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心区1996—2002年城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系统反映了对一些国际咨询成果消化吸收、改进完善、管理实施的过程。其中交通规划研究一直保持着对规划演变的动态配合和支持;行道树规划和城市雕塑规划体现了对环境要素整体性的重视以及在城市设计专项领域的探索;地下商业街、地下水系、广场及南中轴,以及一些街区研究则是对城市设计概念的深化和延伸;成功应用电脑仿真技术进行城市设计和方案比较分析也是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而这些规划成果的实施,最终将依靠法定图则的编制和执行。
一、法定图则
(一)概述
(二)编制背景
(三)编制范围及内容
(四)公众展示及法定图则FT01—01/01
(五)法定图则修编的背景及内容
(六)展示草案及公众意见
二、交通规划研究
(一)1997年市中心区交通规划研究
(二)中心区地铁线路位置及站点规划的比较研究
(三)深南大道中心区段交通改造研究
(四)会展中心配套交通、市政工程方案研究
(五)福华路现有道路工程改造设计研究
(六)2002年最新研究成果
三、行道树规划设计方案
(一)行道树规划设计方案成果简介
(二)行道树方案审定会议纪要
(三)行道树调整方案研讨会会议纪要
四、雕塑规划研究
(一)本次雕塑规划的意义
(二)中心区城市内涵
(三)中心区雕塑规划
(四)中心区雕塑规划及要求的汇总
(五)雕塑规划的实施
五、福华路地下商业街可行性研究
(一)项目背景及分析
(二)地下商业街的功能与开发价值
(三)地下商业街的商业定位与开发方式
(四)地下商业街工程投资估算
六、中心广场及南中轴线建筑方案设计前期研究
(一)设计分析与构思
(二)设计成果
(三)中心广场及南中轴设计(草案)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四)关于中心广场及南中轴线城市设计专家咨询意见的报告
七、南中轴线两侧街坊城市设计指引
八、220KV福华变电站换址可行性研究
(一)项目背景
(二)可行性研究成果
(三)福华变电站换址可行性研究成果汇报会议纪要
九、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中心区城市设计研究及建筑设计管理中的运用
(一)计算机城市仿真技术简介
(二)国内外城市仿真技术概况
(三)中心区城市仿真系统地引进和开发
(四)电脑仿真在城市设计研究中的运用实例
(五)仿真近期规划和未来发展
十、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环境设计
十一、岗厦村河园地区改造规划研究
(一)研究报告1
(二)研究报告2
十二、中心区历年公众咨询意见汇总(1996~2003)
(一)1996年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成果公开展示
(二)1998年市中心区规划展公众征询意见摘要
(三)2001年深圳会展中心建筑设计国际竞标方案公开展示
(四)其他建议
后记
丛书编辑后记
丛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