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00个成功的理财规划/个人财富锦囊丛书
分类
作者 于富荣等编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想要迅速地增加自己的理财知识,提高理财能力,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习成功者的理财经验,大多数理财成功的人并非比别人聪明百倍,而是他们有先进的理财观念和方法,崇尚财富,注重理财,成为富翁决非不可能。

这些理念和方法,对于急于理财、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理财的良药,可以使其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学习到理财的知识,从而成为成功理财的好帮手。

内容推荐

想要迅速地增加自己理财的知识,提高自己理财的能力,最简单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学习那些理财成功者的成功经验。大多数理财成功的人,并非他们比别人聪明、努力或者幸运,而是他们有成功的理财理念和方法。

这些理念和方法,对于急于理财、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理财的良药,可以使其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学习到理财的知识,从而成为成功理财的好帮手。

应该注意的是,有了理财的观念和理财的知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进行实践。只有把自己的理财计划投入到实际生活中并加以灵活应用,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另一方面,这些成功的理财规划,虽然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但由于每个人的收入水平、生活境遇等不尽相同,理财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切不可照搬,而应该充分认识这些理念和方法的真正内涵,在不断地探索中总结出适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财方式,这才是自己理财成功的保证。

目录

前言

第1部分 不同收入,成功理财

【案例1】 机关职员的理财经

【案例2】 IT精英巧理财

【案例3】 高收入家庭的理财计划 

【案例4】 大学教授理财有方

【案例5】 高收入当然追求高品位

【案例6】 周教授的汽车梦

【案例7】 让钱流动起来

【案例8】 精明商人巧理财

【案例9】 刘小姐的育儿计划

【案例10】 前卫家庭的“3A”制理财法 

【案例11】 公务员心中的“小九九”

【案例12】 方寸之地的大文章

【案例13】 “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案例14】 老杨理财的“麦穗哲理”

【案例15】 工程师的理财经

【案例16】 钱滚钱的“三驾马车”

【案例17】 中等收入家庭更应注意综合保障

【案例18】 软件工程师的置家计划

【案例19】 讲师的家庭保障计划

【案例20】 “海龟”理财,技高一筹

【案例21】 让10万元增值10%

【案例22】 收入高亦需谨慎理财

【案例23】 新婚家庭巧理财

【案例24】 1万元同样理财

【案例25】 让理财为婚礼买单

【案例26】 迎接宝宝的降生

【案例27】 稳固后防最重要

【案例28】 单亲家庭慎理财

【案例29】 再苦不能苦孩子

【案例30】 “二人世界”理财计划

【案例31】 票卡理财法

【案例32】 降低标准也无妨

【案例33】 眼光要向前看

第2部分 不同年龄,成功理财

【案例34】 25~35岁理财正当时 

【案例35】 小周的“滚雪球”理财法

【案例36】 逃避不如承担

【案例37】 理财和职业的完美结合

【案例38】 未雨绸缪防意外

【案例39】 享受投资基金的快乐

【案例40】 让理财帮助自己腾飞

【案例41】 理财从30岁开始

【案例42】 轻松搞定“钱途”

【案例43】 经济硕士的“变钱戏法”

【案例44】 创业还是趁年少

【案例45】 家庭理财的“红黄牌” 

【案例46】 理财法宝——会计出纳制

【案例47】 年轻夫妇R0cK理财致富大法

【案例48】 投资邮币巧理财

【案例49】 家有考生

【案例50】 要送儿子去留洋

【案例51】 踏踏实实做“基民” 

【案例52】 将家庭资产多元化

【案例53】 杨家有儿初长成

【案例54】 吕女士的“三心理财” 

【案例55】 为家庭策划未来

【案例56】 大胆投资获收益

【案例57】 让情调在理财中升华

【案例58】 “1+2”的家庭账户

【案例59】 粟老先生的养老之道

【案例60】 用基金为自己撑起一把伞

【案例61】 徐先生晚年的幸福生活

【案例62】 以房生钱,安享晚年

【案例63】 无欲无求度华年

【案例64】 生活理财靠算计

【案例65】 保重身体最重要

【案例66】 老当益壮,再创辉煌

【案例67】 古先生的“如意算盘” 

【案例68】 分中有合,合中有分

【案例69】 钱存银行,聚少成多

第3部分 不同职业,成功理财

【案例70】 崔女士的千万富翁梦

【案例71】 理财学问真深奥

【案例72】 智力与胆识的较量

【案例73】 生活悠闲也有度

【案例74】 寻找冒险中的刺激

【案例75】 桑女士理财的“四朵金花”

【案例76】 自己攒钱去留学

【案例77】 买铺转租,双赢获利

【案例78】 理财带来的爱情

【案例79】 无规矩不成方圆

【案例80】 关先生的理财目标

【案例8l】 从白领变成投资金领

【案例82】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案例83】 利用理财,避免赤字

【案例84】 为了结婚而奋斗

【案例85】 单身白领的理财经

【案例86】 脚步走稳最重要

【案例87】 “1352”理财秘技

【案例88】 自我“充电”也是一种投资

【案例89】 “第一的哥”炒楼致富

【案例90】 用理财改变命运

【案例91】 家家都有一本理财的经

【案例92】 会计理财,能者多劳

【案例93】 工薪家庭的养儿计划

【案例94】 人弃我取,独辟蹊径

【案例95】 感情和财富同步增长

【案例96】 投资房产去留学

【案例97】 “夹心饼”的理财经

【案例98】 邵小姐的理财计划

【案例99】 涉外工作人员巧理财

【案例100】 外企高级经理的别墅梦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案例7】让钱流动起来

32岁的林先生在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电脑公司。工作几年之后,林先生以自己积累的资本和经验,与几位同学共同发起创办了一家电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林先生投入80万元资金,占公司注册资本的30%。由于占股份比率最大,林先生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年薪为20万元。3年来,公司运行情况良好,效益非常好,年投资回报率为投入资金的25%,林先生年均分配到红利20万元。林先生的妻子25岁,也在该公司工作,年薪6万元。两人的爱子只有1岁。林先生已花费80万元购买了1套商品房,并购买了一辆30万元左右的轿车。现在林先生夫妇拥有银行存款100万元。

林先生雄心勃勃想要做一番大事业,他坚信,只有让钱流动起来,让钱自己去生钱,才能保证令人满意的收益。所以他对自己的财产做了以下的规划:

一是家庭必要的开支。

(1)生活开支年安排6万元。

(2)健身、妻子美容年安排3万元。

(3)旅游消费年安排2.5万。

(4)健康及意外保险,夫妇各购买20年交费期的终身保险10份。年交费13500元。寿险金卡一份,年交费560元。

(5)儿子的教育投资,购买保险,年交费5万元。交费期9年。

(6)家庭紧急备用金,年安排5万元,保持在15万元的常数。

二是进行必要的投资,确保家庭生活安稳。他把可以投资的资产分成三部分,每年拿出10万元投资到证券、字画、瓷器当中去,确保能有一定的收益。

不过,争取扩大自己公司的规模,开创自己的事业,是林先生最大的梦想,也是林先生认为赚钱最快的办法。所以,林先生最重要的打算是把余下的70万元进行创业投资,投入到一个或几个股份公司中去,争取扩展自己的事业。

【案例点评】

林先生属于收入比较高的中产阶级。私家车、房子都已经有了,孩子还小,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开支,除了保证能过上高档次、高质量的生活之外,正是创业投资的最佳时机。因此,林先生做出了明智的决定,家庭的资本流向以风险投资为主,并辅之以避险投资。

林先生现在已经有电脑公司,而且非常成功。所以可以选择IT业的边缘产业,采用发起组建股份公司的方式,通过控股或参股进行创业投资,甚至可以独资进行投资,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板,以追求事业上的更大成功。

【相关链接】

网络将把人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在网络上花少量交易费用就能获得大量的市场信息。同时,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购物乐趣。网络购物让买卖双方直接接触,没有库存、运费问题,通过收取物品上网发布费和交易提成赚钱,这是一项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

【案例8】精明商人巧理财

郑先生夫妇在朋友的帮助下租了一个门面,办起了服装店。后来,夫妇两人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扩大了规模,办起了名牌服装专卖店,三四年下来,年稳定收入在30万元左右。郑先生的女儿刚5岁,生夫妇现有银行存款80万元。

郑先生把自己的需求划分为三块:日常开支、避险投资以及业务投资。

日常开支方面主要包括:

(1)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年安排2万元。

(2)妻子健美健身。年安排5 000元。

(3)紧急备用金。年安排2万元,以定活两便存款形式,常年保持4万元的常数。

(4)意外保障。生意人要经常出差,为了防止意外,所以夫妇两人年安排2万元来购买意外伤害及健康保险。

(5)子女教育投资。女儿已经5岁了,已经到了教育投资的年龄,所以给她购买分红型教育基金保险,9年交费期,年投入6 000元。

(6)养老投资。为了老有所养,夫妇俩各购买10万元养老保险,20年交费期,合计年交费1.5万元。

避险投资方面:每年安排5万元,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或投资连结保险。这样分出一部分资金来投资,用来避险。

郑先生更重要的打算是:花费60万元左右,买一套下店上住的商品房,为永久性投资创业奠定基础。郑先生计划采用银行按揭方式购买旺铺和住房。首期付款45万元,30万元从家庭存款中支付,另15万元从当年收入中列支。以后3年每年还本金5万元。若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则第1年另支付利息9000元;第2年另支付利息6000元,第三年支付利息3000元,这笔资金可由节省的商铺租金冲抵。

这样一份理财计划,可谓是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完美的照顾,不愧是精明商人设计出来的!

【案例点评】

郑先生的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仍要不断追求,所以他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扩大经营上,是很有眼光的。

郑先生夫妇从零开始投资创业,做到目前这个成绩确实很不容易。如果郑先生夫妇拥有一套楼上住人、楼下开店的商品房,那就如虎添翼了。而采用按揭的方式购入住房和旺铺,可以用节省的房租和旺铺租金,抵消贷款的利息,真正完成安居乐业的历史使命,使家庭的投资创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加上子女教育基金、意外险、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证券投资等,可以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

【相关链接】

(1)前瞻预测。每年11月或12月,列一份理财目标清单。估算一下为实现每一项财务目标你已经筹备了多少资金,以及你最终还需要多少。然后你就可以看一下你的储蓄和你的投资回报是不是能够让你在需要用钱时高枕无忧。

(2)确定目标。确定你的储蓄目标,可以给你强大的动力,有助于你财务目标的实现。

(3)为未来存钱。每年临近年末时,你应决定在未来12个月里,从薪金中提出百分之多少的资金投入到你的退休计划中。稍后,在1月初,你应注册参加一个自动投资计划,即每个月从你银行账户中提出一笔钱直接投入到你的个人退休账户中去。这样你每年会为自己存入相当数额的养老金。

(4)数字管理。要把投资保持在一个可控制的数字上,你需要对投资组合每年进行一次评估,看是否存在应该摒弃的投资,这项工作最好在1月初进行。

(5)设定投资组合比例。你的投资组合是否偏离了这些目标比例?如果是的话,那就应恢复投资组合的平衡。

(6)未雨绸缪。在1月或2月,规划一下你将如何支付今年的几笔主要消费。及早开始存钱,你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7)投资保险。每年你都应该考虑一次你投保的险种合适与否。

(8)考虑最坏的情况。应该考虑一下如果你6个月没有工作,你是否能够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这样可以让你的生活精打细算。

P17-21

序言

早在几百年前,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我年轻的时候,曾经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到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钱财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的。“贫贱夫妇百事哀,”一个家庭如果经济状况不好,或是财务处理不当,便很难有家庭幸福可言。

许多每日辛苦工作,为赚钱忙的上班族,眼看着那些穿着高档服饰、住在豪华公寓的人开着奔驰、宝马疾驰而过的时候,总是无比艳羡。总觉得这些人是生来富有才能创业成功的,或者认为这些人是天生聪明、比别人更幸运……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收入相仿的家庭,有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家中天天充满着欢乐的气氛;而有的家庭却总是拆东墙补西墙,时时为钱财发愁。有的家庭吃得好,穿得好,还有所节余;而有的家庭却省吃俭用,仍是捉襟见肘……家世、聪明、创业、努力、运气,所有的理由并不能解释这一切。个中原因,一言蔽之:那就是会不会理财的区别。

常言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由此可见,善于算计、善于理财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现在是一个“知识+资本”创造财富的时代,崇尚财富、注重理财,已成为每一个家庭现代生活的理念。每一个人都渴望发财致富,借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或达到自己人生的追求。

可生活中总是有这种想法:自己的工资太低,而且能够保留下来的钱又寥寥无几,想要用这么一点资金来理财,不是痴人说梦吗?其实,无数的事例证明,理财最重要的是要有理财的观念,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只要懂得理财的知识,成为富翁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为了使自己,使家人生活得更幸福,投资理财的确是当务之急。理财本身不仅仅可以改善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财务状况,而且理财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致富之道。可是,许多人拼命赚钱,想以此改善自己及家人的财务状况,却总不得其法;许多人明明有理财致富的能力和条件,却任凭机会从手中流失;更有些人甚至误入歧途,反受理财之害。这些事实,使许多人对理财感到敬畏。其实,利用理财致富是人人都可以办得到的。

想要迅速地增加自己理财的知识,提高自己理财的能力,最简单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学习那些理财成功者的成功经验。大多数理财成功的人,并非他们比别人聪明、努力或者幸运,而是他们有成功的理财理念和方法。

这些理念和方法,对于急于理财、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理财的良药,可以使其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学习到理财的知识,从而成为成功理财的好帮手。

应该注意的是,有了理财的观念和理财的知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进行实践。只有把自己的理财计划投入到实际生活中并加以灵活应用,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另一方面,这些成功的理财规划,虽然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但由于每个人的收入水平、生活境遇等不尽相同,理财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切不可照搬,而应该充分认识这些理念和方法的真正内涵,在不断地探索中总结出适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财方式,这才是自己理财成功的保证。

作者

2005年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2: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