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季羡林手稿精编:传统文化与国学》丛书共为四册,分别为《传统文化之美》《民国的那些先生》《已逝去的年代》和《中国人与中国文明》。这套书提供给读者一个看人看世界的崭新视角,字里行间蕴涵着博大情怀和深刻思考,对现今追求金钱和物质的社会是一剂清醒剂,唤醒国人去寻觅自身与社会的风骨和气节。 册《传统文化之美》主要辑录季羡林先生的体悟与沉思,展现国学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地位提出的新鲜、独特而高屋建瓴的精辟论点,不仅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怀旧之情,还将勾起我们心中家国合一的文化情怀。读者从季老的体悟与沉思里,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促使我们在优选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第二册《中国人与中国文明》主要编录了季羡林先生对中国文明发展的系列思索,紧密契合当下中华崛起、文化复兴等热点话题,探讨何为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从中国文人的民族气节、普通中国人的习惯与特性、中国文明的理解与传承等角度,来阐述、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所在。 第三册《已逝去的年代》是季羡林先生用真实、质朴的笔触,重述自己的多彩人生之路,展现其一生的奋斗经历和内心情感世界。这既是一部纪实自传和成长史,又折射出大师对那个时代独特的评判,如同色彩斑斓的幻灯片,从大师的镜子里反射出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现实。 第四册《民国的那些先生》主要收集季羡林先生与各界名流的交往及对同时代贤达的评点,展示了那个时代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 目录 《传统文化之美》: 万古千秋国粹新 《中国楹联墨迹荟萃》序/3 《中国翻译词典》序/5 《中华姓氏大辞典》序/8 《文学语言概论》序/13 《彭松书法》序/17 《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序/20 《赵元任全集》序/22 《季羡林序跋选》序/33 《季羡林选集》跋/38 《新编百家姓印谱》序/46 《文韬武略宝典——〈论语〉与〈孙子兵法〉》序/48 我和东坡词/50 国学漫谈/54 作文/59 成语和典故/64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66 《中国精神》序/71 《文化意识的觉醒》序/74 归云迷却胜游中 观秦兵马俑/81 登蓬莱阁/88 法门寺/93 在敦煌/98 虎门炮台/114 长城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117 《中国飞天艺术》序/119 《中国少林寺》序/122 《历史名城——临清市志》序/124 异域文化遥相应 交光互影的中外文化交流/133 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142 《中国纪行》中译本序/146 必须加强对东方文学的研究——《东方文学简史》代序/151 《国外中国学研究》前言/158 《海外中国学家译文丛书》序/161 《跨文化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序/166 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在“东方文化系列讲座”上的报告/171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183 君子从善且正身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189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194 谈礼貌/196 谈孝/198 漫谈伦理道德/200 对21世纪人文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208 我和北大/226 谦虚与虚伪/231 满招损,谦受益/233 知足知不足/235 有为有不为/237 容忍/239 《中国人与中国文明》: 竖起文人铁脊梁 访绍兴鲁迅故居/3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7 《胡适全集》序—还胡适以本来面目/13 陈寅恪先生的爱国主义/39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47 《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序/55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词/58 《神州学人丛书》序/63 为胡适说几句话/69 周作人论—兼及汪精卫/74 彰显本色中国人 黄色的军衣/83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87 野火/92 母与子/95 至美哉中华文明 上海菜市场/107 《百年百篇文学经典散文卷》序/109 送礼/113 长城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117 《彭松书法集》序/119 《长歌当啸》序/122 《京剧与中国文化》序/129 《中国少林寺》序/131 《敦博本禅籍校录》序/133 《中国飞天艺术》序/136 东方文化/139 成语和典故/145 《跨文化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序/147 于文章中续古今 《陈瑞献选集》序/155 《赵元任全集》序/159 《中华姓氏大辞典》序/170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序/175 《清代海外竹枝词》序/179 《中国精神》序/181 《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序/184 《成语源流大辞典》序/189 《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序/196 《新编百家姓印谱》序/198 《海外中国学家译文丛书》序/200 对21世纪人文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205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223 《玉华宫》序/227 《绍兴百镇图赞》序/230 团结起来,共同前进—祝贺中国民族古文字展览开幕/233 翻译/236 我看北大/243 《已逝去的年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 红/3 师生之间/10 我的童年/14 我的位老师/23 我的小学和中学/28 我的中学时代/84 高中国文教员一年/93 记北大1930年入学考试/104 去故国—欧游散记之一/106 表的喜剧—欧游散记之一/111 听诗—欧游散记之一/116 百遍清游未拟还 初抵德里/125 在德里大学和尼赫鲁大学/129 海德拉巴/138 天雨曼陀罗—记加尔各答/145 科纳克里的红豆/151 马里的芒果城/155 巴马科之夜/159 忆日内瓦/164 歌唱塔什干/170 到达印度/181 曼谷行/185 结交四海共沾巾 室伏佑厚先生一家/203 老人/209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218 Wala/228 一个抱小孩子的印度人/234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239 寸草心/247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55 重过仰光/260 两个乞丐/264 难忘的一家人/268 深夜来访的客人/273 《民国的那些先生》: 闲坐庭前数风流 西谛先生/003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011 忆念胡也频先生/016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021 记周培源先生/027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031 我的朋友臧克家/036 我眼中的张中行/039 记张岱年先生/046 学术研究的发轫阶段/048 《汤用彤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序/060 《胡适全集》序:还胡适以本来面目/063 寅恪先生二三事/089 为胡适说几句话/096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101 《透过历史的烟尘》序/109 《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序/112 陈寅恪先生的爱国主义/114 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点新认识/122 《汤用彤全集》序/126 《赵元任全集》序/130 无限追思忆旧识 春城忆广田/143 我和济南—怀鞠思敏先生/151 怀念衍梁/153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157 何仙槎(思源)先生与山东教育/161 怀念乔木/163 回忆陈寅恪先生/170 回忆汤用彤先生/182 忆念郑毅生先生/191 追忆李长之/193 忆念张天麟/203 回忆正谊中学/210 回忆北园山大附中/219 《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序/239 怀念丁声树同志/245 回忆梁实秋先生/246 回忆雨僧先生/250 清泪双行悼故人 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悼念朱光潜先生/255 悼念曹老/261 忆章用/265 悼念姜椿芳同志/276 悼念沈从文先生/279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284 哭冯至先生/290 悼组缃/297 悼许国璋先生/303 悼念邓广铭先生/310 台游随笔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314 台游随笔扫傅斯年先生墓/325 悼念周一良/330 痛悼钟敬文先生/334 痛悼克家/337 悼巴老/340 寿作人/341 寿寿彝/347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349 《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序/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