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修订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览萃)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易明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修订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览萃)》编著者易明。

本书首次裳括了长廊中的全部大幅人物彩画,包括南北向支廊、对鸥舫、鱼藻轩和石丈亭上的人物彩画,详细介绍了每幅彩画的背景资料及人文故事。为全面反映长廊的历史与彩画的特点,书中还收录了有关长廊的历史照片,点缀了许多长廊山水画、花鸟画、古建画、博古画和聚锦画等彩色图片,并附有从“邀月门”到“石丈亭”沿途十座古代建筑的照片、文字说明及《颐和园长廊历史回顾》短文。通过这些图片和短文,本书全面真实地阐述了长廊的历史以及长廊彩画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内容推荐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修订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览萃)》编著者易明。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修订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览萃)》内容提要:针对长廊彩画分散无序的特点,本书首次按历史阶段和故事情节编排所有长廊彩画故事,通过长廊300多幅彩画将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串联了起来。为便于读者查找,书中附有一套按时间排序的“长廊彩画故事检索目录”,分为八个章节,涵盖了从三皇五帝到清代的各个历史时期。读者在阅读本书、欣赏长廊彩画的同时,仿若徜徉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为生动地向读者介绍长廊彩画所描绘的古代传统文化内容,本书还首次总结归纳了“长廊八桥”和“长廊八爱”的概念。“长廊八桥”概括的是八幅长廊彩画,这些彩画反映了发生在八座古桥上的历史传说;长廊中还有八幅彩画,描绘了八位古代文人的风雅之爱,简称为“长廊八爱”。

为增强本书对广大读者与游客游览长廊的指导性,书中附有首次精心设计的“长廊人物彩画位置表”,即“长廊人物画空间位置检索目录”。依据该表,读者与游客在游览长廊时,可在廊中任何一幅人物彩画前,方便地找到该画在书中的详细文字介绍;反之,也可根据书中每幅彩画上所标的位置号,找到该画在长廊的实际位置。本书首创的这种“彩画时间、空间双重检索系统”,为广大读者与游客欣赏长廊彩画、品味彩画故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经过长期考证,本书首次收录了100多个新的彩画故事,这些故事涉及150多幅彩画。书中还以“考证花絮”、“提示”等小贴士的形式,对以往长廊彩画故事书籍中几十个张冠李戴的错误进行了更正。本书的这些最新考证与更正将对正确传承长廊彩画这一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长廊彩画基本是按人物、花乌(鱼虫、走兽)、山水、古建四类题材画间隔排序的。其中许多人物彩画取材于多部中国古典名著和古代文选,但由于上述长廊画排序的特点,使得这些人物画分布杂乱、排列无序。根据这种情况,本书首次按照古典原著的回目川页序,将描绘同一故事而位置分散的彩画汇集在一起。这些彩画主要源自于十本古典名著,分别是《封神演义》5幅、《三国演义》60幅、《西游记》26幅、《西厢记》3幅、《杨家将》6幅、《水浒传》13幅、《岳飞传》9幅、《白蛇传》4幅、《聊斋志异》20幅、《红楼梦》20幅。另外,长廊中还有十多幅彩画取材于中国古代短篇小说选本《今古奇观》和中国古代散文选本《古文观止》,本书将这些彩画故事依据它们所对应的历史年代分类排序。通过以上全新有序的编排,使长期以来困扰游客与读者的“长廊画迷阵”一一获得破解,使彩画故事情节得以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使得广大读者通过这一本书便可领略到十多部中国古典名著和古代文选的精彩故事,从而大大提高了本书的阅读性与收藏性。

为更好地表达长廊彩画的意境,反映出中国传统绘画“诗画同源”的特点,在编撰过程中,本书首次收有几十首彩画原配题款诗,并结合彩画故事的内容,收录了近百首古体诗词,进一步增强了本书所体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提高了本书的艺术欣赏层次。

目录

前言

颐和园长廊历史回顾

第一章 三皇五帝、夏、商、周(约前3000~前770年)

洛水女神

嫦娥奔月

嫘祖养蚕

孝感动天

五老观图

娥皇女英

三请伊尹

渔樵问答

烽火戏诸侯

麻姑献寿

瑶台献寿

鹊桥相会

《封神演义》

狐精附体

姜尚收徒

文王访贤

群力除殷郊

千里眼顺风耳

第二章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伯乐相马

介推逃赏

老子出关

麒麟献书

五福庆寿

鱼腹藏剑

子期听琴

伯牙绝弦

范蠡扁舟

东郭先生

渔翁得利

负荆请罪

讳疾忌医

伦序图

第三章 秦、汉、三国(前221~公元265年)

祝鸡翁

商山四皓

张良进履

一饭千金

暗度陈仓

浑天仪

负薪读书

三到瑶池术

苏武牧羊

张敞画眉

江妃二女

刘阮遇仙术

举案齐眉

对牛弹琴

韩康卖药

孔融让梨

天女散花

陆绩怀橘

文姬谒墓

骑驴过小桥

三英图

《三国演义》

桃园三结义

吕布弑丁原

孟德献刀

三英战吕布

巧设连环计

吕布戏貂蝉

吕布除董卓

三让徐州

张飞请罪

辕门射戟

典韦救主

煮酒论英雄

击鼓骂曹

关羽约三事

千里走单骑

关公斩卞喜

兄弟释疑

马跃檀溪

路访水镜

徐庶荐诸葛

水镜荐伏龙

三顾茅庐

隆中决策

孔明初用兵

携民渡江

单骑救主

舌战群儒

江东二乔

江东赴会

蒋干盗书

草船借箭

黄盖受刑

曹操赋诗

孔明借风

义放曹操

智回荆州

卧龙吊孝

许褚战马超

子龙截阿斗

夜战马超

赵颜求寿

智取瓦口关

黄忠请战

刘备称王糕

水淹七军

刮骨疗毒

张飞遇害

姜维归降

孔明计破司马懿

武乡侯大败魏兵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265~589年)

竹林七贤

东山丝竹

羲之爱鹅

右军题扇

书经换鹅

子猷爱竹

渊明爱菊

桃花源记

渔郎问津

三径就荒

白衣送酒

王质烂柯

登池上楼

皆大欢喜

画龙点睛

第五章 隋、唐、五代(581~960年)

劈山救母

风尘三侠

玄武门之变

和合二仙

唐明皇游月宫

登鹳雀楼

灞桥思诗

夜宴桃李园

举杯邀明月

力士脱靴

贵妃出浴

富贵寿考

蓬门今始为君开

烟波钓徒

邑有流亡愧俸钱

行到水穷处

松下问童子

西厢记

山色远含空

牧童遥指杏花村

广寒秋色

蓝桥捣药

莲炬归院

红叶题诗

五子夺魁

义收孤女

《西游记》

龙宫借宝

齐天大圣

大闹蟠桃会

盗仙丹

八卦炉

黄风岭遇仙

三打白骨精

大战红孩儿

路阻通天河

三借芭蕉扇

无底洞

取经归来

第六章 北宋、南宋(960~1279年)

梅妻鹤子

灌水取球

茂叔爱莲

爆竹声中一岁除

王华买父

秦香莲

广陵花瑞

元章拜石

文人三才

三难新郎

东坡赏砚

赤壁夜游

夜游承天寺

打鱼杀家

天气困人梳洗懒

《杨家将》、《杨门女将》

穆桂英挂帅

初战西夏王

纵马寻栈道

寻访采药人

勇退西夏兵

《水浒传》

倒拔垂杨柳

高衙内戏林娘子

大闹野猪林

风雪山神庙

武松打虎

时迁盗甲

三山归水泊

大闹忠义堂

《岳飞传》

枪挑小梁王

岳母剌字

高宠挑滑车

双枪陆文龙

八大锤

王佐断臂

王佐进金营

第七章 元、明(1206~1644年)

倪瓒爱洁

窦娥冤

殷勤送客出鄱湖

玉堂春

八仙过海

八仙庆寿

《白蛇传

许仙借伞

酒变现身

盗仙草

断桥解怨

第八章 清朝(1616~1911年)

满江红树卖鲈鱼

半容人坐半容花

哪有闲看湖上花

驯马图

柳溪游艇图

老犹栽竹与人看

眼暗心明

同看藕花

弄璋叶吉

攀桂图

文武双全图

鱼龙变化

《童戏图》

瞎子摸人

童子戏灯

老鹰捉小鸡

斗蟋蟀

骑马打仗

七子夺莲

《聊斋志异》

画皮

婴宁

水莽草

红玉

珊瑚

黄英

瑞云

犬灯

小二

八大王

翩翩

阿英

封二娘

莲花公主

云萝公主

宦娘

细柳

云翠仙

彭二挣

细侯

《红楼梦》

梦游太虚境

元春省亲

宝黛阅《西厢》

艳曲警芳心

宝钗戏蝶

晴雯撕扇

宝玉痴情

蕉下客

刘姥姥进大观园

芦雪庵联句

踏雪寻梅

晴雯补裘

湘云醉卧

香菱斗草

尤三姐自刎

寒塘渡鹤影

四美钓鱼

双玉听琴

傻大姐泄密

焚稿断痴情

长廊分区示意图

长廊人物彩画位置表

长廊匾额解读

试读章节

据汉代刘向《列女传》记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帝晚年的时候,想挑选一个贤惠能干的继承人。通过实际考察和四岳的推举,他发现舜是个德才兼备的大贤人,决定把舜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并让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舜的继母“嚣(yin)”和弟弟“象”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舜父瞽叟“顽”一起用计,几次想加害于舜。娥皇、女英嫁给舜之后,“不以天子之女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她们遇事机敏,思虑周密,多次帮助舜智胜愚父继母的陷害,逃脱险恶。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舜蹬梯爬上仓顶开始干活,瞽□却撤走了梯子并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就用双手举着蛾皇、女英事先给他的大斗笠,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了来,一点也没受伤。瞽曳和象并不甘心,又叫舜去淘井。舜孝顺地下到井底奋力挖井,狠心的瞽叟和象却在上面用土填井,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他们没想到,舜下井后,已按照娥皇、女英的吩咐,在井边掘了一个扎道,再次安全无恙地返回家中。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扬扬地对瞽叟说:“这一回舜准死了,他的谷仓和牛羊归父母,他的古琴和房舍归我,我还要两个嫂嫂来为我整理床铺。”说完,扬扬得意地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 “哎,哥哥,我是多么想念您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地说:“你来得正好,我有很多事正需要你帮助料理呢。”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顽、嚣和象也不敢再加害干舜了。最终,尧帝将王位禅让给了舜,娥皇被封为后,女英被封为妃。娥皇、女英鼎力协助舜为百姓做好事,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安定祥和。

舜帝晚年时,也和尧帝一样,将帝位祥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自己常常在各地巡游,视察民情。一次九嶷山一带发生战乱,舜想到那里视察情况。娥皇、女英想到舜年老体衰,要和他一同前往。舜考虑到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只带了几个随从,悄悄地离去。蛾皇、女英闻讯后,立即起程追寻。两人追到扬子江边,突遇大风, 一位渔夫把她们错送上了洞庭山。不久,她俩便得知舜帝在巡视的路上不幸死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上。万分悲痛的蛾皇、女英每日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那里的竹子染得泪迹斑斑。最终,痛不欲生的娥皇和女英,双双投入波涛滚滚的湘江,化为湘汀女神,人称湘君、湘妃或湘夫人。应任用有德行做好事的人为朝廷的官吏。大王,您好好努力吧!”汤在伊尹的辅佐下,伐葛、载,征有洛、荆,行德政,宽民力,几年时间,商就成了东方大国。

夏桀二十七年,为探虚实,伊尹教商汤暂停上贡给夏王。恼怒的夏桀亲率九夷伐商。商汤、伊尹看到夏还能召集许多诸侯.就表示有罪,很快将贡品送去。之后,桀继续横征暴敛,滥用民力,鱼肉百姓,许多诸侯纷纷向商表示以后不会听夏桀的命令了。第二年,商又未向夏桀纳贡,夏桀再次约集九夷伐商,九夷都推辞不应。伊尹闻知后对商汤说:“夏可以伐了,听从他的诸侯不多了。”于是商汤执斧,伊尹举钺,亲自率军兵伐昏庸无道的夏桀。商汤很快就打败了夏桀的军队,把夏桀流放到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诸侯一致拥戴贤德的商汤为“天子”,建立了商朝。商汤和伊尹紧密合作,励精图治,广施仁政,受到百姓的拥戴,很快使商朝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伊尹一生辅佐了商朝几代国王.为商王朝延续600多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相”,被后人尊称为“元圣”。

画面中一位渔者和樵夫在河边对话,称为“渔樵问答”。历史上最早的“渔樵问答”应是西周的隐士姜子牙二在渭水边与樵夫武吉的对话。这番对话使武占从此投身于扶周灭商的大业,成为了周朝的开国武将。

北宋邵雍撰写的《渔樵问对》较全面地阐述了这一主题。邵雍为北宋儒家五子之一,他学贯易理,儒道兼通,毕生致力于将天与人统一于一心,从而试图把儒家的人本与道家的天道贯通起来。《渔樵问对》着力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与哲理。这本书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于“易理”,并加以诠释。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渔樵问对》中的主角是渔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渔父之口。在书中,渔父已经成了“道”的化身。

“渔樵问答”的题材还被谱写成了古琴曲,最早见于明代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谱》。萧鸾将该曲解题为:“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与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近代的《琴学初津》说“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敛乃,隐隐现于指下,追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P10-P11

序言

颐和园,是世界上保存得最好的皇家园林之一,它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颐和园的总面积达290公顷,其中水面占3/4。从全局来看,它的北面是高耸的万寿山,而以佛香闺为顶峰。它的南面是浩瀚无际、空旷开阔的昆明湖,而以十七孔桥为与佛香阁相映照的视点,形成了山与水的映衬,高耸与平宽的互补。尤其是昆明湖北岸沿湖的汉白玉石栏杆和金碧辉煌的长廊建筑,使山与水有了一个最富诗意、最具园林美的线条。然后从白玉栏杆到彩绘长廊、到气势宏伟的排云殿,再到高耸入云的佛香阁,层层升高,形成了山与水的自然连接,自然谐和。你如果以佛香阁、排云殿为中心,向南展望,则可以俯瞰万象,再沿昆明湖东西两岸环视,则如展开双臂,拥有一切。这些设施自然是体现了封建帝王的审美观念,但难得的是处理得自然天成,不显做作。特别是造园者善于用线,湖南端的十七孔桥一线和湖西边的月形拱桥一线,使你感到湖外有湖,水外有水,使原本一片平波、一览无余的水面,顿分内外,有里外湖之别,使人顿生有余不尽之意。尤其是巧妙地利用远处西山起伏的群峰,近处玉泉山高峰和玉峰塔的瘦影,使游人恍然如在烟峦重叠之中。眼前所见,似乎只是大好园林的近景一隅。

颐和园最美之时,是在夕阳衔山,游人散尽,或者朝暾初上,湖上雾气迷漾,游人未到之时,这时满园朝晖夕烟,静妙无极。此时你如能坐对湖山,独领清景,你会觉得你与大自然融和一体,得无上妙谛。我有幸于1963年到1 964年,在颐和园佛香阁西侧的“云松巢”住了一年,天天居高俯视,每到夕阳西下,就与同伴们一起在湖畔散步,有时就在长廊里徜徉。

颐和园的长廊是一个独特的景观,从园林的全局来看,它是山与水的一条纽带,一条界线,一种巧妙自然的装饰。从它自身的建筑来说,它是一组地地道道的独特景观,是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是园林设计家的一次惊人之笔。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大亭,全长752米,共273问。1990年,它作为世界最长的画廊,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外国人又称它为“千柱廊”。长廊共绘有大小彩画1.4万幅,其中包括540幅乾隆时期的西湖风景古建画和数千幅山水、花鸟,博古画,特别是数百幅历史人物故事的彩画,最受人关注。我住在颐和园的时候,几乎天天要走长廊,天天要看到这些彩画,有时在长廊里小憩,对那些举目即见的人物故事画,也有意无意地琢磨过,只觉得画笔极好,不愧为皇家园林,但它究竟是画的什么历史人物故事,又是谁画的,是什么时候画的,一概没有深究,只是随意观赏、赏心悦目而已。后来知道,关于这些故事画,也出过几种书,但既不完备,考证人物故事也不确切,甚至张冠李戴,以讹传讹。作为一座世界古典名园,对于它的文化内涵,不仅应该详尽地解释,而且更应该准确地解释。

那么,由谁来做这件既枯燥无味而又难度很高的事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8: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