰夫·彼得斯的感应功

婚姻学的真谛

骗术和良心

强中更有强中手

似戏非戏

失忆症患者逍遥记

都市报道

寻宝记

侦探

女巫的面包

吉米·海斯和穆丽尔

让我号号你的脉

命运之路

迷人的侧影

“广告”

窃贼自新记

轿车在等待的时候

一千块钱

失败的假设

黑杰克山的交易

牧场的波皮普夫人

熊仔约翰-汤姆的返祖现象

牵线木偶

我们选择的道路

试读章节

一元八角七分。就这么多。其中有六毛钱还全是钢销儿。这些小钱都是每回一分两分从卖杂货、卖菜、卖肉的那里死劲儿抠下来的,当时这样锱铢必较,人家嘴上不说,肚子里怎么损她是可想而知的,到最后她脸上也不免有些挂不住了。黛拉数了三遍,都是一元八角七分。可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

明摆着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除了倒往那张破旧的小榻上去哭上一顿。黛拉也就是这样做了。这不免使一种哲学思考油然而生:人生三大元素无非是哭泣、抽噎与微笑,其中占压倒优势的还得算是抽噎。

女主人的悲伤正从第一阶段降至第二阶段,趁这个当口,就让我们来对这个家作一番巡视吧。一套带家具的出租房,租金每周八元。这地方并不真的乞求你给它一个说法,但是对于寻找丐帮窝点的人来说,乞丐那个词儿,也确实已经到你嘴边了。

楼下门廊里有一个信箱,但是从来不见有一封信投进去,有一个电铃摁钮,但是没有活人能把它摁响。边上还贴了一张名片,印着“詹姆斯·狄林翰·杨”这个名字。

“狄林翰”,夹在当中的名号,还是当初主人每周拿三十元手头阔绰时,一高兴往里加的。如今收入缩水,成了二十元,这几个字也显得蔫头耷脑了,仿佛正在郑重考虑,是不是别那么张牙舞爪,就老老实实,用一个“狄”字得了。不过每次詹姆斯·狄林翰·杨先生回家进入套间时,他那位太太,也就是方才介绍过的“黛拉”,总是亲热地叫他“吉姆”,并且紧紧地拥抱他。这一切自然是非常美好的。

黛拉哭完了,拿起破粉扑儿,把脸收拾了一下。她站在窗前,呆呆地瞅着一只灰猫沿着灰色的围篱进入那个灰蒙蒙的后院。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可以用来给吉姆买一件礼物。几个月以来,她紧攒慢攒,也就只有这个数。每星期二十块钱很不经花。花销总比她计算的要多。每回都是这样。只有一块八毛七分能给吉姆买礼物。她的吉姆。在构想给他买件什么像样的东西上,她度过了多少快乐时光呀。一件既讲究又珍稀和贵重的东西——总得大致够水平,能配得上吉姆的身份才行。

房间两个窗户之间的墙上有一面壁镜。列位看官想来是见识过八元租金套间里的壁镜的。一位细瘦异常还得身手不凡的人,仰仗多次的快速拼接,才可能对自己的形体有个大致上不错的印象。黛拉亏得身材苗条,总算是掌握了这门技艺。

她突然从窗前把身子一扭,站到壁镜跟前。她的双目灼灼发光,可是二十秒钟之内她的脸又变得黯然失色。她迅速地解开头发,让一头秀发直直地垂披下来。

P2-3

序言

欧·亨利(1862—1910)是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以描写纽约市井生活著称,但他并非土生土长的纽约人。他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个医生。十五岁开始在药房当学徒,二十岁时由于健康原因去得克萨斯州的一个牧场当了两年牧牛人,积累了对西部生活的亲身经验。此后,他在得克萨斯做过不同的工作,包括在奥斯汀银行当出纳员。他还办过一份名为《滚石》的幽默周刊,并在休斯敦一家日报上发表幽默小品和趣闻逸事。一八八七年结婚,并生了一个女儿。正当他的生活颇为安定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改变他命运的事情。一八九六年,奥斯汀银行指控他在任职期间盗用资金。为了躲避受审,他逃往洪都拉斯。不久,他得知妻子病危,回家探视,在一八九八年被捕,以贪污银行公款罪被判刑五年。由于表现良好,三年后提前获释。在狱中,他担任医务室的药剂师,并在业余开始写小说,为的是挣些稿费寄给女儿。一八九九年,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发表,署名为“欧·亨利”,借用了一个法国药典书作者的名字。命运对他来了点幽默,以一场官司把他从波特变成了欧·亨利,从一个专栏作家变成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家。一九零一年出狱后,他发现自己已经小有名气。第二年他定居纽约,专门从事创作。他以一周一篇的速度为杂志写小说,获得读者的普遍注意与好评。到一九一零年病逝为止,欧·亨利以旺盛的精力共创作了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分别收入《四百万》(1906),《剪亮的灯盏》(1907),《西部的心》(1907),《城市之声》(1908),《善良的骗子》(1908),《命运之路》(1909)以及《滚石》(1913)等十余部集子。

使欧·亨利享有国际声誉的是他的短篇小说,尤其是《麦琪的礼物》、《最后的一叶》、《警察和赞美诗》等脍炙人口的精品,它们代表了欧·亨利作为一个小说家的最高成就。无论从内容或风格上来说,欧·亨利的作品都只能是美国这块土地上的产物,它们当之无愧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欧·亨利既写东部,也写西部,但他最负盛名的故事大都发生在纽约市的大街小巷中,发生在他称之为“四百万”的普通百姓身上。他为市民读者而写,也擅长写市民生活,故而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

欧·亨利笔下人物的思想相对来说却都比较简单,动机也比较单一,矛盾冲突的中心似乎就是贫富差距。这一方面大概因为美国是个平民社会,不存在天生高人一等的贵族阶级,既然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贫富就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此时正值美国内战后的“镀金时代”,拜金主义盛行,坑蒙拐骗样样齐全,贪污舞弊泛滥成灾,似乎只要能赚到钱便是成功,并不问钱的来历是否清白合法,难怪金钱的占有程度便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与欧·亨利同时代的马克·吐温说得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贫穷总是不方便的。但只有在美国,贫穷是耻辱。”欧·亨利笔下的芸芸众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由金钱主宰的世界中,他们的处境动机,他们的喜怒哀乐,大都与金钱的占有有关。

欧·亨利小说中感人至深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做出难能可贵的牺牲。为了给丈夫购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妻子卖掉了一头秀发。而丈夫出于同样的目的,卖掉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尽管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从中获得的情感是无价的。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年轻画家顽强地活下去,老画家于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青藤叶。他为自己的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一个富人已经沦落到挨饿的地步,但他坚持履行自己一年一度在感恩节请穷朋友吃饭的职责。而刚吃饱饭的穷朋友为了使对方满意,也忠实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他们各自做出牺牲,为的是给他人一点安慰。所有这些都未必称得上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小人物们日常完成的小事,但正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善,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至高点。欧·亨利对恶具有同样的敏感,他把美国这个名利场上的把戏看得十分透彻。那些“丛林中的孩子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巧取豪夺,行的都是“丛林法则”。残忍遇到狠毒,小骗碰上大骗,强盗骗子纵然高明,却仍然斗不过金融家,华尔街的经纪人是决不手下留情的。更可悲的是,在这种对财富的角逐中,人们的灵魂受到腐蚀,年轻的姑娘明明在饭馆当出纳员,却偏偏装腔作势,假冒名门望族。忙忙碌碌的经纪人竟然忘了昨夜新婚,向妻子再一次求婚。在一个金钱万能的世界里,父亲的财神可以在最关键的时刻制造一起交通堵塞,从而使儿子获得求婚的机会,爱神对此只能甘拜下风。不过,欧·亨利笔下的善与恶并不那么截然分开,泾渭分明,它们之间有着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其中存在着良心发现,幡然悔悟,重新做人的种种可能性。决定洗手不干的保险箱盗窃犯为了救出不幸把自己反锁在保险库里的孩子,当众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准备着跟警察再去蹲监狱。一个自惭形秽,背弃了情人的男人,毕竟还能尽自己的努力,让青梅竹马的姑娘断了对他的思念,快快活活地去重新开始生活。

欧·亨利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善于捕捉和把握生活中的典型场面,在一个个生活的片断里,处于两难中的主人公必须面对抉择,这时不仅能集中刻画人物心理,也能充分展示生活中固有的矛盾。再加上欧·亨利具有把情节剪裁得恰到好处的本领,因而能在很短的篇幅内达到一种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而这也正是短篇小说成功的关键。

近百年来,欧·亨利的小说在全世界一版再版,始终拥有大量的读者,足见其作品的生命力。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8: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