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在常人看来,文体是孤立而静态的。但如果把文体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放到历史场景中考察,就会发现文体是丰富而鲜活的。譬如春秋战国时的合纵连横与先秦盟誓的形成,魏晋政局动荡与挽歌的风行,六朝援佛入华与忏悔文的出现,明清科举与八股文愈演愈烈,晚明心学发展与小品文的繁兴……都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在作者笔下,文体诉说着时代的精神、历史的发展、文化的迁移以及集体的审美选择。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发生与演变指向时代的审美选择与社会心态,文体史也是人类感受世界、把握世界的历史。作者从事古代文体研究三十余年,始终坚信文体形态是有意味的形式,文体研究应该追求一种有灵气、有思想的学术境界。本书将文体作为研究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视角,针对具体可感的古代文体形态,诸如先秦盟誓、汉代策问、六朝挽歌、唐代判文、宋代评点、明代八股、晚明小品……阐幽探赜,考察其中所蕴含的文学与文化的况味,努力在中国本土文体语境中“发现”中国文学自身的历史。本书为考察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