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从积极心理学入手,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和发展趋势,针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各维度相关性分析,选取了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利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度量表和抑郁—焦虑—应激量表等心理健康测评工具,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健康促进实验实施及结果分析。本书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证详实。 内容推荐 对多元民族群体、个体的民族心理规律和民族心理健康的探求,对于积极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具有很强的学术理论意义与现实针对性。本书内容将从积极发展观出发,通过追踪研究范式,在新的心理健康结构框架下,对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动态测评,并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从多角度、多水平动态的对当今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新方法将有利于开展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目录 第一章 积极心理学及其研究 第一节 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三、积极心理学的特征与功能 第二节 积极心理品质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二、积极心理品质结构 三、积极心理品质结构的发展 第三节 积极心理干预 一、积极心理干预的定义 二、积极心理干预的理论模型 三、心理干预的理论研究 四、系统干预的理论研究 五、娱乐媒介干预 六、已有大学生心理干预实践研究 第四节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一、积极心理的国外发展趋势 二、积极心理的国内发展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