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内名校11位颇有建树的中青年学者所写,涵盖11部魏晋到晚清的经典著作,是初高中大语文延伸学习的必读篇目。
此本由南京大学的苗怀明教授、同济大学的刘强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叶楚炎教授等撰写,这批学者中有的在公共平台上的讲课视频也是备受欢迎,如刘晓蕾对《红楼梦》与《金瓶梅》的讲解。各位学者在自己研究领域发挥所长,讲解了《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让我们跟随11位学者一探魏晋到明清,最会讲故事的那些中国文人,用自己的笔墨写下了怎样的真实中国?
◎以“小说与社会”为切入点,揭示这些作品背后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此重新发现真实的中国。
中国小说普遍具备“世代累积”的创作特征,决定了在小说里沉淀了大量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此外它也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现实关照。心怀天下的大义与精致的利己主义并存;英雄快意恩仇的行事,却又有无尽的寂寞枷锁;自由、规则的相容与相斥;读书人的傲骨与现实窘境的相互交替;黑暗时代的畅谈与无声中的反抗交相辉映;这一切复杂的情感与现实尽在古典小说中流淌,无声无息,令人百味杂陈。
◎丰富的故事情节,严密的逻辑体系,兼具可读性与严谨性。
小说历来因其生动的描写被大众所接受,可读性极强,本书在古典小说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学者的考证与研究,给出了现代人解读古典小说的新视角,赋予新的时代体验。
◎打破电视剧等媒体所带来的传统认知。
电视剧化的古典小说,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很多人可能没看过原著,但也能对名著大谈特谈,但是戏剧化的作品是真实的作品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西天取到真经,但是在看电视的过程中,您是否注意到孙悟空也有着强大的朋友圈?是否深刻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自由与规则?《聊斋志异》可能有的人在看电视剧还会感到害怕,但本书作者说:“如果大家细读《聊斋志异》就会发现,全书近五百篇作品,能够吓到人的其实超不过两三篇。”
◎古典小说里永恒的主题,仍适用于当下中国人的社会思考和情感体验。
像风度、智谋、抉择、宿命、规则、欲望、边缘、诚笃、功名、侠义、家族、自由、生命、爱情、伦理、女性、正义、青春等等,也是当下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社会议题和生命议题。古典小说,像那些人类永恒的哲学经典一样,不仅提出了拥有挑战性的问题,也给出了极具启示性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