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汉语国际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以提升中华文化传播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华才艺十二讲》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特色:一是突出苏州地域文化特点。
《中华才艺十二讲》一共十二讲,选取凸显苏州地域文化特点的五个中华才艺——昆曲、剪纸、中国结、太极扇和苏绣作为重点表现对象,力图在推广代表性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彰显苏州地方特色。二是以应用为导向,注重才艺展示和中华文化传播的结合。
在内容上,《中华才艺十二讲》突出以点带面、从微观到宏观,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华才艺的感知和理解。三是以教学形式多样化助推文化传播途径多样化,将汉语国际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有效传播范式引入教材。比如,昆曲篇结合苏州大学在线教育和网络课堂的经验,引入网易课堂;其他篇加入教学视频,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实现了多样化的教育实践。
《中华才艺十二讲》立足面向中外学生的中华才艺施教经验,具有较宽的适用面,既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也适用于国际中文教师和中文教师志愿者的文化素养与中华才艺培训课程。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行适度的调整。