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5期,外国语文双月刊)》主要内容包括:名词短语的可及性与关系化——一项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对比研究、英汉名词短语核心句法层级结构比较研究、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等。 目录 语言研究 名词短语的可及性与关系化——一项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名词短语核心句法层级结构比较研究 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外语教育 二语学习者“词汇质量”对接收型语言技能的影响研究 词根频率对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和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 相对频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介词与格结构的作用 非熟练汉——英双语者在英语词汇阅读中汉语自动激活的再探讨 形态表征的分支方向与结构性歧义词的解读偏向 翻译研究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句法操作规范研究 工作记忆与口译技能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与影响 研究动态 语言和交际新观 计算机中介交流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述评 书刊评介 《语义韵:批评性评价》(2010)述介 《翻译过程研究的方法与策略》(2011)介绍 《交互主观性构式:话语、句法与认知》(2007)述评 会讯、简讯 英文摘要 精彩页 英语名词具有可数与不可数之分,而且可数名词具有形态上的单、复数变化,不能“裸用”。但是,汉语名词不但没有“数”形态变化,而且可以“裸用”。Chierchia(1998a,b)指出,使用光杆名词(bare noun)短语以及量词的语言,其名词均为不可数名词。但是这种说法缺乏语言事实依据。 首先,古汉语中可数名词的数量意义是通过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方式来表达的,如“三羊”、“五牛”等;而不可数名词的数量意义则必须通过添加单位词的方式来体现,如“酒三壶”等。这一方面说明了汉语名词具有可数与不可数之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可以“直接量化”是可数名词自身的属性之一。 其次,汉语量词与单位词的不同分布及功能说明与它们组合的名词有不同属性。与量词组合的名词是具有个体意义特征的名词,而与单位词组合的名词则不具有个体意义特征或是具有集合意义。量词没有量化功能,但是单位词有量化功能,如“一口井”与“一眼井”中的“口”与“眼”不能对“井”进行量化,不能区分“井”的大小;但是“一杯水”和“一桶水”中,根据认知习惯,“杯”的数量要比“桶”的数量少,因此,单位词具有区分数量的功能。 第三,Chierchia(1998a,b)和Borer(2005)因为汉语名词缺乏“数”形态标记而将汉语所有名词处理成不可数名词不符合现存的语言事实。Cheng&Sybesma(1999)把量词分为可数量词“classifier”和不可数量词“massifier”,分别与可数名词以及复数意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搭配使用。另外,Vinet&Liu(2008)也主张汉语存在可数与不可数的区分。 根据上述汉语量词的句法分布特点,可以发现能够使用量词的名词,其可数性意义更加突出;而使用单位词的名词,不可数意义或集合意义比较突出,这一点是语言的共性规律。可见,可数与不可数区别是名词的一个普遍的属性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