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精神分析的语言已经足够晦涩难懂,而拉康派又是其中较为深奥的一种。但本书引用了大量的案例来阐释拉康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与理论的完美交融,让这晦涩的语言变得甘甜可口;当然,李新雨的翻译更是锦上添花!阅读完这本书,读者一定会对书中的妮可儿、艾米丽、玛丽娜或阿涅斯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呈现的材料是如此地生动和扣人心弦;作者又是如此巧妙地借助这些素材让理论狡猾地嵌入其中。我们推荐所有拉康学派的从业者和爱好者阅读本书! 内容推荐 拉康精神分析在法国乃至全球的心理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本书作者达妮埃尔·布里约(Danièle Brillaud)曾是拉康的嫡传弟子马赛尔·切尔马克的学生。在切尔马克的建议下,布里约女士提议举办了“拉康精神分析入门研讨班”,而这个研讨班正是本书的缘 起。本书就像一门介绍性教程一样,为拉康学派的学生和初学者提供了一个清晰且详细的入门指南。 本书从一些临床案例出发(正如本书各章标题所呈现的那样,每章都有一个或几个主要案例),然后反复穿梭于临床与理论之间,以表明二者的运作缺一不可。因为“我们需要精神分析的理论来阅读那些临床图景,但也恰恰是从这些临床图景出发,精神分析的理论才得 以被制作出来”。 书里也包含了对拉康《著作集》文本的临床解读。作者遵循拉康将精神结构划分作精神病、神经症和性倒错的经典三分,所以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尽量涵盖了这三个领域,并结合特定的理论视角来看每个案例所能够突显出来的东西。这本书虽然最初是面向初学者,但是对 于心理分析师、学者和拉康派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具有实际意义的必读之作。 目录 第01讲拉菲埃尔 第02讲阿里曼 第03讲安托万 第04讲妮可儿 第05讲象征轴 第06讲艾米丽 第07讲卡西、德里斯与杰克 第08讲玛丽娜 第09讲从马克到雷奥诺拉 第10讲费利西泰 第11讲西尔维与玛丽—阿里克斯 第12讲娜塔莎 第13讲阿涅斯 第14讲朱斯蒂娜、安吉莉卡与玛丽琳娜 第15讲昆廷 附录1大他者的不完备性 附录2空洞:是—洞—手 法文版《著作集》中的参考索引 法文类精神分析著作的参考文献 书评(媒体评论) 总而言之,本书极好地展开了拉康派精神分析在临床实践和社会文化上的应用,其价值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心理zhiliao书籍,尤其是布里约女士对“误认”的强调,对“再认”(承认)与“识别”(认同)的区分,这些都允许了我们对当代的主体性进行深刻的反思。 ——李新雨 拉康派精神分析家
本书源于一个每两周一次的研讨班,是为那些有意探究拉康教学临床蕴意的精神分析实践者们所准备的,尤其是其《著作集》中所呈现的那些教学的临床蕴意。本书的一大特色即在于它把拉康的那些临床表述与经典法国精神病学的方法联系了起来,从而提出了拉康个人与精神病学之间关系的问题。当前的这部著作也说明了拉康与精神病学之间的交战何以会走得更为深远。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 独立学者,本书英译版译者 法国文学批判与精神分析领域专业英文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